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遙望 省際聯盟針對中成藥集采的動作開始,湖北牽頭納入17類74個中成藥。 01 直指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啟動 今日,業內傳出一份湖北醫保局發布的《關于邀請參加中成藥省級跨區域聯盟集中帶量采購的函》,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 湖北表示,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遙望
省際聯盟針對中成藥集采的動作開始,湖北牽頭納入17類74個中成藥。
01
直指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啟動
今日,業內傳出一份湖北醫保局發布的《關于邀請參加中成藥省級跨區域聯盟集中帶量采購的函》,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
湖北表示,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高質量發展,擬對中成藥開展集中帶量采購,并邀請其他省市共同參與組成省級跨區域聯盟開展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工作。
根據湖北給出的答復時限,8月20日,也就是兩天后,確定參與的省份需要函復湖北省醫保局,并確定聯盟集采聯絡人員。
據賽柏藍梳理湖北的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品種目錄,共17類74個中成藥入選,如血塞通、百令、銀杏葉、丹參、生脈等。
不少超10億中成藥大品種出現在了目錄中——如,作為心腦血管疾病領域的中藥大品種,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血賽通和血栓通銷售額分別高達66.83億元和65.3億元。
另外,生脈注射劑也是年銷售10億左右的知名品種——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生脈注射液銷量達9.18億元。
不同于以往省份直接將中成藥的單一藥品名稱列入集采目錄的方式,湖北本次的文件最引人關注的是開始給出具體的中成藥分組方式。
具體來看湖北此次的分組方式。就中成藥不像化藥有統一的通用名,藥品名稱眾多導致不好合并采購量并充分發揮多家企業競價效應的問題,湖北在這次露面的集采目錄中給出了其探索的解決辦法——根據同組方產品組和給藥途徑進行區分。
就這一區分方法,北京中醫藥大學不方便具名的一位教授對賽柏藍表示,同組方是指中成藥的藥味組成相同;至于具體的分組,則是納入了同質不同名的中藥產品。
就上述中成藥集采分組方式,該專家對賽柏藍表示,如果藥物組成相同,只是名稱不同,是可以放在一組的。當然,具體的邏輯關系,要看游戲規則制定者的初衷,不好揣摩。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這一分組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即使藥物相同,如果劑量不一樣,加工炮制方法不一樣,還是會有一定的差異性。當然,這一分組方式應該只是宏觀上的分類”。
至于注射劑和口服制劑的單獨分組,上述專家向賽柏藍指出,注射劑和口服劑,按理說就是不能混淆的,某些時候看似名稱相同的中藥注射劑和口服制劑甚至差得很遠,因為不少注射劑只是某一成分的提取物,而丸散膏丹制劑則是所有成分的綜合。如麻黃,可以發汗,而麻黃素就變成收縮血管了,功效完全不一樣。
至于同是口服制劑的不同劑型中成藥產品,其實也有一定的不同。
02
納入集采,仍有難點待解
雖然部分常用中成藥出現在了湖北的集采目錄中,青海省、浙江金華、河南濮陽等地也已經就中成藥集采展開探索,廣東牽頭的16省聯盟更是直接納入了幾十個中成藥品種,但是對于中成藥納入集采的進展,業內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中成藥品類眾多,哪些先納入、納入標準是什么,業內的觀點并不一致——質量穩定,療效明確;生產廠家數量足夠,能充分競爭;銷量大,臨床使用廣泛,占用醫保資金多等是被頻繁提到的條件。
回到湖北本次的動作,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對賽柏藍表示,對于湖北中成藥集采的開展以及執行仍需看待后續的進展。畢竟,首先上述文件尚在邀請階段,具體的規模如何還要看其他省份的參與態度,其次從流出的文件看,目前預計仍是一個征求意見稿,更多細則有待進一步明確。
就本次湖北省的集采目錄,上述專家對賽柏藍表示,無論是化藥、生物制劑還是中成藥,要想達到充分的競爭、節省醫保資金、降低患者負擔的預期效果,都需要滿足品種用量大、占用醫保資金多、生產廠家數量充分幾個條件。
因為如果使用量不大,那么擠出的水分就不會很多;如果廠家較少競爭不充分甚至只能獨家談判的話,廠家有較大話語權,降幅不大,擠出的價格水分也不會多。其表示,縱觀全國范圍內的地方集采探索,也不乏藥企因種種原因,參與度不高的現象。
雖然以同組方分組,看似一定程度上擴充了部分品種的競爭廠家和采購數量,但是預計效果可能有限。
究其原因,該專家對賽柏藍表示,有些分組銷量較大的產品并沒有被囊括進去,有些分組雖然納入的不同名稱藥品不少,但是具體到某個產品來看,仍然存在生產廠家數量和銷售金額差距過大的問題。
其指出,很多納入同一組方產品組的產品,在臨床上銷量非常小,以這種方式組合在一起,廠家的異質性仍然很大,產生的競爭效應可能也不會非常樂觀。
確實中藥大品種獨家的問題,也不容回避。
此前米內網在一篇文章中指出,45個過億的中成藥品種或成集采的熱門品種——具體來看,這45個過億的品種中有22個獨家品種,23個非獨家品種,獨家品種的占比接近一半。
03
高層有序推進還是地方繼續探索
除上述問題外,上述權威人士進一步對賽柏藍表示,無論國家組織藥品集采還是省級省際帶量采購,在考慮價格降幅的同時,保證供應、藥品質量也是必須兼顧的問題。
具體到中成藥這一品類,不同藥材的使用、不同的品牌和廠家都可能在保證原料藥供應和藥品質量上存在相當的差異,如果仍以降價為主要訴求,會否出現質量一般的中成藥低價中選質量較好的中成藥高價出局的情況值得注意。
其對賽柏藍表示,也有地方在探索招標的時候,重點考慮了保證原材料供應、產品質量,其次才是價格的維度。
到底是尊重現實的差異化還是強調價格的廝殺與比拼?這確實是一個需要權衡多方利益關系的問題。
去年7月17日,國家醫保局針對中成藥、胰島素等生物制品納入集采招采座談會,今年7月28日,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再度就胰島素集采召開座談會。
針對中成藥進集采的提議,日前,國家醫保局在一份回復中稱,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完善中成藥及配方顆粒質量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堅持質量優先,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從價高量大的品種入手,科學穩妥推進中成藥及配方顆粒集中采購改革。
到底中成藥集采是以地方探索為主還是有望登上國采的擂臺?上述權威人士對賽柏藍表示,短期內可能仍以前者為主。
1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基于這一文件,上述人士對賽柏藍表示,最核心的兩個信息是——用量大、金額占比高的品種仍是集采主流;后續集采以國采和省際聯盟的形式為主。
雖然高層的信號已經釋放,但是到底怎么還是合理的集采方式,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并不容易。
有業內人士直言,其實就中成藥而言,重點監控、醫保調價和支付限制、地方醫保調出等規制性政策已經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雖然集采仍未成為大趨勢,但是中成藥的發展也并不是一條平順的道路。
附:集采目錄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