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烹油卻也危機四伏 4月21日,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再次在微博上質疑愛爾眼科的回應。 這場糾紛已經持續了快4個月。2020年的最后一天,艾芬發微博質疑稱,自己遭遇不規范診療,險些失明,矛頭直指愛爾眼科。此后,愛爾眼科進行了4次公開回應,均稱“
烈火烹油卻也危機四伏

4月21日,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再次在微博上質疑愛爾眼科的回應。
這場糾紛已經持續了快4個月。2020年的最后一天,艾芬發微博質疑稱,自己遭遇不規范診療,險些失明,矛頭直指愛爾眼科。此后,愛爾眼科進行了4次公開回應,均稱“艾芬右眼視網膜脫離與白內障手術沒有直接關系”。
4月22日晚間,愛爾眼科發布2020年年報。過去一年,艾芬醫生做的那種白內障手術,給愛爾創收19.61億元,大概占到公司總收入的六分之一。
這類手術的市場銷售并沒有因艾芬醫生的事情受到影響,反而比2019年增長了11.41%。
整體上看,愛爾眼科光鮮亮麗,2020年營業收入119.12億元,同比增長19.24%,凈利潤17.23億元,同比增長25.01%。但公司董事長陳邦卻說:“2020年,是愛爾眼科誕生以來遭受最大考驗的年份,坦率地說也是我多年以來最焦灼的年份。”
陳邦在焦灼什么?
01深陷騙保質疑,醫保壞賬近3000萬元
年報發布當晚,陳邦在投資者業績交流電話會上談到:“遇到特殊事件,經歷疫情反復沖擊”的這一年,愛爾的表現可以 “打70分”。
業績增長近兩成,陳邦尚且認為只能打70分,可見他對愛爾眼科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陳邦口中的“特殊事件”,應當是指“艾芬事件”。艾芬與愛爾眼科的醫療糾紛持續至今,雙方多次交鋒,但爭議始終未有定論。

其實除了艾芬,愛爾眼科還遭到了內部人士的攻擊。2月26日晚,自稱是愛爾眼科前員工的“桑林”公開舉報,稱自己在愛爾眼科旗下醫院“治療不當導致視力下降”。“桑林”還披露了另一個重要信息:愛爾眼科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桑林”在個人微博上寫道:“我那時候長期都在石柱下鄉義診,實質上是為老年人檢查是否有白內障,如果視力在0.5以下,都會建議去醫院做手術,因為有醫保報銷,我們車接車送,引流效果非常好。”
“桑林”發出質問:這些被動員手術的費用是否用醫保報銷?是否涉嫌誘導性醫療套取醫保?”
健識局發現,去年以來,阜陽愛爾眼科醫院、濱州市鄒平愛爾眼科醫院、白城愛爾眼科醫院、宜城市愛爾眼科醫院、海南新希望愛爾眼科醫院等多家醫院,都曾被醫保局通報違規使用醫保資金行為。




就在愛爾眼科披露年報的第二天,4月23日,海南醫保局曝光了海南新希望愛爾眼科醫院存在多種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的行為,包括重復收費、串換醫療服務項目收費、超醫保限制條件用藥、無指征檢查和虛計多計醫用耗材費用等。
而從愛爾眼科的年報中,也能發現公司騙保的端倪。
2020年,愛爾眼科賬面上共有應收賬款14.16億元,雖然只占總收入的11.9%,但這些應收賬款來得并不尋常:愛爾眼科主要面向個人開展眼科手術,應收賬款中很大一部分應當是醫保尚未結算的部分
愛爾眼科在各地的機構將觸角深深地扎進當地醫保中。但健識局注意到,2020年愛爾眼科計提了4918萬元的壞賬,其中比較重要的8筆壞賬均來自各地醫保部門,涉及金額2812萬元。
愛爾眼科對于這些壞賬的統一解釋是:“超期支付,對方無支付可能。”
醫保雖然結算周期長,但是信用較好。一心堂在2020年年報中,對未結算醫保款的壞賬準備金率為0.05%,老百姓的醫保結算款壞賬準備金率為0.8%。而愛爾眼科光計算“重要壞賬率”就已經達到2%,這并不正常。
結合公司因騙保被多地醫保處罰的實錘,上述醫保不支付的部分,會不會有騙保被查證后,醫保部門拒絕支付的因素?
02引流做手術,瘋狂擴張惹安全風險
事實上,自艾芬開始,公眾對于愛爾眼科的質疑就沒有停歇過。
艾芬在微博上直言:“愛爾披著慈善的外衣,喊著免費的口號,吸引大量社區和農村老年患者,蓋了很多非貧困的貧困章子,騙取了大量國家醫保基金。”
作為一名執業醫師,艾芬對醫保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她就在微博中提到:國家醫保局明令禁止以“車接車送”等名義誘導住院、騙取醫保基金。
而面對各地醫保部門對愛爾眼科子公司開出的騙保罰單,愛爾眼科卻在2020年年報中言之鑿鑿地說到:“公司報告期不存在處罰及整改情況。”這一表述顯然涉嫌虛假披露信息。
“桑林”把愛爾的獲客模式概括為:把視力寫低、車接車送、義診、貧困證明、轉介紹……“當把‘不要患者掏一分錢’的信息灌輸給患者后,眼疾患者很難抗拒這種誘惑,一旦魚兒上鉤,所有的事情都由愛爾搞定,患者只需按上手印就可以了。”
就這樣,愛爾眼科一年又一年地創造著業績奇跡。2020年,愛爾眼科總體毛利率達51%,同比增長1.74%。白內障手術曾是愛爾眼科第二大業務。但近兩年,白內障項目受醫保政策的控制,手術量的增速放緩,由2017年的44.43%下降至2020年的11.41%。
為了遏制此項業務的頹勢,愛爾眼科開始轉型,由復明性白內障向屈光性白內障升級。艾芬所做的就是屈光性白內障手術。
與此同時,愛爾眼科也積極投入擴張。2020年愛爾眼科加大對各地、縣級醫院屈光科室的建設投入,更好地滿足了地、縣患者的手術需求。事實上,愛爾眼科瘋狂的擴張一直在進行。2020年11月,愛爾的眼科醫院及視光中心數量合計已達600余家,比上市之初翻了30倍。
但是,愛爾眼科快速擴張需要的相應支持卻沒有完全匹配。4月19日,艾芬發文質疑愛爾眼科的醫學水平,稱其每家醫療機構的醫生平均只有十余名,在愛爾眼科在社區、農村、街道開展的義診中,“真正的醫生很少,多是沒有醫學知識的市場部人員”。
這樣的人員配置結構,讓愛爾眼科的很多診療行為都處于風險之中。這樣看起來,2020年年初的時候,陳邦的新春寄語“守牢醫療安全這條生命線”,也就變得有依據了。(文|張鈴)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