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最高3W,吃瓜前先看看這里,好多高收入、高福利的崗位哦 新增強生、AZ、美敦力、默克、恒瑞、禮來等普代、高代、經理等崗位 足不出戶找工作,猛戳上圖吧 2020年9月30號,國家出臺了《醫藥代表備案制度》,其中兩條要求比較亮眼: 1、醫藥銷售人員需要進行
2020年9月30號,國家出臺了《醫藥代表備案制度》,其中兩條要求比較亮眼:
1、醫藥銷售人員需要進行備案
2、醫藥銷售人員不得承擔銷售任務
自2020年12月1日正式執行之后,威力逐漸顯現出來,多家公司先后讓員工在平臺備案,同時也有不少醫院發布通知,要求醫藥代表拜訪客戶需攜帶“上崗證”。
也有激進的醫院明確規定:不帶“上崗證”、不按照醫院流程預約拜訪,私自拜訪醫生的,一經發現廠家產品限量+接待醫生停職()
而對于廠家銷售人員不承擔銷售任務,行動的公司確實不多,最先執行的是R司MLH團隊,結果。。。嗯。。。大概率是玩砸了~()
最近A司開啟了取消指標的新玩法。
A司的小伙伴,對這個圖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之前堆滿數字的指標一欄空空如也,估計很多人都不習慣了吧~
據【羅濕兄】消息,A司某產品線年會上公布了新的獎金政策:
ntent="t">績效獎金=生產力獎+增長獎+金額貢獻獎
ntent="t">
ntent="t">其中取消了之前的達成獎和貢獻獎,改為生產力獎。
ntent="t">
ntent="t">生產力獎=生產力獎基數*(月均實際銷售額/標準人均生產力)
模糊了銷售指標的概念,與R司不同的是,A司的“沒有指標”不代表不需要考慮進貨,因為獎金仍然跟進貨掛鉤,而且盤子大的小伙伴比較占優勢,小盤子的人,先想辦法把自己當盤子弄大吧,不然后面真心不好玩了。。。
醫藥代表不得承擔銷售指標,看來國家的政策不僅是說說而已,也許是今后的趨勢,只是在這個前提下,各家公司的智囊團都要開動腦筋,想想如何在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的同時將自己的生意做的更大更好,這確實需要探索、需要時間,需要實踐。
而作為一線銷售人員,也要轉變思路,
適應公司、
適應市場、
適應政策、
適應大環境~
本文來源:醫藥經濟人 作者:大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