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未來醫療100強大會雖然已落幕快一個月了,但大會舉辦地吳江卻并沒有因此而“閑”下來,它的大健康產業探索之路才剛剛開始。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的“先驅者”和全國民營經濟的“領頭羊”,蘇州市吳江區近年來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搶抓產業發
第五屆未來醫療100強大會雖然已落幕快一個月了,但大會舉辦地吳江卻并沒有因此而“閑”下來,它的大健康產業探索之路才剛剛開始。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的“先驅者”和全國民營經濟的“領頭羊”,蘇州市吳江區近年來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搶抓產業發展機遇,緊密圍繞現有資源,在醫療健康產業上重點發力,現已取得顯著成效。
截止目前,吳江全區共有100余家國內知名醫療相關企業入駐,其中21家已納入蘇州規模以上先導產業庫。而在實際產出上,依托于政府支持、資源整合、產能聚集、生態鏈集中打造等多重優勢,吳江生物醫藥產業2020年實現產值約40億元,已成為吳江產業支柱鏈條上極為重要的一環。
但這并非是終點。近年來,蘇州市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相繼制定并出臺了多項關鍵性政策,明確提出要對標并借鑒美國“波士頓經驗”,全面構建具有蘇州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體系。而作為蘇州市主城區之一的吳江,當前正積極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在全區大力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并將其納入未來產業發展規劃之中。
不難發現,吳江正朝著醫療健康產業快速“進軍”,但必須認識到的是,吳江目前在產業推進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因而資本將在整個產業的變遷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動脈網專訪了蘇州市吳江東方國有資本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國資”)董事長顧焱,將以專業視角進一步探索資本賦能區域健康產業發展的頂層邏輯。
342家投資機構,800億注冊資金,吳江為何受資本市場青睞?
蘇州灣東方創投基地作為吳江金融生態圈的載體,對于區域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截至2020年底,基地已注冊入駐金融投資機構342家,其中包括東方國資、盛山資產、中銀國際、君聯資本、光大控股等在內。而在注冊規模上,基地目前已超800億元,包括直接管理母基金、合作管理母基金、聯動母基金、政策性直投基金等配套基金在內。
眾多投資機構集聚吳江,無不彰顯了這座江南之城在產業發展上的巨大潛力。而在東方國資董事長顧焱看來,吳江之所以如此受資本市場青睞,是因為吳江本身在產業發展上就集聚了多重優勢。
一是民營經濟發達,龍頭企業效應明顯。吳江是“蘇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同樣也是全國民營經濟的“領頭羊”,截至目前,吳江現有民營企業數量8萬多家,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60%。吳江擁有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其中恒力、盛虹入選“世界500強”,數量占江蘇全省的一半;除此之外,亨通、通鼎等4家企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而包括永鼎在內的5家企業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二是背靠上海經濟體,輻射帶動區域發展。吳江是江蘇的“南大門”,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近杭州,北依蘇州主城區,是真正的城市核心地帶。近年來,吳江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浩瀚東風,背靠上海這一龐大經濟體,通過人才交流、企業合作、貿易聯通等協作方式,推動吳江在技術研發、產品優化、市場渠道搭建上不斷完善,并以此帶動區域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三是營商環境一流,政府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吳江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姿態,一如既往地發揚“尊商、重商、惠商”的優良傳統,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真心實意把企業當作“自家人”,千方百計讓企業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除此之外,吳江政府還積極進行各類“雙招雙引”對接,在人才引進、招商引資等方面重點發力,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滿足企業實際需求,多措并舉助推企業發展。
整體而言,良好的政策環境、獨特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強大的創新能力以及尊商重商的營商環境共同為吳江產業發展厚植了優良沃土。
踐行國有資本使命,全力推動區域產業發展
當前,吳江正朝著醫療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的方向大闊步前進,而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東方國資將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東方國資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核準、蘇州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具有國有資產投資主體資格。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截止目前,注冊資本36億元,總資產117.32億元,對外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共27家,其中全資公司9家,控股公司5家,參股公司13家。
東方國資作為一家國有投資機構,核心宗旨是通過股權投資來定向幫扶產業發展,從而推動吳江全區產業快速實現轉型升級。據董事長顧焱介紹,為助推醫療健康這一新興戰略性產業盡快邁入正軌,東方國資已經開始“出謀劃策”,并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進行發力,為產業發展加注籌碼。
第一個方面是引入創新元素,極力打造經濟生態圈。產業發展要立足于服務支撐,對于吳江來說,通過政務對接、發展論壇、會展服務、會務活動等多種形式,為政府、企業、投資機構搭建一個信息交流、資源對接的友好交流平臺,并以此為基點系統打造湖區經濟生態圈,更好地為各方進行服務,推動新興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另一方面是結合現有優勢,引導資本向全產業生態鏈傾斜。吳江一直以先進制造業作為立區之本,發展至今,已形成絲綢紡織、電子信息、光纜光纖、裝備制造四大主導產業集群,其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已成長為千億級產業。全區制造業基礎雄厚,產業鏈條極為完善,可為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固牢上下游供應鏈條,使其競爭力持續提升。具體而言,裝備制造、光纜光纖將為區域醫療器械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電子信息則更多地聚焦于醫療信息化以及數字醫療板塊,而絲綢紡織將為醫療耗材生產提供可靠保障。
在董事長顧焱看來,互聯互通的生態體系對于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而全產業生態鏈的打造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多源動力,與現有優勢產業高效鏈接的融合形式,將幫助產業更好、更快、更高質量地實現裂變式發展。
自有投資邏輯:既要握準市場也要有“護城河”加持
董事長顧焱坦言,東方國資作為一家“國字號”投資機構,本身就肩負著推動區域產業發展的使命。具體表現在相比于企業,東方國資更關注投資機構,將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引導投資機構入駐吳江,并借助多種有力措施助推投資機構發展;其次是挖掘和全力培育市場“新苗”,通過運作人才基金等方式,扶持“偏早偏小”企業茁壯成長,從而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對于投資機構的選擇,東方國資制定了一套系統化的“準入機制”。董事長顧焱談道,東方國資和投資機構的合作主要建立在成立產業子基金,共同推動區域產業發展,因此在投資機構的選擇上,主要聚集于三大核心要素:一是投資機構品牌規范,有成功案例產出并且在行業有一定影響力;二是產業垂直度強,對于醫療健康某一領域有很強的專業性,能熟練握準行業發展邏輯;三是產業對口,投資機構所關注及擅長領域與吳江區域產業發展有較強的關聯性。
而對于投資企業,董事長顧焱提到了兩個關鍵性詞匯,一個是要有“核心競爭力”,另一個則是要能“握準市場需求”。東方國資主要關注早期初創型企業,所以在企業的選擇上所建立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主要體現在首先企業團隊要具有較強的復合能力,既要掌握技術技術,又要精通市場運營;其次是所專注板塊符合市場需求,產業的發展一定是圍繞市場需求展開的,“自娛自樂”是行不通的,找準賽道對于初創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最后是企業在所專注領域要有核心競爭力,其“護城河”建造的越深,企業就越有潛力,就更能在藍海中航行的更遠。
21世紀是人類追求健康的世紀,同樣也是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獲得大發展的時代,而未來城市的競爭,核心必定是產業的競爭,因此,誰能率先在醫療健康產業上找到突破口,誰就能在未來搶占城市競爭的制高點。
對于吳江來說,當前在產業發展的路徑中還處于起步階段,因而對于資本有著較強的需求。作為一家國有投資機構,東方國資將自加壓力,拓展深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多種方式推動區域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爭取在吳江再打造一個千億級產業。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