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修改說明書,更多針對老藥 “企業怎么會主動搜集藥品不良反應信息呢,他還賣不賣藥了。” 在談到中藥產品說明書不規范時,北京某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對健識局這樣說到。 藥品說明書是患者了解藥品最直接的渠道,但許多中藥產品說明書的不良反應、用藥禁忌
全面修改說明書,更多針對老藥
“企業怎么會主動搜集藥品不良反應信息呢,他還賣不賣藥了。”
在談到中藥產品說明書不規范時,北京某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對健識局這樣說到。
藥品說明書是患者了解藥品最直接的渠道,但許多中藥產品說明書的不良反應、用藥禁忌等部分,都寫著“尚不明確”。國家藥監局此前沒有強制要求,企業也沒有動力去做修改。
這種情況即將終結。
10月20日,國家藥監局就《已上市中藥說明書安全信息項內容修訂技術指導原則》發布了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持有人應主動對中藥開展上市后研究,依據結果和不良反應監測數據等修訂藥品說明書,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五部分內容予以說明和提示。
2020年,我國中成藥銷售總額達到3405億元,政策如果實施下來,中藥企業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在說明書上加上不良反應部分。
這是一件改變行業的大事。
集中組織修改,覆蓋面太小
一家上市中藥企業工作人員告訴健識局:“這個征求意見稿是新版《藥品管理法》提高藥品安全質量的配套措施。國家會根據監測系統強制企業修改,企業也應自主上報修改?!?/span>
“中藥確實需要一份更詳細的藥品說明書”,這是上述人士的觀點。
根據《2010-2020年我國中成藥藥品說明書修訂情況分析》,2010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間,國家藥監部門共修訂了107個中藥相關品種,口服中成藥占比近7成。這表明,藥監局一直重視中藥的不良反應問題。
據健識局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國家藥監局至少3次集中修改部分中藥產品說明書,包括清開靈口服制劑、舒筋活血片、虎力散制劑等10余種中成藥。
最新的2020年版國家醫保目錄中,中成藥共有1374個品種,而國家藥監局發出的中成藥批文達到了56921個。光是靠藥監局組織集中修改,一時之間無法全面覆蓋。
現如今,根據征求意見稿,所有的中藥都被要求修改藥品說明書,管理更加嚴格。

上述中藥企業工作人員對健識局表示:雖說是全覆蓋,但更多是針對一些老藥,現在新的中成藥上市如果沒有相關詳實的數據,是不可能批準的。
他認為,老藥很長時間藥品說明書不完善,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使用年頭長,療效確切,對不良反應不夠重視;另一方面國家之前對老藥的不良反應管理沒那么細致。
新版《藥品管理法》針對這一現狀,要求建立藥物警戒體系,藥品有不良反應需要實時上報的,定期修改。但對于大部分中藥來說,這一警戒系統并沒有最終落實到藥品說明書上,也就無法讓患者和公眾知曉。
藥企缺乏動力
中國中醫科學院2021年7月曾發布一篇調研報告,作者從《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報告(2019版)》中選取了前100個品種,除了5款注射用藥之外,其余只有不到一成的中成藥品種注明了“聯合用藥禁忌”,接近6成使用禁忌“尚不明確”;超過6成品種的不良反應“尚不明確”。即使在37份注明了不良反應的品種當中,也有超過6成缺乏證據來源。
這100個品種都是市場熱銷的中藥品種,包括片仔癀、連花清瘟膠囊、復方阿膠漿、云南白藥、金水寶膠囊、三金片、安宮牛黃丸等。即便是這樣的大品種,也不是每個都明確了不良反應和使用禁忌。
上述作者認為:中藥缺乏長期、客觀的監測,更沒有循證醫學價值的數據做支撐。
北京某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向健識局表示:“企業根本沒有動力去做這個事情,搜集不良反應一般是醫藥代表。而且幾乎沒有醫藥代表主動向醫生詢問不良反應?!?/span>
另一位專家感慨到:“國家一直希望做中藥的全面監測,但只是希望,沒有什么約束力。企業要把自己的藥賣出去,搞那么多不良反應,誰敢買?企業也不會跟錢過不去?!?/span>
國家食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專家孫忠實曾表示:不是說中藥不存在不良反應,而是說企業沒有去做研究,沒有意識去做大數據的調查研究,拿不出數據,搞不清不良反應的來源,自然只能寫“尚不明確”。
但孫忠實和很多業界人士一樣,認為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不能一棍子打死。其中確有一些好藥,不能因為拿不出數據就拒絕使用,這樣就把很多好藥耽誤了。
中藥是不是完了?
國家藥監局從2006年魚腥草注射液事件之后,開始重視中藥注射液這個小門類的安全性問題。2018年之前,丹參注射劑、血栓通注射劑等10多種中藥注射液都已經完成了說明書修改。
但這一次,藥監局要求所有中成藥都列明不良反應和禁忌,面一下拓得太寬,引發了部分中醫醫生的擔心。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一位中醫對健識局表示:雖然說中藥明確不良反應,在某種程度上不僅是保護患者,也是保護醫生。但全面實施的話,一些有毒性但是有療效的經典藥,就可能消失了。
如我們常見的牛黃解毒丸、六神丸、安宮牛黃丸等,其中都含有雄黃,這是一種有毒物質。杏仁、朱砂等更是中藥常見的組分。這些成分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今后會不會列上中成藥說明書?
首當其沖的就是中藥的銷售。一位上市中藥企業的質量管理人員對健識局表示:中藥說明書新增了不良反應之后,使用人群會減少,銷量下滑是必然的。
健識局獲悉,有部分中藥企業已經讓質量保障部門監測藥品不良反應,并自行修改了藥品說明書,增加不良反應等內容。
東直門醫院的另一名中醫醫生認為,中藥和西藥體系不同,修改說明書固然是對藥企的一種約束,但最擔心的是什么都向西藥看齊,“沒有了個性化診療,中藥也就沒希望了”。
#中醫##片仔癀##中藥#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