仿制藥利潤“大跳水”,創新藥風險高,藥企如何平衡? 來源:藥智網/茴香 7月,一份《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讓國內仿制藥企業,陷入極大恐慌:“偽創新”被解讀為嚴打的對象。 正值集采轟轟烈烈落地執行背景下,仿制藥
仿制藥利潤“大跳水”,創新藥風險高,藥企如何平衡?
來源:藥智網/茴香
7月,一份《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讓國內仿制藥企業,陷入極大恐慌:“偽創新”被解讀為嚴打的對象。
正值集采轟轟烈烈落地執行背景下,仿制藥企業舉著“價格戰”的大旗廝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這一份通知,無疑給中國醫藥史上的發展,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青黃不接之際,創新藥如何更快更好,達到現有的仿制藥水平?
就此,「藥智訪談」專訪「藥友首席科學家、總裁助理」雷皇書教授,聽聽資深科學家如何發聲。
1、記者:近幾年來,國內創新藥發展情況如何?具有哪些特點?
雷皇書:國內的創新藥研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一,從創新藥研發的類型來看,因為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大量資本的介入,產生了很多純粹性質的創新藥公司,他們擁有自身的專長,特別是一些小型的生物公司發展很快,項目做得很不錯。
第二,傳統藥企也進入了創新藥研發,進化非常很快。因為擁有自身固定的資本來源、專業的團隊、成熟的銷售渠道,推動創新藥研發項目,會先人一步。
第三,國內的CRO、CDMO公司自90年代萌芽、起步后,對推動國內創新藥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助力作用,助力傳統制藥公司快速轉型。
第四,Licensein、Licenseout發展非常快。種種跡象表明,以前中國是Licenseout比較多,當藥企經濟實力增強后,Licensein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比如,國外一些很有前途的產品,中國買進來做臨床等等。
還有一個現象,特別突出:隨著醫藥類海歸人員的“歸巢”,帶著獨家技術、產品等擁有強勁競爭力的東西,創立了大量創新藥公司。所以說,我們中國現在應該是在創新藥的第三梯隊,往第二梯隊發展,很快將會進入這一梯隊。
2、記者:據悉,仿制藥企業產品毛利率,常年維持大于創新藥企業。作為藥企首席科學家,您是更看重創新藥的“前景”,還是仿制藥的“利潤”?
雷皇書:我認為創新藥的前景,和仿制藥的利潤,是同等重要的。
目前,中國生物醫藥藥物研發的主要資金來源,還是由藥企自身來支撐。國內大多數藥企,還是以仿制藥為主,我們需要更多的仿制藥利潤,來支持創新藥的研發。
從國家政策來看,比如仿制藥的集采來看,仿制藥的利潤會受到嚴重的壓縮,做創新藥無論是國家的需要,還是臨床急需,都是必需的。
我也非常看好創新藥的前景。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仿制藥是當期的利潤,創新藥是將來的前景。
3、記者:帶量采購常態化下,仿制藥高毛利時代已經結束,國內創新藥面臨爆發期。作為藥企的首席科學家,您認為創新型藥企,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實現價值最大化?
雷皇書:就像我剛剛講到的一樣,仿制藥的利潤,因為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政策的影響等,會受到極大壓縮。
創新是行之所趨、大勢所趨。對于藥企來說,特別是有經濟實力的藥企,在研發仿制藥的同時,必須要有計劃地介入創新藥的開發。
特別是現在,國家非常鼓勵、資本市場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情況下,藥企應該主動出擊,轉化自身優勢力量,將行業整體的創新藥水平提高。
4、記者:國外有哪些創新藥發展經歷值得借鑒?比如鼓勵政策、資金投入等?
雷皇書:我在國外3個藥企工作了12年,都是做創新藥的。
國外的政策,中國現在已經開始借鑒,比如創新藥的價格自主定價權;在審批上面,擁有突破性療法、附條件上市等快速審評通道,這些方面都極大鼓勵了創新藥研發。
另一方面,對于創新藥的管理來說,我有3個建議,一個是不要扎堆做創新,要按照自身的經濟水平、技術水平來衡量。
第二,對于自己非常在行的研究,或是一些早期研究,如果當時受制于技術的限制或者是整體科研水平的限制,不能夠成藥,可以盡早地判斷、盡早地停止。
第三,對于臨床有急需的,哪怕有一絲希望的項目,不要輕易放棄。在合適的時機下,再進行研究也是可以的。
5、記者:醫藥大數據在創新藥研發過程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雷皇書:大數據的應用,對于創新藥研發,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多用,還要用好。比如,對于藥物立項的過程中,需要大數據進行支撐,以求得策略的改變。
另外,在臨床應用的時候,也需要大數據,進行一些臨床方案的重新設計和調整。
對于現在的大數據發展,我有兩個建議,一個是希望把人工智能的因素與大數據結合起來,減少人為判斷數據的失誤,使得數據的來源更加精準、公正。
第二,要加強研發過程的跟蹤,更好為研發人員,提供可行性的具體幫助。
6、記者:您認為以“專注新藥?洞見未來”為主題的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的舉辦,對于國內創新藥的發展有哪些積極推動作用?
雷皇書:大型峰會的舉辦,對醫藥創新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是4個方面:
第一,會議的舉辦,將各類技術人員、研發專家、企業家、投資家集合起來,有共同的交流,大家互通經驗、少走彎路。
第二,會議上,將會有對政策的解讀,和行業趨勢的看法,這個對創新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聽取同行專家的報告,是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知識的很好的機會,是對已有經驗的總結和復盤。
第四,對于在讀的學生、即將進入這個領域的學生,峰會的舉辦,對他們有培訓的作用,更加深刻了解這個行業,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所以,這個會議是有必要的,希望能定期舉行。
專家簡介
雷皇書教授、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總裁助理,負責重慶藥友創新藥研發。
雷皇書教授在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33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和中國、美國及世界專利45項,設計和合成了世界首創的維生素E標記化合物(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2000,65(8),2560-2567)并已被世界各國維生素E研究專家廣泛接受和應用。
有超過12年國際一流制藥企業(美國輝瑞制藥、英國葛蘭素史克制藥以及瑞士諾華制藥高級科學家)從事創新藥物研發和科研管理的豐富經驗,熟悉世界藥物研發動態和研發領域的世界前沿信息,精準掌握新藥研發各項技術。
負責國家科委重點項目抗結核病新藥、青蒿素人工合成和多項高難度仿制藥研究的技術指導及管理工作,主導的青蒿素連續流人工合成技術獲2019年上海市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特等獎。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