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星空传媒春节回家相亲孟孟,www久久无码天堂mv,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www

客服微v信:mayamima
  1. 當前位置: >
  2. 醫藥行 >
  3. 醫行號 >
  4. 投融資 >
  5. 正文

未來超越馬云的人,在大健康

2020年10月12-15日,清科集團、投資界聯合華發集團在珠海舉辦第二十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這是一場持續20年的行業之約,作為行業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現場集結了1000名投資行業頭部力量,解析政策趨勢、聚焦投資策略、探索價值發現、前瞻市場未來。20年之際,可謂星光熠熠,群英云集。

在本次論壇上,博遠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天堂硅谷管理合伙人包雪青、聯創資本管理合伙人亢輝、金雨茂物董事總經理李洪森、峰瑞資本合伙人沈炯、高特佳弘瑞投資執行合伙人王海蛟、約印醫療基金創始人、總裁鄭玉芬、倚鋒資本創始人&董事長朱晉橋圍繞《大健康:乘勢而上》進行了圓桌討論。

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經投資界(ID:pedaily2012)編輯整理:

過去8個月,中國醫療大爆發

陳鵬輝:非常感謝主持人的介紹,很高興參加清科20周年盛大的活動,這一場是講醫療健康,在過去6個月當中,也是蓬勃的發展。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我們先聊一聊今天的主題“醫療健康乘勢而上”,我們聊一聊如何的上法。

包雪青:大家下午好,很高興這一次來參加清科20年論壇,非常巧,我們天堂硅谷今年也是20周年,下一個月11月11日就是我們的生日。天堂硅谷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第一批股權投資機構,重點圍繞長三角地區的高科技投資和戰略新興產業投資,服務于區域經濟產業升級。天堂硅谷來自于美麗的杭州,我們的名字為什么取名為“天堂硅谷”,因為我們來自于一個天堂般的城市,現在也是創業創新的活力之城。

目前累計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了600多億,主要投資范圍包括IPO前投資、上市公司并購投資、直接向上市增發成為戰略股東等,主要布局四個領域:信息技術、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消費文化。目前我負責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

亢輝:我是來自于聯創資本,也是一家20年的老牌PE機構,我負責的版塊是專注于醫療投資,整個板塊布局了四五年的時間,主要依賴于產業資本,我們開展醫療投資的領域,除了藥不接觸以外,主要接觸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

李洪森:我來自金雨茂物投資,我們總部是在江蘇的一家創投機構,我們做創投的時間是清科20年的一半,剛剛好滿十年的時間。

我們管理了有30多支基金,整個管理規模超過了100億,基本上都是由3-5億的創投基金組成。投資方向主要以醫療醫藥、新材料、清潔技術,以及金融科技。我主要負責醫療醫藥方面的投資。截至目前我們一共投了180家企業,有26家企業已經上市了,目前還有4家企業在排隊。

沈炯:我來自峰瑞資本,前面幾位機構的歷史都比較悠久,跟他們一比,我們就短多了。峰瑞今年剛過五周歲,創始合伙人是李豐,2015年從IDG離開后創立的。峰瑞一直定位是一家早期投資基金,所以我們投的都是非常比較早期的。從數字上看,大概是三分之二的項目,都是作為首輪投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項目,投的時候連公司都沒有。我們投的方向主要是三個:消費/TMT、科技和生物醫藥。作為一家早期基金,我們一直堅持一個綜合基金的打法。

本場討論是涉及到生物醫藥健康,在生物醫藥健康領域,我們過去投了40多個項目,投生物醫藥相對來說本身堅持的定位也比較早期。第二,我們投一些涉及到交叉學科的方向,因為投得早,所以我們喜歡投一些前沿的生物技術,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個綜合的投資策略和方法,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進行交流。

王海蛟:我來自高特佳弘瑞投資,我們公司專注于做健康醫療領域的投資,現在累計投了80多個醫療健康類項目,包括了生物制藥,也包括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我們的特點主要是投資成長期的項目居多。今年對做醫療投資來講是一個好的年景,今年高特佳弘瑞投資大概會有七個項目實現IPO,有三個已經IPO成功了。我覺得未來幾年對于醫療健康來講,整個趨勢還是非常好的。

我自己從學習開始一直專注于這個專業,然后工作,差不多累計有20年的時間。

鄭玉芬:我來自約印醫療基金,每次回到清科的論壇,我都特別的開心,因為是回娘家。從2009年1月4日到2013年3月1日,我在清科成長起來,成為醫療投資人,我現在清晰記得2009年我們第一次的全國醫療產業論壇,大概是300人左右,說能不能找到十年以上的科班出身的醫療投資人,找了半天沒有湊夠幾位。那個時候的主題主要是“星星之火,如何燎原”,今天的主題是乘勢而上。

十年的變遷也是有幸參與其中,后來離開了清科,在啟明創投工作了有接近3年多的時間,在2015年6月份創立了約印醫療基金。五年的時間里我們專注于醫療這個板塊,現在已經投資了25個項目,2015年11月份投了泛生子,在今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了,是一家獨角獸的公司。我覺得有運氣的成分,也有當時大家的情懷在里面。所以希望接下來的十年和二十年,能夠陪跑中國更多的有志的醫療創始人們。

朱晉橋:我來自倚鋒資本,我們是屬于比較早的,2012、2013年就開始投小分子和大分子。一不小心,今年珠海搞了一個中國醫藥新銳創新力量10強,恰恰在倚鋒的一個基金里面,2013年開始投,其中有三個項目上榜,分別是微芯生物、前沿生物、亞盛醫藥,這三個都在科創板和港股上市了,我們算是一個新兵。

我們今年的退出是16.14億,明年大概會將近40億,后年就100億,所以規模不是很大,從A輪、B輪和C輪我們都投,現在在原創藥和高端器械里面一共投了49個公司,陸續未來兩年的港股,還有科創板,還有創業板,60%會在科創板上市,30%在香港,10%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所以下一次我會講一個主題為何叫631,因為科技的屬性不一樣。

陳鵬輝:我也簡單介紹一下博遠資本,是一支新的醫療基金,但是我和我的合伙人在醫療這個行業里面工作了很多年,最早在紅杉和光大負責醫療的投資,之前在醫療行業創業,我們過去也投了一批非常創新的醫療公司,包括華大、貝達、啟明等。明年和后年可能是醫療行業的一個大豐收年,我們也有十幾家公司,未來大概12-18個月,也會逐步上市,或者已經申報了。

剛才大家都說了,醫療行業是經過了很多年的不溫不火之后,今年迎來了一個順勢而上的年份。我看了所有的嘉賓也很有意思,前面四位嘉賓,他們的基金不只投醫療的,是各個行業都投。后面三位嘉賓,包括我在內,我們是專業的醫療基金,所以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說對于前面四位嘉賓,今年這么好的情況,我們是不是乘勢而上,把基金更多的比例投在了醫療里面,你們覺得這個趨勢是一個長期的趨勢,還是一個目前市場形勢下的一個短期的選擇?

未來超越馬云的人,在大健康

包雪青:我來之前也看了一下這一場圓桌論壇的嘉賓結構,剛開始覺得壓力還是挺大的,包括約印和高特佳都是專業投資醫療的,我們和聯創是最早一批做PE股權投資機構的。

以前因為也是受注冊制還沒有推出來的影響,包括中小板、創業板出來,其實跟現在的注冊制還是有天壤之別,退出還是受限的,尤其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包容度,是沒有那么大的。之前我們整體是以退出為導向,能夠讓LP得到盡快的回報。所以我們不會給自己的行業分得那么細,更多的是按照企業的成長階段來分,基本上我們在一個基金里面,像投成熟期的,馬上可以到pre-ipo階段是配60-70%,早期配30%,在不同的產業上配。最近兩年我們也看到了整個PE行業從業者越來越多,市場在快速成長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規范的現象,要做長做久,肯定要向自己的專業聚焦。

我的從業經歷有接近19年了,我畢業之后就加入了天堂硅谷,就是從項目經理開始的,應該說各行各業我都有看過。在前兩年公司提出來要戰略聚焦以后,也是希望所有的合伙人,還有包括下面的投資經理都要進行雙向選擇,你希望你未來要去選擇一個什么樣的行業,以后要看這個行業上下游,如果有其他行業的項目介紹過來,可以介紹給其他的同事或者是其他的事業部。

選擇醫療健康事業部的團隊還是比較少的,大家覺得醫療健康的門檻是特別高的,我們從一個原有PE轉過來,能不能在細分領域,細分的賽道,能夠做出優勢出來,我相信當時其實有很多人是挺擔心這個,所以他們當時選擇了觀望。我畢竟是做了19年,可能在很多案例上,各方面的經驗上,也相對來說比其他同事會多一些,我的膽子可能也大一些,也愿意把后面的余生都獻給股權投資的事業當中。所以我覺得也是到我這樣一個年齡,四十而立,也需要給自己選擇一個細分的賽道。馬云說的一句話,未來能夠出現超過他的人,一定是在大健康行業。我聽了之后,我覺得要到醫療健康中來。因為我覺得護城河和高門檻,正是因為大家都比較畏懼,或者覺得有挑戰,才是未來的一個真正的方向,當時就覺得我要聚焦這個方向。當時選擇來醫療健康事業部,就是看好醫療健康未來的方向。

過去十年,互聯網產業在整個中國,甚至于超越了美國整個行業的發展,現在是在互聯網市值前十強里面,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占了四強,相比于醫療健康行業,這個行業龍頭跟國外還相差非常遠。像我之前來之前,查了一下強生市值是4千億美元,中國的創新藥的龍頭企業恒瑞醫藥市值是在4千億人民幣左右,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未來會有龍頭出來,這樣的行業是方興未艾,包括我公司和本人都是堅定不移的在醫療健康行業打算要深耕,聚焦和挖掘下去,也是希望各位業內的大佬多交流。

亢輝:一說大健康投資,現在很多的基金,包括新的基金,還有老的基金,都在說其中的投資方向是醫藥。這一行要求的專業度非常之高,不是像以前的投資行業,我們的投資邏輯完全不同,專業屬性非常之強。藥里面專業知識和專業團隊到位的前提下,才能做的,我們現在要做,這是非常難的。高特佳一直就是做這一行的,深耕這一行,那么我們怎么辦,所以我們選擇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作為一個切入點,用這個來介入這個行業,同時利用自己的優勢和一些產業資本來結合,配合產業發展。包括在我們專業上,我們不停在加強隊伍建設,不停在招人和進人,就這樣還不行,好的真正的大專家,自己去辦投資公司,或者自己去創業了。我們在這幾年的實操里面,我們搞了一個專家制,一年花一百萬,每個專家最后給的專家費一萬元,我們的要求是每個項目定義完了之后,必須兩個以上的專家意見,向投資團隊提供。這幾年得益非常之大,我們是偏中后期,今年已經申報的兩家,總共投了六家,大概率這六家都是在明年和后年都能上資本市場。

李洪森:陳總說我們都是綜合性的基金管理人,我們做的稍微早一點,那個時候專項的投資,醫療行業那個時候還不是特別多,所以我們基本上叫所謂的新興產業,每個行業都會覆蓋,中間會有不停的調整。

醫療這個板塊一直是金雨茂物最重要的一個板塊,幾個方面,第一,我們在今年之前,我們收益最好的一個項目,就是做一個新藥的項目,我們是10年投的,那個時候創業板第一波上市,那個時候是50多倍的收益,今年一個公司的上市,退出之后比50倍還要高。我們公司是投制造業,不投互聯網,這個制造業的項目收益還是不錯的。

第二,其實從2013年、2014年開始,我們就開始做專項的醫療基金,目前我們公司管理的專門的醫療基金已經有30億的規模。我們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我們內部開始做這種平臺化的運作,事實上我們這兩年在公司管理上去做醫療板塊的募資,我們發行的基金和投資的規模將近20億,投了40多個項目。醫療醫藥板塊是金雨茂物的核心,有將近十個人團隊,幾乎全部是生化和制藥出生的。

我們投的項目,我們發的基金和并購基金所有都是圍繞著醫療醫藥,現在醫療醫藥已經有五個IPO,有三個并購,今年在會里排隊就有三個項目,年底還有兩個項目可以報進去。我們在公司內部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專項的醫療醫藥的投資團隊。

沈炯:我先說結論,從峰瑞來說,現在兩期基金,一期生物醫藥配比大概是20%,二期大概超過了30%,從結論上說就是“是”,也就是加重布局是長期趨勢。

在座的都是投資的老兵,在過去十多年里,醫藥我認為是挺熱的。之所以這兩年特別熱,是因為有政策,剛才說18A和注冊制,導致了退出的利好。對于峰瑞這些投早期的基金來說,我們其實不會去追逐這些熱點,因為我們投的都是種子,生物醫藥又是長期的,肯定要五六年以上,現在這個政策利好,我相信過兩三年之后,這個利好就會退去,我們是等不到那一天的。

所以,我們能做什么?我們都基于研究看這個行業的本質,外界了解峰瑞,最早都知道我們是消費投得多,布局很深。相對來說,知道我們投生物醫藥的人并不多,但是從峰瑞設立之初,我們就在投生物醫藥,為什么我們愿意跳入到這樣一個專業很強,壁壘很高的行業呢?因為你做早期投資,我們會堅定不移地對生物醫藥方向進行投入。

大健康逆勢而上,高估值成必然

陳鵬輝:其實今年的醫療行業乘勢而上不僅僅有活躍的資本市場,還有高估值的環境。我的問題是,在這個背景下對你們今年和未來投資的方向、投資的估值體系、投資的階段,有沒有什么影響?我們是怎樣應對隨之而來的高估值?我看到朱總非常活躍,很多項目上都看到了朱總的身影。

朱晉橋:估值的高低變化是很正常的市場現象,這是常識,沒有任何一成不變的東西,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好的公司有好的產品,好的經營團隊,那它的估值應該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對企業而言,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具備突出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多年的積累,擁有頂尖的團隊,這樣才能支撐起估值。而投資機構則要堅持價值投資,好的始終是好的,要重視創新的力量,重視知識的力量。 這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說的,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再給大家講一個段子,最近農夫山泉的鐘睒睒所說的,做水,不是有錢就能進來的。試想,做出優質的水產品,都要20年的積累,更何況生物醫藥?所以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留給專注的人。

鄭玉芬:我覺得貴和便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說我們節前有一家企業,6.6億元的報價,很遺憾我們手慢了,企業以6.6億元的估值成交,然后新冠就來了。最近報出了一個新的報價是25億元。不到一年的時間,真的很難受。這一次疫情之后,是一個取勢擇時,這些企業我們投還是不投?25億元的報價背后是上半年的凈利潤3億元,全年是5億元。5億元的凈利潤衡量25億元的估值,那就是便宜的。所以要看業績成長性,我們不怕你貴,就怕你貴得沒有道理。如果你貴,又貴得沒有道理,我們這些投資人只能忍痛割愛了。

我經常給約印投資的企業家們做的一個思想工作是,錢的背后永遠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只有錢和報價,還有估值,但是錢的背后是空的,你要這樣的錢,對于你的融資來講不算是一個精彩的融資。錢的背后如果有你的資本合伙人,有你想要的投資人能夠給你的投后做一個大力的支持,能夠讓你從全省的一個范圍,擴展到全國范圍,那我相信即使他給你的估值稍微低一點,也要拿這樣的錢。

所以不是選擇最高的估值,而是選擇最合適的,就像你的夫人永遠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但一定是最合適你的女人,做投資同樣如此。我經常把投資人和企業家比喻成一個注定離婚的結婚,因為我們的基金是有期限的,人民幣基金通常都是5+2,只能陪跑你七年,這是我們能夠承受的最長時間。但是這五年和七年,確是企業成長最黃金的時期,你的發展速度決定了成為一個龍頭企業,還是被時代甩到后面的。能夠成為前三或前五的企業,我相信他的欲望,是有野心的,是一個有格局的人,他看待事情的時候,看到的本質和機會要遠遠大于第30名的企業家。

所以我希望早期融資的時候,要看到錢背后你的合伙人能夠帶給你的潛在資源,你給他報一個合理的價格。凡是不成功,只因一個字,就是“爭”,凡是能成功,也是一個字,就是“讓”。如果成為他的股東之后,心甘情愿不拿工資和獎金,為你提供資源,為你提供他的人脈圈,這才是融資最根本,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希望更多優秀的企業家,能夠選擇最適合你的投資人,一起打造出中國乃至世界最優秀的醫療創始人們。

王海蛟:陳總提的這個問題我們反思了一年多了,老覺得價格很貴。我們要從一個相對中觀的層面來看,首先說心態的原因,大家常開玩笑說,項目總覺得估值貴是因為大家都沒有見過大錢,不光是創業者,投資人也是,如果跟房地產行業和互聯網行業對比,今天所謂的估值高都是很低的,邁瑞醫療的估值4千億,從560億到4千億,大家是不是覺得高估了?碧桂園一年的銷售額就四千億,所以我覺得還是過去醫療健康行業流入的資金量太少了,導致今年資金量進來,大家就覺得是不是高估了,這是心態上。

陳總過去經手投的基金和每個項目,和現在的尺度是不一樣的,這是心態的方面。

第二,我認為從行業的角度來講,醫療健康行業現在是一個全面繁榮的階段,從一級到二級,我們過去講醫療健康行業最大的一個優勢是確定性,而這個確定性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并不是具有顯著優勢的。而今天全球充滿了不確定性,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確定性變得非常珍貴。今天你能講哪個行業確定是需求高速增長的,中國人口的老齡化,一定是你的醫療需求高速增長,無非是供應方是由外資企業供應還是內資企業供應,但是毫無疑問需求是在高速的增長,房地產和互聯網還有嗎,大家會打問號。所以我覺得確定性現在變得非常珍貴,珍貴的東西就是稀缺的,稀缺的東西一定是價格昂貴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全面繁榮,一級市場的估值上漲是必然的。

第三,我們在座有四個綜合性的基金,加大了對醫療基金的配置,沒有上臺還有很多想投醫療的,還有很多的創業者,還有很多的投資人,原來不干這一行的,就要投這一行,我覺得后面的價格會越來越高,因為對比資金的流入,資產的復制是非常困難的。醫療資產的復制不像印鈔票那么容易,對比難以復制的資產,流入的資金,資產價格會推得越快,現有的資產一定會隨著資金的流入不斷的抬高價格,所以要抓緊時間上車,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未來十年,醫療投資的最大機會在哪里?

陳鵬輝:大家都說得非常好,經過了非常深入的思考。還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下面這個問題會非常簡單,希望大家簡單回答。大家都看醫療行業,您認為未來三年到五年,最值得您關注和您認為會帶來最大上升空間的細分行業?

朱晉橋:現在最潮的東西就是病毒,現在疫苗制品和病毒特效藥的上下游產業鏈應該是最火爆的領域,但做投資,不能什么火熱就追什么,要有能夠洞察未來的前瞻性。

我們在去年5月份就投資了上海和元生物,一家做病毒載體的企業,那時候疫情還未出現,但倚鋒就已經在布局了,到今年已經連續投了兩次。而最近的7、8月份,所有人都已經知道和元生物是做病毒的載體,是疫苗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所以,這些都是要提前布局的。而目前,倚鋒資本也在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免疫治療等創新性醫療技術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助力生命科學發展。

鄭玉芬:我覺得在我們這個行業,聽黨的話,跟黨走。國家需要我們做什么,我們就投一點什么。2009年啟動的新一輪的醫改,其實就給我們指明了一個很好的方向,醫改實際上讓大家歡喜,也讓大家憂,因為要省錢,十年的醫改就是省錢,因為開源不太可能,一家老百姓加一百元,大家就太難受了,只有省錢,所以才有了集采的出現。現在特別是仿制藥,你會看到二級市場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PE倍數降得其厲害,就是仿制藥。

未來十年是跟新醫改相關的,就是體外診斷試劑,美國每年平均每個人在60美元左右的檢測方面的消費,美國3億多人口,中國14億人口,這次疫情之后,整個醫改向預防的傾斜,體外診斷試劑被提上了日程,接下來五年會更加借助體外診斷試劑,特別是在家就可以檢測的PUCT的檢測,我們都很忙,一旦去做醫藥的檢測,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時間就沒了,如果小型化、家庭化和標準化的產品能更多的出來,我是非常有興趣下注的。

王海蛟:投資還是從需求端出發的,我個人覺得眼科領域的藥品、器械和服務。我們能夠在每天讀書一個小時的情況下,60歲之后會進入老花,20、30歲會進入近視。從喬布斯發明的智能手機,你眼球使用的頻率和強度,可能讓你加速折舊,在30、40年普遍會出現老花的各種癥狀,等眼球出現問題的時候,人可能不再了,但是我相信智能手機的發明就會改變我們器官使用壽命,在未來5-10年會帶來非常大的增量市場。

沈炯:我對很多都比較看好,但是總的來說,峰瑞其實非常看好數據化對整個行業帶來的長期影響。原因就是你從其他領域來看,半導體、AI和大數據,所有這些領域不斷的進步,反過來實際上對醫藥行業會產生深刻的變革,測序和高通量過去十年對疾病的認知,包括治療發生了重大的革新。我們對疾病的理解,新藥的研發和健康的管理,包括保險支付,都會產生深刻的變化。

所以我們看好數據化對整個行業帶來的變化。

李洪森:我們同時管了很多的行業,通常是從制造業的角度去看藥,或者看醫療看得比較多。我們也投過新藥,投過制藥,也投過醫療服務。在行業選擇上,我們也別人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第一個是特別的是定義在醫療消費的板塊,包括保健品和醫美,保健品有點像五年前的化妝品的國產化。第二個我想說最近我們特別的,看有一波企業要投下去,做醫藥研發制造的上游,包括一些儀器設備,包括耗材。以前做實驗的移液槍的槍頭,很便宜的,但是科研機構和好的醫藥研發企業如藥明康德,絕大部分是用進口的。再比如氣相、液相質譜,國產基本上做獸用檢測和低端研發。上市公司市值,國內的藥企很多企業已經到了幾百億,上千億的,做儀器儀表耗材沒有太大的公司,比如天瑞,舜宇光學上千億市值,還是靠手機、汽車的產品,消費市場撐起來的。所以我覺得研發制造上游,包括還用一些分離填料,用在大分子和小分子,有很多的機會可以投,進口替代機會很好,大家可以多關注這些方面。

亢輝:我們現在從整個醫療器械這一塊,像高質耗材等,基本上我們都在看,因為實事求是講投的機會不太多,醫療器械這個領域,我們現在重點看醫療機器人,我們投了一個醫療機器人,還有腹腔機器人,還有內鏡,這一塊我們看得比較深,這一塊在未來五年,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講,包括從行業發展角度來講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從醫療服務這一塊,實際上我們在未來五年更看重口腔,因為口腔的一個基礎邏輯就是統計經濟學的概念,當收入達到了一定的數額之后,當人群數達到了一定數額之后,這個行業就ok了。我們現在看沿海和日韓,這一塊的人數和收入比已經基本接近,這幾年的市場巨大。

這個行業還有一個切入點,真正的健康中國的概念,就是未病管理,慢病管理,在去年開始我們認真在做這個事,我們后面要接觸的是包括中醫藥,我覺得這個市場也是一個大方向。按照健康中國的理念來講,這一塊應該說是我們黨和國家最希望做好的領域,就是未病管理和慢病管理,從這些領域要去挖機會。

包雪青:各位都說了醫療行業很多的方向,其實醫療行業大的就三個方向,一個是做藥,一個做器械,一個做服務,天堂硅谷這20年來,其實各個行業都有所涉足。像我們這種不是專門的醫療背景出身,或者專業的醫療基金,對早期創新藥的這一塊投得比較少,更多會在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如果我們要說未來,或者現在我們正在關注的具體細分的賽道。

我們現在團隊正在關注的應該是有兩個細分的,大的其實大家的邏輯都差不多,我講一下我們團隊最近在關注的兩個細分的賽道,一個就是醫療器械里面的癌癥早篩的領域,因為大家也知道這兩年的創新藥,包括生物制藥,未來都會面臨量價競爭的局面,已經上市的企業非常多,資金投入也非常大,但是最后會進入到4+7帶量采購的競爭。癌癥治療競爭領域感覺不那么藍海,從醫保控費和大健康的角度,藍海就是癌癥早篩。我們前兩年就在關注,杭州濱江的一家企業,去年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5年就拿到了藥號,因為醫生的使用習慣一直沒有很好的鋪開,我們先從增值服務引入團隊,把市場做起來之后,才獲得了投資的機會,這幾年對癌癥早篩的市場關注度越來越高,所以癌癥早篩是大家應該重點關注的一個細分賽道。

還有一個是醫療服務的眼科領域,我們今年還幫上市公司去并購了北京非常知名的民營眼科醫院,也是希望從眼科的下游應用場景入手,往上游一些好的產品器械去進入,包括像數字醫療和醫療器械的智能化。最近藥監局批了兩個做眼底病變輔助診斷的軟件,這也是三類醫療器械,解決大家看病難的問題。以前大家眼睛有問題,到眼科醫院去排隊,有專業水平的醫生不是那么有時間,通過遠程的診斷,通過輔助的系統能夠進入到千家萬戶,和分級診療結合在一起,能夠提高大家眼科提前預防的意識,提供診斷的這樣一個便利性。所以我覺得眼科領域的一些機會,包括在剛才我說的癌癥早篩的細分賽道,這是我們團隊目前在重點跟進的。

陳鵬輝:謝謝各位嘉賓,大家都說了非常多的干貨。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前面都說了這么多創新的藥、器械和診斷,大家要問誰來為這些付錢,之前是國家醫保來付錢,而未來不是所有的創新藥,創新器械和創新診斷,都是醫保可以覆蓋的。所以未來會有兩個重大的支付方式:一個是自費,比如說消費醫療會起來;再一個就是自費的健康醫療保險。我們其實對這個領域,認為是一個大的趨勢和非常有代表性。我們認為在未來5-10年會有巨大的機會,醫療健康險有可能占到整個醫療支出市場的從0到1,到去年接近10%,到最后30%,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會出現非常巨大的機會和非常偉大的公司。這是我們目前比較關注的領域。

謝謝各位嘉賓的干貨,謝謝大家的分享。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且末县| 自治县| 枝江市| 柳州市| 沂源县| 大庆市| 井冈山市| 五河县| 凉山| 清徐县| 习水县| 慈溪市| 阿拉善左旗| 青河县| 阿拉善盟| 康保县| 兴化市| 宁南县| 祁阳县| 玉溪市| 建德市| 宜春市| 密云县| 思南县| 湛江市| 那坡县| 两当县| 区。| 宣汉县| 都匀市| 山阴县| 甘孜县| 石景山区| 克拉玛依市| 高邮市| 黔西县| 黑河市| 盐城市| 哈尔滨市|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