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行業成為機器人領域的新增長點。
行業概況
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機器,機器人產業憑借其特有的優勢,在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上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中國電子協會將機器人劃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類,其中工業機器人所占的市場份額最大、普及度最高,市場也趨于穩定,增長有限。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重,以及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醫療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需求逐漸增加,成為機器人領域的新增長點。
醫療機器人可以模擬手術,實現全面護理,代替醫護人員執行對人體有損害的操作,具有誤差小、安全性高、不會生理疲勞的優點,降低人工成本,輔助醫護人員工作。醫療機器人可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輔助機器人和醫療服務機器人四類。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2018 年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36 億美元,2021 年預計將達到207億美元。我國智能醫療機器人市場在2019年已達到43.2億人民幣,到2025年預計將突破百億。醫療機器人行業在美國發展已逐步邁入成熟期,市場的重心逐漸向亞太地區轉移。在未來,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在原有基礎上將進一步擴展,推動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方向發展,探索產業創新生態構建的新服務與新模式。
行業投融資情況
據浩悅資本統計,2020年國內創新醫療器械私募融資事件合計293起,全年私募融資交易較2019年實現了超30%的增長。其中醫療機器人領域累計融資超過30起,起位居第二,融資額超43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9月3日微創醫療機器人完成30億人民幣的戰略融資,其中包括15億元的直接增資以及15億元的股權轉讓,引入了包括高瓴資本、CPE、貝霖資本、遠翼投資、易方達資本在內的多家知名戰略投資者。本輪融資投后估值高達225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是國內整個機器人行業(包括工業機器人)2020年規模最大的融資事件。
行業進展
(1)科研院所
哈工智能
來自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的磅客策隊伍已研發出便攜式采血機器人樣機,同時公司也開發出了全自動采血穿刺機器人,集成了采血穿刺及一次性耗材管理模塊,能對整個穿刺采血過程進行全自動作業。據悉,研發醫療穿刺采血機器人的目的是在疫情期間減少感染科護士采血感染的風險,這款機器人能夠在超聲引導下實現血液標本自動收集、標本自動分揀整理,助力醫院實現全自動化驗檢。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在5月6日,由陜西省骨與關節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主刀,學會副會長楊佩主任醫師、田潤副研究員協助,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七軸協作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此次手術是全國首例利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七軸機器人的全髖關節置換,與目前通用的六軸手術機器人相比,七軸機器人實現了“術前——精確重建、智能規劃、術中——精準控制、柔順手感、術后——全面評估、實時反饋”全流程覆蓋,改善了精準度不佳、學習曲線長的臨床痛點。
(2)國內公司
科慧健遠
科慧健遠研發的AI病理系列機器人利用AI人臉識別技術、眼線眼動數據分析技術、病理語音數字分析技,實現了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構音障礙、自閉癥、語言運動全面發育遲緩疾病的篩查和識別。自閉癥及語言相關障礙篩查系統分為四個模塊:語言發育遲緩模塊、構音障礙模塊、自閉癥模塊、運動發育遲緩模塊,解決了自閉癥、語言發育障礙發現晚、診斷難、鑒定難、康復難的難題,彌補了這一領域市場的空白。
IHS智觸
ihs智觸研發的基于機器人觸覺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為一體的消化內鏡手術培訓機器人于2020年9月實現商用,有望填補消化內鏡虛擬手術培訓領域市場空白。傳統的內鏡手術培訓普遍存在周期長、規模小、效率不高等情況;而在消化內鏡手術虛擬仿真培訓中,利用了機器人觸覺、VR、AI技術,高度逼真地模擬與臨床內鏡操作類似的環境,在相同周期內可培訓更多案例,更加有效地提高手術知識和技能,此外還可以對各種培訓要點、步驟進行全面監控和數據分析。
臻泰智能
臻泰智能發布了“BCI+VR+機器人”腦機智能康復整體解決方案,其圍繞范式、算法、應用三大塊進行前沿布局,通過腦機接口、虛擬現實及康復機器人三大技術構建腦控智能康復整體解決方案。腦機接口技術(BCI)在康復醫療領域是剛需,通過對腦電信號進行運動意圖辨識,腦機接口康復訓練系統可以將被動訓練轉換成患者的主動運動,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可在患者受損的中樞神經中形成實時監測與反饋,提高康復療效。公司的腦控智能康復解決方案主要用于神經性疾病康復,該解決方案會逐漸拓展至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等康復訓練全場景,并通過全周期的腦電數據采集評估,為患者精準化定制康復治療方案。
天智航
2020年7月7日,天智航正式登陸科創板,科創板迎來了首個手術機器人企業。天智航是一家專注于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發展至今已成為國內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企業。天智航是首家獲得CFDA核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骨科機器人導航定位系統”、全球第五家取得醫療機器人注冊許可證的企業。此前A股在該領域并無上市公司,天智航登陸科創板后將為A股補上該領域“拼圖”。
美安醫藥
2020年1月16日,美安醫藥與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公司Rex Bionics在JP摩根醫健大會上宣布,美安醫藥將與海外投資人合作成立由美安醫藥控股的的運營主體MaxRex,收購Rex Bionics 100%股權,及其全球資產、知識產權。美安醫藥表示:“收購完成后,作為境內企業的MaxRex將承擔REX的全球研發、生產和運營主體。同時,繼續保留海外研發和服務中心。本次交易將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康復醫療技術展開新的畫卷。”
微創醫療機器人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在12月31日上市輔導協議簽署當天,微創醫療機器人完成股份制改革,注冊資本增至9億元人民幣。微創醫療機器人主要從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已完整地覆蓋腔鏡、骨科、血管介入、經自然腔道、經皮穿刺五大細分賽道的醫療機器人產業化戰略布局,目前已有2個產品(圖邁 Toumai內窺鏡手術系統、鴻鵠骨科手術導航系統)處于臨床試驗階段,3個產品(蜻蜓眼DFVision三維電子腹腔鏡系統、醫用內窺鏡冷光源、Skywalker骨科手術導航系統)已成功豁免臨床,另有多個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的產品。
(3)國外公司
Zap Surgical Systems
Zap Surgical Systems在2020年1月宣布完成一輪股權融資,融資總額為8100萬美元。該輪融資由春華資本(Primavera Capital Group )牽頭,由GT Healthcare Capital Partners、Chow Tai Fook Enterprises、上海灣資本和Hogy Medical共同參與,現有投資者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和Varian Medical Systems也加入其中。本輪資金將用于治療癌癥和其他腦部疾病的ZAP-X?手術機器人的商業化。ZAP-X?平臺是一種集成的機器人軟件和硬件解決方案,能夠為腫瘤病變,以及大腦、頭部、頸部疾病提供影像引導的立體定向放射手術,這款產品已經獲得FDA批準。
Intuitive Surgical
在2020年11月5日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 Intuitive Surgical單孔手術平臺——達芬奇SP手術系統首次亮相中國。達芬奇SP系統為外科醫生提供了機器人輔助技術,通過單個小切口入路到達人體更深處,有助于外科醫生完成更復雜的手術。達芬奇SP系統包括三把多關節可轉腕的器械和首個達芬奇全轉腕的三維高清攝像頭。通過單個SP機械臂,器械和攝像頭均穿過同一個套管進入體內,并實現靈活的單孔入路定位。
強生(Johnson & Johnson)
2020年7月16日,強生公司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將改變此前對骨科手術機器人平臺的規劃,即通過510(k)途徑為其普通手術機器人平臺尋求美國市場許可。強生公司明確,將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對該平臺進行臨床研究。
美敦力
美敦力的微創療法部門關鍵的產品是Medtronic的新型Hugo系統,該系統旨在與Intuitive Surgical的達芬奇機器人相媲美。美敦力的CEO Geoff Martha在8月份表示:“已經恢復Hugo因疫情中斷的開發工作,并解決設備軟件問題。預計Hugo在2021年年初提交CE并獲得FDA的IDE批準”。此外,在2020年6月份,美敦力與Titan Medical達成合作協議,共享技術,以推進機器人輔助手術技術的開發。
史賽克
2020年10月20日,醫療技術公司史賽克宣布在全球范圍內推出業界首款完全無線的病床ProCuity?。這款智能床的設計旨在幫助提高護士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并幫助降低醫院成本。它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款無需使用電線就能與護士呼叫系統無縫連接的病床。
FDA在11月對 StrykerNeurovascular(史賽克神經介入)公司生產的取栓支架TrevoXP ProVue Retriever發出I級召回,其鎳鈦合金芯線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存在斷裂或分離,使芯線滯留在患者的血管或組織內部,可能會導致流血、額外的血管阻塞、殘疾,甚至死亡。
TransEnterix
2020年1月29日,機器人外科公司TransEnterix宣布,位于日本西南部的Kitakyushu General Hospital已經簽署一項租賃和使用Senhance?系統的協議。Senhance?手術系統采用數字腹腔鏡檢查,是首個集成3mm儀器的機器人平臺,可最大限度地減少侵入性,從而改善患者體驗。此后在2020年下半年,TransEnterix依次宣布了Senhance?手術系統日本培訓中心的成立以及數字腹腔鏡計劃的啟動。
Stereotaxis
美國Stereotaxis公司于2020年3月12日宣布其開發的磁導航心臟消融機器人Genesis RMN System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該立體定向磁導航心臟消融機器人系統由兩個控制磁場的機器人組成,醫生在DSA的影像引導下,能夠在手術過程中使用直觀的計算機界面調整磁場,在磁導航下進行導管的引導和定位,同時保證患者穩定的心跳與心臟搏動。該系統能夠降低醫生和患者在RCFA手術過程中受到的輻射,還提高柔性磁導管插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本文作者沈奚 石亞瓊,由投資界合作伙伴36氪Pro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