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家庭醫生日。 作為群眾健康守門人,家庭醫生推動著基層首診,為分級診療實施提供著基礎。但是在基層,由于面臨過于龐大的人群,家庭醫生負擔沉重,往往無法面面俱到地提供針對性的健康服務。第三方互聯網醫療平臺的介入,改變著這一現狀——用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醫生日。
作為群眾健康守門人,家庭醫生推動著基層首診,為分級診療實施提供著基礎。但是在基層,由于面臨過于龐大的人群,家庭醫生負擔沉重,往往無法面面俱到地提供針對性的健康服務。第三方互聯網醫療平臺的介入,改變著這一現狀——用戶在獲得優質醫療健康服務的同時,得到了更為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2020年8月,京東健康推出了家庭醫生服務產品——“京東家醫”正式上線。對于京東健康來說,他們想實現的是“通過京東健康的能力,為國人打造新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態,讓國人以家庭醫生服務形式,獲得日常健康、就醫服務,收獲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如今,9個月過去,作為被寄予厚望打造成為家庭醫生行業范本模式和標桿的“京東家醫”,其是如何探索發展家庭醫生服務的,未來又會有何新的規劃?動脈網采訪了京東健康家庭醫生部總經理魯楠,試圖獲得答案。
內向資源整合:豐富細分領域產品陣容,協同專科中心提升服務能力
京東健康對打造能夠切入家庭健康場景產品的籌劃由來已久。作為國內首批取得互聯網醫院牌照的平臺型互聯網醫院之一,“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吸引了多達11萬醫生入駐。2020年全年日均在線問診量超過10萬。京東健康本身希望能夠將其優勢的互聯網醫療資源提供給C端用戶,而疫情期間在線問診的需求則讓他們看到了打造相關產品的可能。
2020年8月京東健康推出了“京東家醫”產品,通過提供健康咨詢建議和健康管理指導,以及隨時隨地為用戶解決輕病、小病等問題,實現著疾病預防,提前阻止小病變為大病。在“京東家醫”發展過程中,其實可以將其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京東家醫”針對不同群體豐富自身產品陣容,二是協同專科中心豐富診療層次。
>>>>1、豐富產品陣容
今年1月,京東健康在原有家庭醫生服務產品“京東家醫”基礎上,推出了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的全新版本——“京東家醫”孝心版。與原版本最大的不同是,其充分考慮到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輸入文字不便的情況,借助智能音箱,將圖文為主的溝通形式升級為以電話或視頻溝通為主。
“京東家醫”孝心版并非是唯一一款針對特定人群的產品。“京東家醫”也上線了針對睡眠問題人群的睡眠服務產品等。魯楠表示,“我們未來的產品會不斷細化、豐富。比如,針對諸如老年人、兒童群體等不同年齡人群的產品;針對慢性病、產后康復、神經健康類不同疾病類別的產品。在不同的細分領域,我們會推出更具針對性的產品。”
在“京東家醫”豐富自身產品陣容的過程中,與智能硬件設備的結合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如“京東家醫”孝心版選擇了與智能音箱的結合,而其睡眠產品則選擇了與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結合,實現對用戶睡眠的實時監測。

對魯楠來說,“在很多既定場景下,加入‘京東家醫’的服務后,將產生大量全新應用及對原有場景下服務能力的提升。”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此前被用于提供信息服務、娛樂資源的智能音箱設備,在與“京東家醫”產品結合后延伸拓展至了新的健康場景。
>>>>2、協同專科中心等服務用戶
在提供服務時,家庭醫生作為全科醫生,在專科能力方面往往存在不足。專科服務鏈條的補充對于“京東家醫”提供優質服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探索過程中,京東健康實現了專病專科疾病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力專科領域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發展。目前其已開設包括心臟中心、耳鼻喉中心、中醫院、呼吸中心等在內的21個專科中心,并入駐了近百位權威專家和頂級名醫,如韓德民院士、胡大一教授、高思華教授、林江濤教授等。
“當家庭醫生無法解決或者醫療技術能力達不到居民想要的程度或要求時,專科中心可以無縫對接,實現對家庭醫生能力的補充”,通過專科中心的協同,消除了外界對家庭醫生能力不足的擔憂。與此同時,家庭醫生與專科中心的業務協同,最終允許“京東家醫”為患者提供全科、專科層次的醫療服務,滿足用戶獨特的訴求。
事實上,“京東家醫”還可與京東健康其他業務板塊協同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醫藥供應鏈具備優勢的京東健康,截至去年年底,其零售藥房業務擁有超過2000萬種商品(SKU),在線平臺入駐超過1.2萬家第三方商家,全國范圍內共使用14個藥品專用倉庫和超過300個非藥品倉庫,全渠道布局覆蓋全國超過300個城市。優勢的醫藥供應鏈資源也助力著“京東家醫”提供別家所沒有的獨特藥事服務等。
外向賦能:聯結智能硬件廠商、保險廠商,深化基層服務
在自身具備向C端提供優質健康、就醫服務的同時,“京東家醫”也沒有滿足于此,而是選擇了在新的陣地中尋找發力點拓展服務生態,與智能硬件廠商合作完善服務生態的同時,進一步通過健康險等助力健康管理服務前置,并最終實現對包含基層社區家庭醫生在內的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
>>>>1、拓展智能硬件生態
前文提及將“京東家醫”服務作為標準模塊植入智能音箱、智能手環中,實際上,京東家醫也在與更多智能醫用可穿戴設備廠商合作,實現“京東家醫”產品與智能醫健產品的結合。而這也是鑒于當前慢病多在院外管理的現狀做出的考慮。據悉,目前已有100余款智能健康監測設備接入“京東家醫”服務。
與醫用智能監測設備的結合,例如與智能血糖儀等監測設備的結合,允許用戶操作后將獲得的數據直接上傳至其健康檔案中,改變以往慢病管理數據欠缺的問題。而當出現數據異常時,也能及時實現預警。與智能音箱等硬件的結合,則在事實上改變著應用場景,它使得老年群體可以便捷操作獲取健康服務。京東家醫目前也在與智能監測設備廠商,探索家庭場景、公共場合下多人使用監測設備如何實現數據的管理及提供健康服務。
逐步拓展的智能硬件生態,也將進一步完善“京東家醫”的服務體系,從患者使用智能硬件的那刻起,就可以無縫體驗“京東家醫”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務。

>>>>2、“家醫保”——開放服務能力到保險行業
5月,京東健康聯合復星聯合健康、京東安聯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共同推出了管理型健康險服務——“家醫保”:以預防疾病、改善健康為核心目的,將健康險與京東健康的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能力相結合,為家庭提供了一站式終身醫療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解決方案。
從產品層面而言,“家醫保”涵蓋了一系列產品矩陣,包括家庭健康管理&百萬醫療保障、終身健康醫療服務&重疾保障等服務。通過健康促進、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干預方案,京東健康降低著用戶疾病發生風險和延緩著疾病進展,同時“家醫保”實現著用戶健康體驗獲得感的提升,增強了患者投保的主動性。
在這背后,體現的是京東健康家庭醫生的服務能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健康本身并沒有涉足保險行業,相對處于更為中立的地位。京東健康本身更為注重提供質量有所保障的家庭醫生健康管理服務。魯楠表示,要實現健康險業務的閉環鏈條,取決于健康管理企業本身是否具備控費能力——而這最終取決于京東健康的家庭醫生是否真正能將用戶的疾病預防、健康管理落實到位。
擁有強大醫療資源能力的京東健康,及其打造上線的21個專科中心,以及覆蓋日常咨詢、輕病問診、疑難重癥、健康管理等使用場景的“家庭醫生”服務,構建起了全面的健康服務網絡。“家醫保”的出現為社會和廣大用戶帶來了更為豐富多元的保險服務價值,而健康險“家醫保”與“京東家醫”健康服務的深度融合則意味著更大的想象空間。
>>>>3、基層家庭醫生數智化升級
無論是與智能硬件廠商拓展生態合作,還是基于本身強大的健康管理能力聯合打造“家醫保”保險產品,都將進一步增加社會對家庭醫生的認知。但是當前,在家庭醫生數量相對有限的情形下,如何更好地使得家庭醫生服務更為廣大的受眾群體?

對誕生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社區家庭醫生,提升其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它將有利于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務,促進健康服務品質的提升。京東健康在打造“京東家醫”的那一刻,便試圖作為基層家庭醫生服務體系的補充。其此前與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實現戰略合作,打造“互聯網+家庭醫生”服務的“健康海珠”模式,可以視為嘗試的落地。
基層家庭醫生由于技術、管理工具的匱乏,原本輻射的管理半徑、家庭戶數極為有限,但是通過京東健康輸出“京東家醫+專科中心”的多層級醫療服務能力,以及提供遠程問診、線上購藥、健康管理、康復管理等方面的工具,促使基層社區家庭醫生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依托線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最終形成的則是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更加有利于提供健康服務。
做京東健康服務抓手、服務入口
“作為京東健康戰略級產品,‘京東家醫’在未來也將會是最為核心的產品之一。‘京東家醫’會成為京東健康服務類產品重要的抓手,以及服務的入口。”魯楠如此說到。
對于“京東家醫”未來的發展規劃,“首先會進一步強化其醫療服務的提升,進一步實現醫生服務的標準化,進一步扎實業務的根基;其次,京東健康將對基層社區以及如日間照料等亟需家庭醫生服務的場景,將持續輸出家庭醫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堅信家庭醫生將是未來發展趨勢的京東健康,通過提前布局的方式,加速著家庭醫生領域的發展。魯楠也表示,“京東家醫”通過與各地醫學協會合作,加強著對家庭醫生的培養、培訓,增加著家庭醫生的數量;通過提升平臺服務能力,也實現了對家庭醫生服務提質增效,讓家庭醫生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擴大服務能力。
實際上,通過不斷對智能硬件、健康險、基層醫療等場景的探索,京東健康逐步串聯起了自身在互聯網醫療、消費醫療、智慧醫療等領域的關鍵能力。京東健康通過提供涵蓋健康篩查、疾病預防,到問診、治療、康復的線上、線下全流程管理,為用戶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護。依托本身優勢醫療資源,提供可信賴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京東健康也將以往單個個體健康管理場景,延伸拓展至了全家健康管理場景。
致力于成為“全民首席健康管家”的京東健康,目前看來正按照最初對“京東家醫”的規劃一步步穩扎穩打。在未來,京東健康又將如何進一步通過“京東家醫”發力健康服務?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