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檢測需求居高不下,讓新冠檢測行業在整個醫藥行業利潤縮水、股價下跌的背景下,逆勢上漲,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
文丨青檸
2022年以來國內外不斷反復的疫情,讓本就脆弱不堪的全球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由于新冠檢測需求居高不下,讓新冠檢測行業在整個醫藥行業利潤縮水、股價下跌的背景下,逆勢上漲,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
新冠檢測行業能有多賺錢?
近日,明德生物發布2022年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收24.87億元,同比上漲267.41%;歸母凈利潤13.89億元,同比上漲307.05%,遠超醫藥行業老大哥恒瑞醫藥的12.37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年,明德生物凈利潤為14.13億,同比增長201.37%,而今年僅一個季度就快趕上去年全年了。
從名不見經傳到吸金能力拉滿,明德生物的發展是近幾年國內新冠檢測行業崛起的一個縮影。
曾業績暴漲1029.24%
明德生物成立于2008年,2018年在深交所上市。
疫情爆發之前,明德生物還只是一家主要銷售POCT的免疫膠體金、年營收一個多億,凈利潤幾千萬的中小公司。甚至在上市后的2018年、2019年凈利潤還分別同比下降-6.22%和-32.39%。
2020年1月,武漢爆發疫情,明德生物研發團隊迅速投入新冠檢測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2020年3月,其新冠核酸檢測試劑通過國家應急審批。
2020年,得益于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銷售,明德生物實現營收9.59億,同比增長429.43%;凈利潤4.69億元,同比增長1029.24%,實現業績陡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明德生物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系全國唯一采用將酶液加入到反應液的預混式設計的產品,省去多組分配制混勻步驟,可直接分裝,加入樣本即可上機檢測,大幅節省醫務人員人工操作,一次檢驗可以減少40分鐘左右的時間。
由于產品的差異性,明德生物的試劑價格一般會比競爭對手高出每人份5毛以上。在此基礎上,明德生物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市占率還能持續走高,2022年3月的《全國承擔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報告》顯示,在全國承擔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實驗室中使用占比達14.8%,穩居全國第三。
業績因疫情而起,是否會因疫情結束而斷崖下滑呢?
短期來看,雖然新冠疫情發展到第三年,累計感染率和疫苗接種率都已達到較高水平,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反復,疫情結束的日子顯得遙遙無期。
尤其是本輪上海疫情的爆發,全國的防疫工作出現新動向,“核酸常態化”悄然成為一種新的防疫方式。當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內的全國超15個城市啟動了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要求從14天,縮短為7天、48小時、甚至24小時。
隨著新冠防控日趨常態化,新冠核酸檢測將成為新的常規檢測項目,預計未來新冠核酸檢測仍將繼續保持百億級別的市場規模。
在強大的業績支撐下,明德生物的股價也是節節攀升。
2022年以來,A股上證指數從3600多點下跌到3000點左右,但明德生物的股價卻能逆勢上漲,截至5月9日收盤,已較年初上漲超80%。
盡管如此,明德生物的動態市盈率僅為2.52倍,估值處在歷史較低水平。估值代表的是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的預期,低估值表示投資者并不看好明德生物的成長性。
帶量采購一再探底
從技術角度,新冠檢測試劑行業門檻較低,隨著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進入,市場競爭加劇,新冠核酸試劑單價大幅下降。
4月29日,代表著大半個中國的18省新冠集采聯盟公布了中標結果,新冠抗原(含自測)中選企業15家,核酸中選企業16家,其中核酸試劑最低3.2元,抗原試劑最低3.91元。
廣東聯盟新冠試劑耗材接續帶量采購擬中選結果公示表(部分)
來源: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
明德生物以核酸5.8元,抗原3.95元的價格雙中選,但中標價格較之前大幅下降。
在2021年上半年的廣東聯盟集采中,明德生物新冠核酸檢測試劑中標價格為11.11元/人份;2022年3月15日的魯晉聯盟集采中,中標價格為8.19元/人份。
新冠核酸試劑單價大幅下降直接導致公司毛利率持續下跌,從2020年的78.21%,降到2021年的75.02%,再到2022年一季度的73.9%。
中標價格一再探底,讓核酸檢測試劑國內市場的利潤越來越薄。
今年3月,我國開放新冠抗原自測。與核酸檢測試劑相比,國內新冠抗原檢測市場從0開始,對任何企業而言都是新的增量。
但國內新冠抗原檢測市場,一上來就是白熱化的廝殺。截至5月9日,國家藥監局已經批準了30多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
雖然外界預測國內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50億元,但由于國內民眾熟悉的全民核酸排查都是免費,并不愿意花錢去藥店買抗原測試,國內抗原自測市場究竟有多大,還待市場檢驗。
國內市場已經飽和,海外市場則成了新的出路。
自2021年3月以德國為首的多個國家開放抗原檢測以來,海外市場對新冠抗原自測產品需求量猛增,據測算,歐美抗原檢測市場(美國、歐洲)規模約為1300億元。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冠抗原試劑盒出口金額高達714億元。
截至2021年底,國內已有超過700家企業的新冠檢測試劑獲得歐盟CE認證,近30家企業的產品獲得美國EUA認證。其中,九安醫療就通過在美國銷售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43.12億元,同比增長37527.35%,平均每日盈利超1.5億元。
而明德生物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先后取得了歐盟CE準入、德國BfArM、奧地利BASG、捷克MZCR、馬來西亞MDA、越南MOH等數十個國家的備案/認證,產品在五十多個海外國家銷售。
2021年,海外市場營收達2.5億元,同比增長191.9%,占比8.80%。
然而,海外市場受政策影響變動較大,以英國為首的部分國家和地區選擇與新冠病毒共存,不再通過官方的渠道為民眾提供新冠檢測服務,與之對應的新冠檢測需求也隨之降低。
總體而言,新冠檢測產品的技術壁壘較低,當競爭加劇,利潤變薄,藍海變紅海之后,如何開辟新的增長區域是明德生物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大把現金在手,如何布局?
新冠疫情爆發,讓很多新冠檢測試劑企業賺到了過去10年都沒賺到的錢,在新冠檢測試劑上市公司中,手握超過20億凈現金的企業超過15家,其中九安醫療更是手握超百億現金。
明德生物在手現金超20億元,面對突然暴增的現金流,管理層似乎沒有想好怎么花這筆日益增多的巨款,只能將部分現金用來買短期保本型理財產品。
2022年4月2日,明德生物公告稱未到期理財金額9億元。4月27日,明德生物再發公告,擬使用合計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含)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可謂財大氣粗。
對于“一夜暴富”的新冠檢測試劑企業而言,如何用好在手現金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
用錢的方法一般包括:現金分紅、研發投入、行業并購。
現金分紅方面,4月27日,明德生物公布2021年年度分紅預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9股,派發現金紅利3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3.15億元,占2021年凈利潤的22.29%。
研發投入方面,2020年-2021年一季度,研發費用分別為6993萬元、1.33億元及2880萬元,分別同比增長89.23%、89.82%及28.16%。
通過研發投入,明德生物將產品線從原來單一的POCT領域,逐步延伸至分子診斷、化學發光、血氣診斷等領域,并已經具備豐富全面的體外診斷產品管線。此外,在急危重癥信息化解決方案和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方面不斷取得突破與發展,2021年急危重癥信息化解決方案實現營收3899.87萬元,同比增長313.16%,并且該解決方案50%以上客戶實現牽引體外診斷試劑銷售。
行業并購方面,明德生物表示將積極尋求外延式發展的機會,通過投資和收并購等方式進入體外診斷上游原材料、納米孔測序、多組學檢測等尖端技術領域。
2021年11月22日,明德生物通過投資南京諾因20%股權,完善公司的體外診斷儀器和試劑產品線,提升了在病原微生物分子診斷的市場占有率,實現在分子診斷領域病原微生物檢測產品的布局。
盡管明德生物對新冠產品銷量下滑早有預期,并做了大量的布局,但拋開新冠檢測的IVD市場還是太小,其他產品的增長難以抵消新冠產品的斷崖式下滑。
但新冠疫情持續的時間似乎比預期要長得多,會不會結束,何時結束誰也無法預測。
結 語
明德生物在一季度的表現十分亮眼,但13.89億元的凈利潤在新冠檢測行業中還僅能排名第五,在它前面的還有九安醫療、安旭生物、東方生物、達安基因,它后面還有超17家一季度凈利潤超億元的新冠檢測公司。
最終這些公司將如何利用新冠紅利壯大自身實力,從眾多IVD公司中突圍,還待持續觀察。
參考資料
1.明德生物年報、季報。
2.《明德生物調研紀要》,價投百寶箱
3.《當IVD行業中了新冠彩票》,新康界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