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顏色 斥資近8億港元,華潤醫藥又開始收購 01 近8億港元,華潤收購又有新動作 昨日(7月20日),華潤醫藥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北京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購買永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合共5145.84萬股普通股(占永泰截至本公告日期已發行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顏色
斥資近8億港元,華潤醫藥又開始收購
01
近8億港元,華潤收購又有新動作
昨日(7月20日),華潤醫藥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北京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購買永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合共5145.84萬股普通股(占永泰截至本公告日期已發行股本總額的10.0%),總代價約為7.997億港元,相當于每股價格為15.54港元。收購事項完成后,華潤醫藥將成為永泰生物的主要股東。
年報顯示,2020年,華潤醫藥總收益達港幣2004.23億元,主要受疫情影響較2019年的總收益港幣2044.539億元減少2.0%(按照人民幣口徑,減少1.2%)。
2020年,華潤醫藥實現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港幣32.971億元,較2019年的32.864億元增加0.3%(以人民幣口徑同比增加3.8%)。
官網顯示,永泰生物的核心產品EAL是目前國內唯一獲準進入實體瘤治療II期臨床試驗的免疫細胞產品,建立了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領域的系統性研發平臺,目前已有若干免疫細胞藥品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涉及實體瘤和血液瘤等治療領域,部分研發成果已申報國內和國際專利。
公告明確表示,細胞免疫治療為未來腫瘤治療的重要發展方針。透過建議收購事項,預期集團能夠完成其于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戰略布局。永泰連同其附屬公司深耕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約15年,已建立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及全方位技術平臺,并已獲得核心技術及產品的相關知識產權。
02
瞄準細胞免疫
近年來, CDE連續出臺了《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藥學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文件,推動國內細胞免疫治療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眾所周知,細胞免疫治療技術是近幾年來醫藥領域研究的一顆新星。細胞免疫療法在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病及阿爾茨海默病等方面展示了良好的治療前景,尤其在腫瘤治療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研發數量最多的療法。
據了解,腫瘤的細胞免疫療法是一種將正?;蛏锕こ谈脑爝^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癌癥患者體內,從而達到癌癥治療效果的療法。
從世衛組織的最新數據可見,2020年全球確診的癌癥患者數量達到1930萬,而死于癌癥的人數增加到1000萬。中國惡性腫瘤每年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每分鐘有7.5人被確診為癌癥。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臨床上缺少有效防治手段的現狀。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國內的細胞免疫治療市場規模預計就將于2021年至2023年由13億元升至10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1.5%。而隨著更多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獲批,市場預計于2030年達584億元,2023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8.3%。
在此背景下,各大知名投資機構如軟銀中國資本、紅杉中國等也紛紛布局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可以預見其未來廣闊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03
收購重組不斷
目前華潤醫藥旗下有華潤醫藥商業、華潤三九、華潤雙鶴、華潤江中、東阿阿膠等企業。
從整個藥企市場來看,不僅僅是華潤醫藥收購動作頻頻,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藥企,近期來,收購、重組都沒有間斷。
例如,默克于1月7日宣布收購位于德國漢堡的mRNA合同開發和制造組織AmpTec公司,這項收購增強了默克公司為其客戶開發和生產mRNA的能力;賽諾菲宣布將以11億美元的預付款收購Kymab,并將Kymab研發新抗體KY1005加入其產品線;華東醫藥宣布以4.875億元人民幣收購浙江道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股權,而道爾生物專注于腫瘤與代謝領域藥物的研發,與華東醫藥公司研發重點布局的領域高度契合。
從藥企收購的大趨勢來看,大多收購、兼并重組涉及的領域是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方面,藥企通過收購可以最直接的獲得賣方先進的研發技術,迅速占據該領域的市場;另一方面,通過收購不斷整合,還可以拓寬產業線布局。
業界人士認為,在醫藥產業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未來藥企收購、兼并重組等動作還將更加頻繁,并逐步常態化。華潤收購動作頻頻,此次又將給其收購戰略帶來怎樣的改變,賽柏藍將持續關注。
··· ···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