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RO市場將超1400億元,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正在...... 來源:藥智網 在全球醫藥創新發展趨勢的影響及國內雙循環發展模式的推動下,中國醫藥不僅在響應全球趨勢進行創新改革,同時也在精進自我創新能力,向世界證明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 尤
國內CRO市場將超1400億元,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正在......
來源:藥智網

在全球醫藥創新發展趨勢的影響及國內雙循環發展模式的推動下,中國醫藥不僅在響應全球趨勢進行創新改革,同時也在精進自我創新能力,向世界證明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
尤其在國內醫藥創新《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的修訂、MAH制度的實施、加入人用藥品注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ICH)、縮短臨床試驗申請許可審評流程.....加快了藥品審評審批流程,縮短國內創新藥上市的時間,催生CRO和CDMO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中商情報網顯示,2022年我國CRO市場規模將達到1402億元;且隨著全球藥品研發費用的持續穩定增長以及新藥研發成本壓力下滲透率的持續提升,預期未來CRO的需求和滲透率會持續增長。
中國藥品CRO市場規模及預測
(2015-2022E,億元)

據藥智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超過500家CRO企業,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博騰股份,泰格醫藥等無疑已成長為國內CRO/CDMO行業龍頭。
近日,其Q1財報紛紛公布,藥明康德收入持續增長,2021Q1業績實現大幅增長,營收同比2020Q1增長55.3%,創2017年以來一季度同比增速新高。泰格醫藥、凱萊英、康龍化成等細分行業龍頭行業同樣實現高增長。
2017Q1-2021Q1主要CRO/CDMO公司營收
(億元)及增速

圖片來源:東吳證券
由此可見,2021年一季度CRO/CDMO行業景氣度蒸蒸日上,未來CRO/CDMO企業也將一片藍海。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近日,為彰顯品牌影響力,凸顯自身優勢,“亮劍”自身風采,藥明康德、凱萊英、博騰、康龍化成、藥石科技等89家全國研發(藥學、臨床)CRO和CDMO企業正在參加由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組委會發起的“2021年中國CRO企業排行榜”評選活動。
評選活動立足于大數據和客觀模型,從年度總收入、年度收入增長、凈利潤等10項指標、多個維度對CRO企業進行篩選和排名,評選出“2021年中國研發CRO企業排行榜”和“2021年中國CDMO企業排行榜”。并于8月20日-21日,在智博會系列活動“2021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六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PDI)”(點擊查看會議詳情)上,與“中國藥品研發實力100強榜”一起重磅發布(六大榜單),特邀有關部門領導、知名專家擔任榜單頒獎嘉賓頒獎授牌,榮耀尊享。
部分參賽研發(藥學、臨床)CRO、CDMO企業展示
福建基諾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發CDMO企業,參賽編號87)

福建基諾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生物醫藥知名專家徐展平博士創立于2019年1月。公司由臺灣霖揚生技制藥股份公司與新希望醫療基金共同投資建成。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化學藥、多肽類藥和蛋白質生物、原料藥、制劑的創新型生物醫藥CDMO企業。
福建基諾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總面積55畝,總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建有約800平米研發中心、1000平方米質控中心及3300平方米GMP生產車間。擁有符合PIC/SGMP國際規范的先進廠區,公司專注于高效價多肽藥、抗癌藥與生物藥等原料藥和針劑的研發與生產,可提供注射液、凍干品、預充式注射器以及卡式瓶等商業化劑型,可為海內外客戶提供一站式醫藥研發生產外包服務。
成都圣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CDMO企業,參賽編號37)

成都圣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國內創新多肽藥物CDMO領跑者、創新多肽藥物-一站式CDMO服務平臺。成立于2001年,為四川省高新技術認證企業,占地面積275畝。現有從業人員500多人,其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多肽原料藥、多肽注射劑和多肽藥物CDMO服務,其中從事多肽藥物CDMO工作的有150多人。并擁有“成都多肽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且圣諾生物已通過美國FDA認證,現已成為專業化多肽類藥物和產品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和規模化生產、出口的多肽藥物產業園區。
上海百試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研發CRO企業,參賽編號12)

上海百試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化創新藥物臨床開發機構,下屬尚睿全資子公司,美國和澳大利亞控股子公司業務范圍包括臨床試驗的設計、組織、運作和管理及藥品申報和注冊,中美雙報,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臨床研究。
上海百試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在北京、廣州、成都、武漢設立分支機構,專業承接新藥臨床研究和產品上市后藥物警戒工作,以及藥物上市后安全重點監測項目。創建9年來其與國內300多家醫院(30余個省,60余個城市)開展項目,熟悉國內臨床研究的流程。通過30+國際知名藥企稽查,并參與了80+新藥的注冊申報、臨床設計和項目管理工作,承接了200+個I-III期的注冊臨床研究項目。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