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2020年前3季度業績近日已經陸續公布,若按照在華制藥業務總收入計,阿斯利康依然為中國區收入最高的跨國藥企,其次為羅氏和默沙東。輝瑞普強和賽諾菲為受帶量采購政策影響最大的跨國藥企,前3季度中國區業績下滑幅度均超過10%。此外,第三輪集采實施
跨國藥企2020年前3季度業績近日已經陸續公布,若按照在華制藥業務總收入計,阿斯利康依然為中國區收入最高的跨國藥企,其次為羅氏和默沙東。輝瑞普強和賽諾菲為受帶量采購政策影響最大的跨國藥企,前3季度中國區業績下滑幅度均超過10%。此外,第三輪集采實施后,阿斯利康多款產品受其影響,在2020Q3的銷售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其新產品表現亮眼,中國區總體業績呈增長趨勢。
跨國藥企2020前3季度在華制藥業務收入
來源:公司財報
匯率換算:1歐元=1.1891美元、1瑞士法郎=1.1126美元、1丹麥克朗=0.1596美元
羅氏制藥業務2020年前3季度中國區銷售收入25.11億瑞士法郎(折合27.51億美元,+1%),其中第3季度為8.50億瑞士法郎(9.31億美元,-10%)。羅氏中國區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受到COVID-19和新藥納入醫保價格下降的影響。羅氏目前有多款產品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包括流感新藥Xofluza(瑪巴洛沙韋)、口服脊髓性肌萎縮癥新藥Risdiplam以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Satralizumab等。
阿斯利康2020前3季度中國區收入40.13億美元(+11%),包括由于Pulmicort(布地奈德)受COVID-19影響所帶來的大約15%的不利影響。阿斯利康中國業績增長主要受腫瘤產品Tagrisso(奧希替尼)和Lynparza(奧拉帕利以及新CVRM產品Forxiga(達格列凈)的推動。此外,財報披露,中國目前有超過90000例慢性腎病患者接受了阿斯利康Evrenzo(羅沙司他)的治療,前3季度中國區銷售額為1900萬美元。
在成熟產品方面,阿斯利康受集中采購影響,其集采中標產品Iressa(吉非替尼)前3季度銷售額為2.01億美元(-40%),第三輪集采未中標產品Brilinta(替格瑞洛)和Losec/Prilosec(奧美拉唑)新興市場第3季度銷售額分別下滑20%(1.02億美元)、24%(0.38億美元),Crestor(瑞舒伐他汀)前3季度新興市場銷售額下滑7%為5.6億美元。
諾和諾德2020前3季度中國區收入108.36億丹麥克朗(折合17.29億美元,+12%)。目前,諾和諾德已經在中國提交Ozempic(司美魯肽)和Xultophy(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上市申請。
諾華2020前3季度中國區收入19.14億美元,其中2020Q3業績收入6.67億美元(+13%),主要受到Cosentyx(司庫奇尤單抗)和Entresto(沙庫巴曲纈沙坦鈉)2位數增長速度的推動。諾華目前有多款產品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包括奧法妥木單抗注射液、哮喘新藥茚達特羅格隆溴銨糠酸莫米松吸入粉霧劑和茚達特羅糠酸莫米松吸入粉霧劑等。
禮來2020前3季度中國區收入7.96億美元(+13%),目前,禮來CDK4/6抑制劑Abemaciclib已經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
默沙東2020前3季度中國區收入26.46億美元(+12%),中國也已經成為默沙東在美國和歐盟以外的全球第3大市場。目前,默沙東有多款新藥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包括泊沙康唑、多拉韋林和多拉韋林拉米夫定替諾福韋。
賽諾菲2020前3季度中國區收入19.62億歐元(折合23.33億美元,-11.2%)。其中2020Q3中國區收入6.55億歐元(折合7.79億美元,-8.9%)。賽諾菲中國區業績下滑主要受帶量采購影響,其中,Plavix(氯吡格雷)Q3銷售額僅2.05億歐元(-39.9%),氯吡格雷Q3在中國營收7200萬歐元(-64.1%)。
輝瑞普強2020前3季度中國區收入下滑18%,其中2020Q3下滑21%。普強中國區業績下滑主要受Lipitor(阿托伐他汀)和Norvasc(氨氯地平)帶量采購的影響。輝瑞目前已經在中國提交了硫酸艾沙康唑和伊珠單抗奧唑米星的上市申請。
本文來源:醫藥魔方Plus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