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后的的第20天,中國人口政策出現了一個巨大轉向,“三孩”政策成為了正沉浸于“兒童節快樂”的一批成年人的“驚喜”,在網絡上被熱議?!叭ⅰ闭叩姆砰_,給予了民眾更多的生育自由,但是,面對現實生活中高昂的育兒
5月31日,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后的的第20天,中國人口政策出現了一個巨大轉向,“三孩”政策成為了正沉浸于“兒童節快樂”的一批成年人的“驚喜”,在網絡上被熱議?!叭ⅰ闭叩姆砰_,給予了民眾更多的生育自由,但是,面對現實生活中高昂的育兒成本和女性的生育代價,很多人也只能以調侃的態度來消解心中的沉重。
除了房價與教育成本的壓力外,影響女性生育意愿的另一個“難言之隱”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在分娩之后遇到的一系列產后健康困擾。這其中包括被稱為“社交癌”的壓力性尿失禁,引起腹部贅肉和腰背疼痛的腹直肌分離,以及急迫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盆底慢性疼痛等困擾。針對這些女性產后健康困擾,一個行業正在蓄勢待發,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那就是產后康復行業。
從產業角度看,作為與產婦這一生育環節中最重要的對象密切相關的行業,產后康復產業在政策的影響下會迎來哪些變局?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有哪些布局機遇?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動脈網采訪了數位行業參與者,從“三孩”政策帶來的行業機遇出發,研究產后康復當前的行業特點和發展方向,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以饗讀者。
1、產后康復行業將迎來“90后產婦&三胎產婦”雙重“質變”紅利;
2、行業將面臨洗牌升級,產后康復醫療機構將取代“三非機構”成為行業主要服務供給方;
3、醫療水平及擴張能力是行業核心競爭要素,盆底康復治療能力最能體現差異化;
4、專業人才匱乏仍是目前行業痛點,優質產后康復醫療機構仍然稀缺。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之后的“她經濟”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嬰產業無論從商業角度還是資本角度都得到廣泛關注。然而,在母嬰產業,最廣受關注的產業往往是婦產醫院、產前無創篩查、輔助生殖、母嬰用品等,資本市場也不乏相應領域的公司上市。然而,在分娩之后,產婦所面臨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需求往往被忽略,針對產后健康需求,一個產業正在醞釀爆發,那就是一朝分娩之后的“她經濟”——產后康復行業。
妊娠分娩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周期,對產婦的生理和心理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尤其在孕期20周之后,女性的子宮、胎兒以及羊水等近20斤的重量壓在盆底肌上,對于盆底肌肉帶來較大的損傷,而順產分娩的會陰撕裂或側切會進一步損傷女性盆底肛提肌群,帶來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礙,包括產后的壓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盆腔臟器脫垂(POP)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問題。另外由于子宮在孕期容量膨脹1000倍,帶來腹肌腹白線分離(通常稱為腹直肌分離),會使得女性腹部肌肉松垮,嚴重的還會帶來腰背肌肉代償勞損。另外,妊娠紋等問題也往往困擾著愛美的女性。
此外在心理上,產后女性往往由于養育嬰兒等問題,受到家庭瑣事的爭吵、被忽略感等煩惱,嚴重的會導致產后抑郁。這些都需要專業的產后康復心理干預。產后時期對于產婦、嬰兒以及家庭來說,在生理、心理、社會層面都是關鍵的過渡期,產后時期系統、積極的康復性措施對產婦現階段及未來的身體健康都有重要積極的意義。
產后康復是康復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分類,屬于多學科交叉領域,涉及婦產科學、康復醫學、外科學、皮膚科學、中醫學、心理學等醫學范疇。產后問題主要包括盆底肌損傷、腹直肌分離、乳腺堵塞感染、體質變化、皮膚問題(如妊娠紋)、形體問題、心理問題。科學的產后康復不是傳統的“坐月子”,而是有專業的醫療康復手段、安全的母嬰護理措施,以及可以量化的質量標準。
90后寶媽及二胎、三胎寶媽成為生育主力軍,產后康復需求旺盛
一般而言,再生育女性經歷了生產過程,為降低生育風險,會更加重視產后康復。另外,二孩、三孩政策鼓勵了部分35歲以上產婦進行再生育,高齡產婦較適齡產婦更易發生產后不良癥狀,因此這一人群參與產后康復的主動性更強烈。初次生育與再生育產婦的產后康復意識增強,釋放了產后康復服務需求。
簡單來說,三孩政策的促進并非來自于數量的增加,而是來自身體癥狀的康復需求要比一胎、二胎更大。美其家產后醫療集團史院長表示,客觀身體癥狀與主觀心理需求是女性在分娩之后對產后康復產生剛性需求的根本原因。
根據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產后康復設備行業概覽》的研究,產后康復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9.2億元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39.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3.9%,并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4.8億元。
政策是市場的風向標。從政策環境來看,三胎政策的出臺對產后康復產業是一個利好信號。其好處在于,政策的開放能為那些想要三胎的人減少麻煩。不過,這個政策對人口結構的影響還有待商榷,畢竟有意愿生育三個孩子的家庭不多。
目前,醫學上普遍認為,24-30歲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考慮到女性法定結婚年齡以及越來越多的晚婚晚育情況,所以我們把20-35歲的女性也計入到了適育年齡人口。而85后、90后則是現今被寄予厚望的主要生育人群。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根據寶寶樹于2021年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數據,當前中國新媽媽人群主要以85后、90后為主,總體占比達到70.8%。其中,95后媽媽約以4%比例逐年增長,已接近20%。
80后、90后群體,出生時受到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進入適育年齡后,又遇上二胎、三胎政策,可謂是與生育政策同行的兩代人。另外,85后、90后人群,受教育程度較高,自我保健意識強烈,且在個人價值對自身的關注度較高,能夠逐漸認識和突破傳統的生育誤區,追求更加科學、系統的產后康復。美其家產后醫療集團的史院長說道,收入提升、健康意識、知識普及等因素也是催生產后康復需求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行業標準化加強,消費醫療升級嚴肅醫
從終端機構來看,產后康復業態多樣,具備美容、康復、醫療等多重屬性,產業延展性非常強。但是也由于監管力度弱,行業門檻較低,一時間競爭者蜂擁而至,行業陷入混亂。
目前,產后康復行業主要包括了公立醫院、婦產醫院附屬的產后康復中心、專業連鎖的產后康復醫療機構三類醫療級業態,以及月子中心、產后康復小作坊等非專業醫療服務的機構。

公立醫院:
憑借其高信譽和強專業性受到產婦信賴。但因為缺乏市場統一標準,產后康復“消費屬性”較強,公立醫院對其的重視程度不高。產后康復是涉及到婦產科、泌尿科、肛腸科、骨科、皮膚科、康復科等九大學科的綜合醫療服務,特別是產后漏尿、腹直肌分離、骨盆傾斜、妊娠紋等問題,都需要不同科室專家給出相應評估并制定康復治療方案,多學科交叉的特性也使得其在公立醫院內部難以統籌協調。此外,公立醫院的普惠醫療性質,使其很難以服務和環境吸引中高端產婦。
婦產醫院附屬的產后康復中心:
依附民營婦產科醫院設立的產后康復中心,大多集中于一二線城市,能夠自建醫護團隊,多學科、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難度較小,環境、服務質量較好。
2019年4月24日,和睦家首個產后康復中心在北京成立,并隨后在上海、青島、廣州、天津等地開設了產后康復中心。和睦家醫療的模式是由十大多學科團隊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包括婦產科醫生/助產士、康復醫生等,專注臨床改進,致力于從根本上改善女性腹直肌分離、恥骨聯合分離、盆底肌功能障礙、產后疼痛等問題,而且針對產后抑郁、乳管不暢(乳腺炎)、脂肪堆積、產后疤痕等其他常見問題,也提供專業的婦產、康復、心理、營養等全方位支持。
專業連鎖產后康復醫療機構:
北京美其家產后康復醫療集團,是國內領先的跨學科、直營連鎖產后康復醫療機構,核心專家團隊來自北京協和醫院、301總醫院及醫療投資機構,具備多年三甲院內產后康復/盆底康復臨床與運營經驗,并擔負起培訓三甲婦幼醫院產后康復科的重任。
美其家產后醫療為女性提供一站式產前產后系統化服務,是一家集婦產科、泌尿外科、肛腸科、乳腺外科、康復科、皮膚科等九大學科于一體,專業化健康管理方案的綜合醫療機構,改變了傳統以產科為主(僅針對女性中盆)的產后康復無法徹底解決女性生育帶來綜合問題(女性前盆、中盆、后盆及乳腺等)的現狀。2019年,美其家第一家院外產后康復直營店落地生育大省山東,此后1年半內連續開拓淄博、濰坊、煙臺等地市,成為專業產后康復連鎖醫療機構中的領跑者。另外,目前美其家已為山東當地13個城市的三甲婦幼進行了專業培訓,線上線下累計培訓相關醫務人員超過3000名,持續輸出專業產康醫學人才,成為濰坊醫學院,濱州醫學院,齊魯醫藥學院等定向培養畢業生的醫學試點,為產后康復行業正規化專業化發展貢獻了極大力量。
月子中心:
國內的月子中心以入住式為主,以套餐銷售的方式將針對產婦和新生兒開展的一系列的護理服務和產品納入其中。月子中心不屬于醫療機構,會所里不能進行治療服務,不能涉及大型醫療器械、醫療級產后康復板塊,服務質量、管理和盈利水平良莠不齊,在一定程度上給未來的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但是,月子中心可以根據產婦的一些產后癥狀,給予一些建議,部分月子中心也開始和醫療機構合作,進行產婦產后癥狀的預警和預防。
家庭月嫂:
月嫂在我國發展歷史短,行業整體處于成長期,缺乏群為的培訓標準和認證規范,月嫂質量參差不齊,市場局面較為混亂。
美其家產后醫療集團史院長表示,醫療機構從事產后康復服務具有先天優勢,因為醫療機構有婦產科、兒科、康復師、護士等專業團隊的配合,有嚴格的操作守則、完備的醫療設施,這些保障可以更好地呵護媽媽和新生兒。隨著生育次數的增加,產婦的產后癥狀會越來越明顯,需要專業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進行輔助治療。服務和療效將成為產婦選擇的標準,非醫療機構形式的產后服務均達不到應有的質量及效果標準,在未來的競爭中將遭遇淘汰。
盆底康復是產后康復的重要項目
產后康復項目眾多,主要從飲食、心理和運動三方面進行。在運動部分,則針對生殖系統、乳腺和形體三大板塊解決相關問題。
在眾多康復項目中,生殖系統中的盆底康復尤為重要。女性盆底肌肉與很多重要器官緊密相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妊娠、分娩造成的損傷促使產婦盆底肌肉彈性下降,會引發臟器下垂、尿失禁等后果,影響產婦身體和心理健康。

圖:盆底康復醫學體系,來源:美其家產后康復醫療機構
1998年,在英國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ICI) 會議,將行為療法和盆底康復作為首選的初始治療方法。盆底康復在臨床上有著治療和預防盆底疾病的雙重作用。盆底肌肉鍛煉是盆底康復最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因副反應小而被全球婦產科界普遍認同。其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價值也越來越被肯定。
產后康復設備是用于幫助產婦解決產后問題的重要工具,是專用于產后疾病篩查與治療、產后形體恢復的器械設備,主要通過生物刺激和電刺激等物理治療方法刺激局部神經肌肉,激活細胞組織、在療程內恢復肌肉組織的彈性與緊張度,被廣泛用于醫療機構。

盆底康復設備是盆底肌肉鍛煉的重要工具。盆底康復等設備屬于醫療器械范疇,需要遵循醫療器械的各個標準,市場準入門檻和技術門檻都比較高。因此,在醫療專用類康復設備市場中,僅有少數醫療科技企業參與競爭;而非醫療產后康復設備市場則被眾多中小型企業蠶食。
從產后康復設備產業鏈上來看,上游參與者主要為芯片、傳感器、五金件等原材料、零部件生產行業;中游參與者由負責產品研發與生產組裝的品牌商、代工廠構成,產業鏈下游包括醫療機構、康復中心、家庭用戶等。
根據新思界的研究數據,我國產后康復設備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僅盆底肌產后康復電刺激醫療器械在2020年的市場規模就達到了7.6億元,同比增長31.5%。
《2019年中國產后康復設備行業概覽》數據表示,醫療專用器械的研發生產需要企業獲得醫療器械證書,占產后康復設備市場比重約45%;隨著產后康復設備的性能參數逐步提升,設備協助使用者進行診斷篩查與治療的時間不斷縮短,輕小便捷的家庭產品進入產后康復設備市場,
動脈網梳理了一批主營或涉及到盆底康復等產康設備的醫療企業:

根據《2019年中國產后康復設備行業概覽》報告,中國產后康復設備行業市場集中度呈逐年提高趨勢,偉思醫療與麥瀾德兩家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了40%。
偉思醫療:
偉思醫療是產后康復設備行業的頭部企業,業務包含產后康復、精神康復、神經康復三大產品線。在產后康復業務線,已開發出了電刺激、磁刺激、電生理等不同類別的康復醫療器械及產品,形成了全面的康復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2020年,偉思醫療在科創板上市。
偉思醫療產品覆蓋了醫療機構和家庭用戶市場,形成了盆底康復、產后體型恢復、產后心理康復和盆底康復(家庭)等系列產品矩陣。

偉思醫療針對醫療盆底中高端市場、康復市場,醫療盆底中低端市場和院外市場皆有不同產品布局。此外,公司還正在進行下一代磁刺激儀、康復機器人等新產品的研發。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已經在電刺激、磁刺激、電生理等技術平臺上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麥瀾德:
麥瀾德主要從事盆底康復設備和臨床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盆底康復、產后康復、家庭康復及醫療信息服務等領域不斷創新,主營產品為盆底表面肌電分析系統、生物刺激反饋儀、盆底生物刺激反饋儀等,并為近萬家醫療與院外機構提供服務。

此外,麥瀾德也在積極開拓醫療云以及盆底疾病分級診療信息軟件,配合國家醫改方向和要求,建立醫院間的醫聯體,形成覆蓋全國各級醫療單位的盆底診療網絡,最終建立盆底大數據平臺,在醫聯體內,幫助臨床醫生開展多學科、多中心、多維度的科研協作,實現雙向轉診,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高診療效率。
麻麻康:
麻麻康專注智能產后康復領域,尤其是家庭智能產后康復產品的研發與服務。2017-2019年間,麻麻康連續上線多款產品,覆蓋了家庭、康復機構、社區基層醫療、婦幼保健院、醫師診所等產康場景,并連續五年在C端產品線上細分類目銷量第一,服務了超40萬中國產婦。

2017年,麻麻康APP上線,為用戶提供實時動態肌力數據分析,實現智能健康管理,配合趣味動畫語音和多媒體游戲場景訓練,提高了治療效果。麻麻康還開展了“媽媽的支點”孕產健康關愛計劃,力圖通過沙龍、公益、峰會和俱樂部四大版塊內容為行業賦能。
目前國內僅有不到20%的產婦會完成產后篩查和完整的康復療程。其原因在于緊缺的醫療資源、薄弱的人才積累,以及產婦照顧孩子外出不便等等,產婦群體日益增長的康復需求,和社會產康行業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激烈。“機構和家庭的康復護理側重點不同。對于產婦而言,產后護理應該是持續性的過程,而非是單一的六周后的回訪。”麻麻康創始人付博文表示,可以構建一個能夠覆蓋產后康復院/店內-院/店外的所有應用場景閉環,提高產婦群體的康復水平。
人才少、標準低,市場教育道阻且長
因為不了解,所以誤解叢生。“不做康復似乎也不影響生活、價格太貴、時間太緊”等想法依舊很普遍。此外,散亂差的市場亂象也影響了產婦對產后康復市場的認知。
除產婦缺少科學的產后教育外,專業產康人才的缺失也是目前我國產后康復行業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一方面,產后康復是國內的新興行業,行業規范和準入門檻尚不完善,多數“治療師”經過機構簡單的培訓,甚至只要花錢就能拿“證”上崗;另一方面,一線城市和大醫院對產康人才有著較強的“虹吸效應”,三四線城市相關從業人員缺少獲得專業培養和持續在職培訓的機會,難以與國際先進治療理念接軌。
目前,我國尚未針對醫療級產后康復領域頒布專門的法律法規,但從2018年開始,關于醫療級產后康復的發展計劃和操作標準陸續出現。國家衛健委在《母嬰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強調建設婦幼保健???,促進產后保健發展。中國保健協會與和睦家醫療在《2018中國產后康復服務白皮書》中公布了醫療機構從事產后康復服務的質控和操作標準。麻麻康副總裁陳致寰還提出,產康行業專業化欠缺,人才配備不足,缺乏權威的人才認定標準與培訓機構,希望行業協會能夠與企業加強合作,更快出臺相關標準與扶持政策。
“持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標準,落地與創業團隊基因相匹配的商業模式,搭建穩定可持續的獲客體系,加強市場教育,搭建好配套的人才培養體系,則是醫療產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笔吩洪L說到。
總的來說,三胎生育權的逐漸放開,是給適齡群體多了一個選擇,而非強制要求。生或不生,生多或生少,需取決于實際情況。尚無科學依據證明孩子的多少與養育質量有必然關系。生養的關鍵還是在于父母的責任心,以及愿為此所做的努力。
感謝以下嘉賓接受采訪并提供相關信息(排名不分先后):美其家產后醫療集團史院長、麻麻康創始人付博文、麻麻康副總裁陳致寰,以及不便實名的小伙伴。
參考鏈接:
偉思醫療招股書
2019年中國產后康復設備行業概覽
產后康復新賽道:從坐月子到醫療級產康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