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產業按下了“加速鍵”。 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顯示,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已達到13萬億元,在過去8年中高速發展,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目前已經躍居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為了搶抓機遇,各地政府正在加速推進醫療健康產業集群的建設,并大力發展生
醫療健康產業按下了“加速鍵”。
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顯示,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已達到13萬億元,在過去8年中高速發展,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目前已經躍居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為了搶抓機遇,各地政府正在加速推進醫療健康產業集群的建設,并大力發展生命科學園區,從而助推創新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以成都為代表的西部大健康生態圈近年來迅速崛起,正迎來發展黃金期。
在這個過程中,由全球領先的制藥企業阿斯利康與各地合作共建的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憑借其獨特的政企合作聯合賦能方式,以及構建的醫療創新生態圈,也頗受產業界各方的持續關注。
一邊是正在迅速崛起的西部大健康生態圈,一邊是帶有國際視野與本土化經驗的創新園模式。9月28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國西部總部正式啟用,同一天,由成都市政府及成都高新區與阿斯利康合作共建的生命科學創新孵化平臺成都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后文簡稱“成都iCampus”)舉行了開園儀式。

(成都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
此次布局不僅標志著阿斯利康深化在華全局戰略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還將助力成都在打造國際化的西部醫療產業生態的進程中再進一步。
具體來說,成都iCampus將加快從一期到二期的規劃建設,讓生命科學全領域的企業可以持續在創新園共生發展,讓各種模式加速落地,把商業運營創新成果帶到西部。此外,阿斯利康還將支持打造一個醫藥產業基金、一個以中醫藥產業為主題的創新中心,搭建一個健康產業聯盟,持續支持成都健康行業高規格峰會建設,從而推動西部大健康產業生態圈建設。
開園當天,成都iCampus迎來了首批9家企業入園辦公,包括慧醫天下、易臨云、雙子星、智眾醫信、艾名生物、正岸健康、華諾智勝、急視飛救、循記科技等優質企業。

(成都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企業入駐儀式)
能夠迅速吸引到多家企業入駐,成都iCampus究竟有何獨到之處?此次落地成都,又有哪些特色資源與支持?在企業賦能上,具體又是如何做的?未來“iCampus模式”又將如何演進?針對這些問題,動脈網進行了梳理。
強強聯手,成都iCampus能帶來什么
以成都等城市為代表的西部大健康生態圈正迅速起勢。
這背后的原因在于,近年來成都在醫療大健康產業的生態打造方面逐步加碼,包括引進重大項目、人才,以及鼓勵企業上市等,這些舉措為成都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增添了強勁動力。
另外,作為國家級生物醫藥研發創新產業基地、國家(成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孵化基地、中西部地區最大生物醫藥集散貿易中心,成都在中國西部地區醫療行業的樞紐地位日趨明顯。迄今為止,成都高新區已吸引了3000余家醫藥企業入駐,以及綠葉制藥血脂康生產研發基地等多個知名醫療機構及重大項目落戶。
為了能夠更好地幫扶醫療創業者,成都也在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產業峰會。例如在本月27日至28日,由成都市經信局、成都市投促局、成都市衛健委、成都市醫保局聯合指導,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2021西部智慧醫療產業峰會”(后文簡稱“峰會”)成功舉辦。該場峰會對生物醫藥的本土創新、中醫創新、互聯網醫院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吸引了眾多產業人士和企業前來。
不僅如此,峰會期間還組織了“探討西部特色數字化產業發展新路徑”的高端閉門研討會,并為成都創新企業舉辦了項目路演及資本1v1對接機會的“蓉會群英-未來醫療獨角獸之夜”活動。也就是說,成都不斷通過構建價值鏈接平臺,從深化政企交流,助力企業和產業發展等多個維度,打造著共榮共生的西部健康生態圈。
已經在全球有多處生態圈打造經驗的阿斯利康,在全國規劃了五大區域總部,此次與成都強強聯合,落地中國西部總部,以及成都iCampus,是其融合當地產業特點,實現區域產業協同的又一次布局。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成都iCampus聚焦新藥研發、高端器械、智慧醫療等領域。

(阿斯利康中國西部總部)
在峰會上,阿斯利康中金醫療產業基金同時宣布擬與成都市高新區下屬投資平臺開啟合作。雙方將充分利用阿斯利康深耕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的資源優勢,以及中金公司深厚的投資管理及資本運作經驗,通過政、產、投三方協力,提升成都市醫療健康產業招商引資實效,共同加速成都醫療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另外,成都iCampus還被成都醫藥健康產業聯盟指定為“成都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聯盟活動基地”,作為聯盟醫藥創新的核心活動空間,并在峰會上舉行了授牌儀式。
站在肥沃的“產業土壤”之上,作為多方攜手合作的創新生態系統,成都iCampus能夠整合政府、產業、學術、研究、醫療和投資等各方資源,為入駐企業提供項目落地、創新孵化、商業加速、產業投資及國際化合作等一站式賦能平臺。
具體來說,成都iCampus能為企業提供以下賦能:
·激勵政策:涵蓋研發投入、設備投入、稅收優惠、人才吸引、知識產權、產品產業化、企業上市等各方面的補貼和激勵獎勵;
·空間載體:空間首期載體為1500m2,目前完成注冊/選址的企業9家,第二期正在規劃當中;
·商業加速:依托阿斯利康全渠道商業化平臺,提供海內外市場洞察、產品概念驗證、商業創新合作、銷售授權、代理推廣;
·資本支持:可獲得阿斯利康與中金資本聯合設立的10億美元醫療產業基金以及園區基金合作伙伴的投資評估;
·導師項目:入駐企業一對一輔導,協同行業專家和創新大咖經驗分享,協助落戶企業成長,快速取得商業成功;
·專業服務:攜手專業的CRO企業為企業提供從臨床方案設計、臨床開展到報證、行政服務、科技金融服務、企業宣傳服務、專業第三方服務;
·全球拓展:在阿斯利康全球網絡的支持下,協助創新企業全球拓展,在幫助海外企業進入中國的同時,也協助中國企業走向海外。
當然,在具體的落地方式上,成都iCampus十分重視協同發展,而并不是將各個要素進行簡單的堆疊。以易臨云為例,依托成都高新扶持政策和醫藥高速發展的產業優勢,以及成都iCampus的全面支持,易臨云將在成都高新區建設總部。隨著易臨云入駐成都iCampus,其與阿斯利康在加速新藥研發進程、縮減臨床研究成本及降低臨床研究風險醫療數據服務方面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同時,成都iCampus將為易臨云提供更大的載體空間,助力其結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力量,融合共建生命科學創新生態圈。
再比如正岸健康,其是一家以循證醫學為基礎,搭載業內領先AI技術的數字療法公司。該企業擬通過建設互聯網醫院以及與互聯網醫院合作,結合正岸健康數字醫療業務服務于全球的醫療衛生與生命科技企業。作為一家領先的跨國藥企,擁有完善的全球商業網絡以及全渠道商業化平臺的阿斯利康能夠給予其多維度的支持。
可以看到,無論是成都,還是阿斯利康,都十分重視大健康整個生態體系的構建,即在資源的聚合與支持上,會圍繞需求進行更加多元化的匹配。因此,隨著成都iCampus的落地與持續運營,一個創新醫療生態圈正在蓬勃興起。
全球資源賦能,加速創新生態圈建設
醫療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創新,而創新的背后,往往需要多方資源的支持與協同。
在這一點上,阿斯利康憑借其遍布全球的豐富創新網絡,既可以把國外初創企業介紹到中國來,也可以讓園區企業有機會在阿斯利康全球網絡的支持下進行全球拓展。
截止目前,全球阿斯利康國際創新孵化組織已超17家,地點遍布美國、巴西、阿根廷、瑞典、英國、法國、以色列、俄羅斯、印度、新加坡、日本、歐洲、加拿大等。
從這個維度看,醫療創新企業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園區,而是選擇加入到一個創新生態圈中。

(阿斯利康中國西部總部)
阿斯利康借力區域總部優勢資源,從無錫到北京和杭州,再到成都,正是不斷完善生態系統的重要舉措。而這,將有助于創新企業獲得更加豐富的產業資源,并加速醫療產業深度融合,開拓具有地方特色的醫療產業新業態。
需要提及的是,阿斯利康正在形成位于上海的中國總部與五大區域總部相互促進、聯動發展的在中國全新戰略布局。在因地制宜推動醫療全產業鏈融合,激發地方經濟發展潛力外,也能促進當地醫療科技領域的國際交往和合作。特別是對于創新企業來講,能在技術研發、商業化推廣方面與全球企業真正實現“同頻共振”。
這個戰略無疑是契合我國宏觀層面趨勢的。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國家對于創新驅動、發展質量、企業創新、民生福祉、區域協同等方面更加關注,對于創新園區在數字化、創新化等領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引。
因此,在后續的發展中,阿斯利康的創新園將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特色,與中國醫療創新勢力形成強大合力,并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全球優勢資源的協同下,將不斷為醫療大健康行業帶來更多可能。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