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激流勇“退”,貝達走向“悲情”?藥企如何面臨轉型寒冬「上」 來源:藥智網/茴香 “狡兔有三窟,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春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正是嚴格執行門客馮諼的這一計策,后半生安穩做了幾十年相國,榮
金嗓子激流勇“退”,貝達走向“悲情”?藥企如何面臨轉型寒冬「上」
來源:藥智網/茴香

“狡兔有三窟,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span>
春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正是嚴格執行門客馮諼的這一計策,后半生安穩做了幾十年相國,榮華富貴高枕無憂。
而在現代,將“狡兔三窟”運用于藥企轉型策略,依舊恰如其分。
“狡兔一窟”
2015年。
僅僅依靠單一產品“金嗓子喉寶系列”的金嗓子,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后市值一度高達60億港元,一時風光無限獨好。
據上市后的業績顯示,金嗓子的凈利潤,除2017年為6138萬外,基本都維持在1億左右,雖然沒有虧損,但缺乏新的業績增長點。
近日,隨著金嗓子嘗試產業結構多元化戰略失敗,僅僅上市6年的金嗓子宣布退市,市值蒸發90%。
無獨有偶。
與金嗓子相同經歷的,還有被稱之為“抗癌第一股”的貝達藥業。
貝達曾憑借第一代靶點藥物吃了10年紅利:??颂婺崂塾嬩N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在??颂婺釋⒈坏谌悬c藥物取代已成定局的形勢下,貝達藥業選擇了更為“冒險”的壯舉:
布局中國第一個由本土藥企自主研發的用于ALK突變晚期NSCLC患者治療的國家1.1類新藥——鹽酸恩沙替尼。
不僅如此,貝達藥業全面開啟從1到多的征程:在研創新藥項目多達30余項,15項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通過兩者的對比,不難發現:長期以來,很多藥企對戰略存在很多種看法,其中包括‘戰略無用論’等,一旦面臨藥企生死存亡關鍵時刻,藥企經營戰略顯得十分必要。”著名企業戰略專家、《藥企戰略運營與醫藥產業重構》作者杜臣先生說道。
2015年“轉型期”
戲劇性的是,同樣在2015年,在金嗓子“醉心”于上市喜悅時,中國醫藥產業正面臨轉型大潮。
據杜臣介紹,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以前。
其典型特點是醫藥市場處于短缺經濟時期,仿制藥是主流,藥品文號、營銷、政府關系是競爭利器,戰略可有可無;
第二個階段,是從2015年以后。
其典型特點是醫藥市場進入過剩時期,創新藥逐漸成為主流,創新藥和戰略是競爭利器,未來國際化也將成為獲取優勢的重要條件。
“可以說,從本世紀初到2015年,是中國醫藥產業整體轉型的特殊時期,”杜臣說道。
而在轉型時期,做得比較好的藥企,基本都具有三大特點:
- 第一,決策層能夠深刻理解藥企經營、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和底層邏輯,具有一定的全球視野,也熟悉領先藥企經營模式,實際上就是決策層的認知能力相對要好。
- 第二,當企業隨波逐流或走下坡路時,道路非常平坦,而走上坡路時坎坷、困難都是存在的,需要持續加力,甚至需要承擔非常大的風險。
所以決策層對產業本質和底層邏輯的認知必須成為全公司的共識,每個崗位都能夠踐行企業戰略。
這需要決策層具有比較強的統御力。否則就是空想,這種狀態在近十來年的醫藥產業中非常普遍。
- 第三,在其他藥企瘋狂過度銷售的盛宴中,這些藥企沒有將盈利“吃干榨凈”而是投入并推動技術進步、產品創新,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
當然還會有很多其他因素有利于企業走向成功,如掌門人的國際化視野和企業家精神,人才、技術等等,但根本的要素就是以上三個方面。
“而處于困境中的藥企的原因,雖然各有不同,但核心就是沒有做到前三點或者做得不好,金嗓子在輝煌時期,沒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或是一個遺憾。”
藥企戰略關鍵3環節
著名企業戰略專家、《藥企戰略運營與醫藥產業重構》作者杜臣認為,短缺市場時期,戰略本身并不是很重要,“因為只要是合格藥品就能賣出去,生存不成問題。”
當然,如果有良好的戰略,就會發展得更好,更有后勁。
在全球或國內進入過剩市場后,做什么?怎么做?就成為非常關鍵的事項,所以戰略就成為必需。
長期以來很多藥企對戰略存在很多種看法其中包括“戰略無用論”等,也有很多藥企請了大牌咨詢顧問編制了“高大上”的戰略,但是由于難以落實而束之高閣。
實際上藥企戰略重要的是三個環節:
- 第一,實現戰略的資源和措施必須充分、可操作;
- 第二,戰略成敗關鍵在細節。
比如一家經營不錯的藥企在婦科領域一品獨大,盈利能力非常好。這家藥企“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圍繞婦科做了器械、IVD、特醫食品等一系列產品。
圍繞自己的強項實現協同改變產品單一困境,這種想法本身沒有大問題。
但是關鍵點在于客戶優勢競爭壁壘無法筑高,而器械、IVD、特醫食品與原有優勢產品沒有共同的核心技術、無法公用生產線,核心技術這種優勢怎么發揮出來?規模經濟怎樣體現?所以這種圍繞一點實現相關多元化的道路概括地說沒有問題,但是一細分析問題就大了。
- 第三,戰略落地的人才、組織、機制是否配稱?很多“高大上”戰略無法變為現實不是卡在錢上和戰略本身方案上而是細節上。
可見,藥企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制定良好的經營戰略,還需要把握其關鍵3環節。
那么,應如何抓緊產業轉型大潮,逆流而上?請持續關注藥智網,看《藥企轉型眾生相?下篇》分解。
本期專家介紹
杜臣,資深職業經理人,北京凱因科技獨立董事,E藥經理人北京研究院院長,多家藥企首席戰略顧問。
歷任跨國藥企董事、央企控股藥企董事總經理、上市藥企高管、民營藥企總經理,在藥企戰略變革、運營管理、企業治理、領導力改善、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有長期實踐、探索和研究。
專家聲明
第一,這次采訪有兩家藥企作為案例,作為案例,免不了會提到盛衰成敗及其原因,從我本意初衷并沒有對具體企業褒貶的意愿,對涉及的藥企,我本人都非常尊重。
第二,在這樣復雜、多變、不確定性空前的環境中,藥企盛衰成敗都是正常的,成功反倒具有偶然性,而失敗反倒是正常的。因為決定企業長壽需要多種因素都不能出錯而且必須“踩對點”,而其中一個環節或因素出了問題可能就會導致藥企失敗。
所以做企業不容易,做藥企尤其不容易。我們這次提到的兩家藥企,都有值得尊敬的方面。
責任編輯:魚腥草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藥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