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8月15日消息,凱泰資本完成對香港維健醫藥集團(以下簡稱“維健醫藥”)千萬美元戰略投資。
維健醫藥是醫藥商業化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通過M&A(并購)、CSO(醫藥銷售外包)和買斷權益等多種方式進行組合,與全球頂級制藥企業在呼吸、抗感染、心腦血管、泌尿及血液腫瘤等領域形成長期戰略合作。
目前,在產品端,維健與Boehringer-Ingelheim、Roche、Pfizer、Janssen、KYOWA KIRIN、Novartis、Chiesi、MERZ、IPSEN、Swiss Caps AG等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在抗感染、心腦血管、泌尿、呼吸、消化等多個領域形成長期戰略合作,為沐舒坦(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達菲(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可力洛(鹽酸貝尼地平片)、優立新(注射用氨芐西林鈉舒巴坦鈉)、沙巴棕軟膠囊等多個重磅產品提供持續保障。
在服務端,維健醫藥在中國大陸擁有成熟的合RDPAC藥品推廣行為準則處方藥品學術推廣體系,近700名專業學術推廣人員組成的推廣網絡,覆蓋全國300余個城市的18000余家各級醫療機構。并與上述醫療機構的呼吸、心內、泌尿、消化、皮膚等科室,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公司還設有市場、商務、注冊、數據管理等配套部門,可提供市場準入、物價、醫保、學術支持、數據分析等環節的指導或支持。
在已經形成的以進口原研藥為核心的專業營銷服務模式基礎上,維健醫藥計劃進一步打造一個提供創新醫藥產品商業化及海外醫藥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整體解決方案的綜合產業化平臺,通過M&A(投資并購)、License-in(品種授權引進)、MAH(委托生產)等更靈活的方式,為更多創新研發企業提供更綜合且專業的商業化連接服務。
隨著中國終端藥品市場增速逐漸觸底,市場逐漸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爭奪。中國傳統醫藥制造企業仍然依賴傳統多級分銷代理商進行市場推廣和渠道服務:這種多級分銷模式減低了藥品普及和流通速度,暴露出溝通成本高、缺乏臨床學術支持等問題。
凱泰資本認為,國家大力推行藥品一致性評價、“兩票制”、醫藥代表備案管理等政策,目標正是推動醫藥產業回歸價值本源,臨床和學術是藥品評價的關鍵,尤其是在空間化無線連接的網絡時代,高效連接終端需求也是醫藥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新藥研發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回報行業。但與信息技術等其它高科技行業不同,新藥研發具有反摩爾定律:研發周期越來越長,研發成本越來越高,而新藥產出率卻越來越低。根據德勤(Deloitte)的研究,2017年全球TOP12制藥集團在研發上的投資回報率僅有3.2%,處于8年來的最低水平。
因此藥物上市后的銷售曲線對于藥物財務模型的建立有著重要意義。如果將某一藥物到達銷售峰值的時間縮短,譬如從5年縮短為4年,將會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藥物的回報模型。國外學者統計了2000-2002年被FDA批準的70個處方藥的歷年銷售數據,發現藥物的銷售額達峰時間大約6年,對初創的研發型企業來說,這個周期將更為漫長。
【本文為 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 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文章評論區聯系授權。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1號店賣身、于剛出走3年,帶“親兒子”1藥網赴美IPO
...
https://news.pedaily.cn/201808/434708.shtml
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rica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