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整理:大晨今天說的最燒錢是國內藥企,近年來隨著國內藥企規模快速擴大,頭部公司越來越重視研發 2月26日,港股生物科技板塊首份年報出爐,百濟神州公布2020年成績單,2020年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09億美元,利潤端虧損額擴大至16億美元。造成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高額研發投入。2020年,百濟神州的研發
來源:時代周報
整理:大晨
今天說的“最燒錢”是國內藥企,近年來隨著國內藥企規模快速擴大,頭部公司越來越重視研發
2月26日,港股生物科技板塊首份年報出爐,百濟神州公布2020年“成績單”,2020年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09億美元,利潤端虧損額擴大至16億美元。
造成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高額研發投入。2020年,百濟神州的研發投入再創新高,研發費用總計1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3億元)。其在研發上的投入手筆甚至遠遠超過A股“醫藥一哥”恒瑞醫藥,堪稱國內“最燒錢”藥企。
“2021年公司有望在全球范圍進入集中收獲期。”百濟神州稱,澤布替尼已在全球遞交超過20項上市申請,覆蓋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替雷利珠單抗(PD-1單抗,商品名“百澤安”)亦將于2021年在海外市場遞交首項上市申請,進一步開啟海外商業化步伐,“到2021年底,公司預計將有至多12款抗腫瘤商業化產品”。
依靠“燒錢”迅速構建起的強大研發管線也讓百濟神州在資本市場上估值不斷攀升。截至2月26日,百濟神州的港股市值已經超過2200億港元,美股市值亦超過300億美元。
百濟神州圍繞腫瘤靶向治療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布局了47款候選新藥。截至目前,僅有2款自主研發的新藥和4款授權引進的產品在售。
2020年,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產品開始進入商業化階段,產品銷售是檢驗創新生物藥企商業化能力的關鍵指標。財報顯示,2020年,百濟神州實現產品銷售收入約3.09億美元,主要來自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銷售和小分子抗癌藥澤布替尼(商品名“百悅澤”)在中美兩國的銷售,以及與安進公司、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合作的授權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元旦前夕出爐的國家醫保談判結果顯示,替雷利珠單抗、澤布替尼,以及與安進合作的授權產品地舒單抗3個藥品共5項適應癥被納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業內預計,上述三個產品的商業化速度或進一步加快,拉動營收增長。

ntent="t"> 募資再砸百億搞新藥研發

作為一家創新研發型藥企,百濟神州“燒錢”的速度不亞于互聯網公司。
2017-2019年度,百濟神州的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20.17億元、45.97億元、65.88億元。據統計,從2016年至2020年的5個年度,百濟神州累計虧損額約達34.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2億元)。
背后是巨額的融資支撐。2020年7月,百濟神州完成新一輪定增,總共募得資金20.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6億元),投資人包括高瓴資本、安進、Baker Brothers等。時代周報記者統計發現,自成立以來,百濟神州通過上市、定增及配股等方式,累計融資超過4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10億元)。
大手筆砸錢,目的是為儲備豐富的產品管線和快速推進研發進度,但同時也考驗百濟神州的商業化回報能力。除了深耕本土,百濟神州還加速向海外市場突圍。
2021年1月12日,百濟神州宣布與全球制藥巨頭諾華牽手,后者以預計超過22億美元買下替雷利珠單抗在北美、歐盟、日本等主要國際市場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創下了國內單品種藥物海外授權交易金額的最高紀錄。
本文來源:醫藥經濟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