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逝世使我們痛失一位德高望重的核醫學杰出專家和一位享有崇高威望的良師益友,是我國核醫學界的巨大損失!
訃 告
中國核心臟病學奠基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核醫學科創始人、原核醫學科主任和核心臟病學研究室主任劉秀杰研究員,因病于2023年1月1日23時4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遵照劉秀杰研究員生前囑托和家屬的意愿,喪事一切從簡,不舉行告別儀式。
劉秀杰研究員千古!
特此訃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2023年1月2日
劉秀杰教授生平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第四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第五屆編輯委員會總編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核醫學科原主任劉秀杰教授,因病于2023年1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劉秀杰教授是我國杰出的核醫學專家,我國心血管核醫學奠基人。他為人坦誠、鴻儒碩學、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寬以待人、樂于助人,對推動我國核醫學的普及、發展、國際交流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卓越貢獻。
劉秀杰教授,1932年出生于江西省吉水,1956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1956年至196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科醫院和阜外醫院胸內科醫師。1960年創建了阜外醫院同位素室、核醫學科,并長期擔任科主任。1980年至1981年、1989年至1990年,先后在美國Johns Hopkins醫學院和英國Northwick Park醫院進修。曾擔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第四屆主任委員、《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總編輯,《核醫學雜志》(美國)、《歐洲核醫學雜志》(歐洲)、《核醫學通訊》(英國)、《核醫學年鑒》(日本)等國際知名雜志的編委和第八屆亞洲大洋洲核醫學與生物學聯盟主席。
劉秀杰教授是我國心血管核醫學的創建者,一生取得了多項開拓性的重要成就,是我國最早利用核醫學技術測定心室功能專家之一;成功研制首臺微機控制的g心功能儀;研發了一系列新型心肌灌注顯像劑,其中99mTc-MIBI是迄今為止國內應用最廣泛的心肌灌注顯像劑,這一成果推動了中國心臟核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國產PET的研制工作,在國內率先并幾乎與國際同步開展PET心肌代謝顯像;發明了新型心臟負荷藥物去甲烏藥堿,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完成了III期臨床試驗即將上市。劉秀杰教授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國家優秀科技圖書獎1項。發表高質量的論文120余篇,專著4部。其中《實用核醫學》、《臨床心肺核醫學》等專著已成為中國核醫學業內的經典之作。2012年劉秀杰教授被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授予首屆“核醫學醫師終身成就獎”。
劉秀杰教授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因材施教,培養了眾多核醫學人才,他們中多位成為我國核醫學的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或學科骨干,在各自崗位上繼承和發揚劉秀杰教授的治學嚴謹、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的學術傳統和工作作風。
劉秀杰教授是中國核醫學國際交流的倡導者和先行者,先后創辦或主辦了中美、中日、中韓、世界華人、亞洲大洋洲核醫學與生物學聯盟等國際學術會議,建立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關系,曾被中美核醫學學會授予“杰出核醫學醫師獎”,“終身成就獎”,為推動中國核醫學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劉秀杰教授一生為我國核醫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嘔心瀝血,他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他的逝世使我們痛失一位德高望重的核醫學杰出專家和一位享有崇高威望的良師益友,是我國核醫學界的巨大損失!
本文來源:新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