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根本,CDMO的核心價值在于提升藥企研發效率,降低藥品生產成本。而隨著新藥研發難度增大以及生產成本的提升,CDMO行業無論是在研發階段還是藥物商業化階段的作用都得到了廣泛提升。對于藥企而言能借助CDMO行業完成企業輕資產運營與研發策略,就是價值的體

究其根本,CDMO的核心價值在于提升藥企研發效率,降低藥品生產成本。而隨著新藥研發難度增大以及生產成本的提升,CDMO行業無論是在研發階段還是藥物商業化階段的作用都得到了廣泛提升。對于藥企而言能借助CDMO行業完成企業輕資產運營與研發策略,就是價值的體現。

來源:Evaluate Phama、藥智數據
就市場規模而言,全球CDMO市場規模已近1000億美元,2017-2022年年化增速12.61%,經濟效益提升迅速,2020年期間更是達到近年以來的最高峰值。
在核心業務方面,2020年總的呈現小分子CDMO板塊加速增長與大分子CDMO則顯著恢復的整體局面。前者基于前端項目延伸與產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收入體量、項目數分別提升37.9%與61.9%,CRO導流效應明顯;后者雖受疫情影響較大,全年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但下半年訂單數量爆發是回彈,環比增幅達44.0%,進度以后端項目趨勢為主,隨著更多后端項目的商業化進度推進,大分子板塊還將繼續迎來新一輪放量。
同時,由于我國現在CDMO企業正處在中間體CDMO向API和制劑CDMO過渡期,未來3-5年將是本土CDMO企業實現API和制劑供應鏈體系突破的關鍵時期。不出意外產能擴張+產業鏈延伸預計會是未來10年乃至20年的長期宏觀戰略。
2021年9月18日,“2021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大會暨第留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PDI)”公布了《2021中國CDMO企業20強》(后簡稱“CDMO榜”)。
上榜企業涵蓋全國各大CDMO企業,既有國內行業頂尖實力的代表,也有老牌藥企轉型升級中開拓的全新業務板塊,百舸爭流匯于此,行業盛況現于今。

其實,一直以來CDMO行業都以其逐步增高的行業壁壘,或多或少地阻擋了行業的新勢力的進入,也正因如此,也形成了如今行業龍頭市占率較高的獨特環境。就目前而言,國內頭部CDMO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不斷得到國際認可的同時,實現了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對醫藥創新高端制造供應鏈實現了質的突破,強者恒強的局面愈加明顯。
藥明生物:大分子領域百年強者
目前,國內除了藥明生物核心收入來自大分子生產外,基本其余CDMO公司核心收入大多來自于小分子的API/中間體生產。而由于大分子業務目前尚處于早期階段,未具有后者技術、產能及客戶上的成熟體系,因而被眾多CDMO企業列入了重點開拓領域,又因其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現如今CDMO行業中的“兵家必爭之地”。
而作為大分子CDMO領域的絕對優勢力量,藥明生物以其強大的營收規模與市場占有率,歷年來均是大分子CDMO領域的王者,廣為行業贊揚、企業追逐。
2020年期間,藥明生物因為海外疫情導致部分客戶臨床項目推遲從而訂單延期交付,雖說全年業績增速稍有放緩,但下半年期間隨著疫情控制,業務實現反彈式恢復,2020H2收入36.7億元(+54.4%),環比增長88.7%。全年業績不降反增,可見其在大分子領域的優勢地位,以至于其不用為訂單發愁。

圖片來源:浙商證券
延至2021年,作為藥明生物與藥明康德基因細胞治療商業化項目落地元年,預計藥明生物有6個、藥明康德有2~3個申請BLA,期間將有望推動公司大分子CDMO板塊新一輪放量,迎來高速成長期。
另外在管線發展方面,藥明生物增長速度同樣迅捷,截止2020年10月15日,管線數量已達312個,每年大概呈現50-60個管線以上增長,同時隨著后面III期項目推進,大量商業化管線數量將在2021年及之后逐漸兌現,成為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歸納下來,身處上升期的生物藥CDMO領域,依托于工程師紅利與全球產業鏈轉向內地,藥明生物競爭優勢越來越大,目前已初步具備與世界級CDMO企業競爭的實力,也正在逐漸進入全球頭部企業,圈內人士預言,以目前藥明生物的發展速度而言,近兩年其規模就有機會超過藥明康德,5-10之內就有希望在個別方面趕超Catalent、Lonza等企業。
看來,藥明生物自始至終的目標都不是國內,而是市場更廣、空間更大的全球領域。
凱萊英:小分子CDMO行業領先者
作為國內醫藥CDMO研發強度最大的公司之一,相較藥明生物專注于大分子CDMO業務,凱萊英差異化的新技術占位奠定了其小分子CDMO行業龍頭的地位。并且隨著近年來對整體產業鏈的延伸發展初有成效,對大分子CDMO領域的涉足程度愈發加深,未來有望借此打開新的業務增長點。

圖片來源:中泰證券
目前來講,小分子CDMO領域前景巨大的同時,產業鏈轉移趨勢愈加明顯。業務前端導流效應愈強,早期臨床項目得以快速增長,隨著項目不斷延伸,項目價值持續放大,帶來長期成長性。2020年重點企業小分子CDMO業務項目總數約1257個(+61.9%),其中臨床早期項目1060個(+65.3%),III 期項目197 個(+45.9%),均實現加速增長。
凱萊英收入結構

圖片來源:并購私塾
2020年,凱萊英臨床階段(37.46%)與商業化階段(52.63%)CDMO業務增長迅速的同時,后期管線也呈現明顯增長趨勢,充分符合行業趨勢。
另外,凱萊英除小分子業務外,在全球生物藥數量大幅飆升,眾多小型biotech企業爭相布局的局面下,同樣不忘分得一杯羹。繼2018年前瞻性布局制劑、多肽、多糖、寡聚核苷酸、生物大分子等 CDMO 業務后, 2020年更將大量資金放在了以大分子CDMO為主的新興業務上,期間募資中的3.00億元、10.00億元分別用于生物大分子創新藥及制劑研發生產平臺建設項目、創新藥CDMO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試圖以此達到業績上的新突破,實現彎道超車。
不過,就其最新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期間以大分子CDMO業務為主的新興服務,僅為凱萊英帶來了1.44億元的營收,與藥明生物相差仍舊很大,備受凱萊英期望的大分子CDMO業務要想短時間內取得成效,還任重而道遠。
博騰股份:轉型升級典型代表
博騰股份作為CDMO領域戰略調整與轉型最成功的案例,在業內被企業廣泛效仿,卻鮮有成功例子。自2017年戰略轉型以來,再到2019年迎來業績拐點,如今已連續兩年實現高增長業績,進一步為博騰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轉型以來,博騰成功搭建了結晶技術、活性酶等各項核心技術平臺,基本面及業務能力得以快速提升和夯實。通過投資并購、深度合作、自主研發等形式從源頭快速強化CDMO服務能力,完成從傳統CMO業務拓寬至原料藥+制劑+生物CDMO服務領域的轉型工作。
現目前博騰已初步形成“CRO+CDMO”、“API+制劑一體化”“小分子+大分子”全產業鏈服務布局,且更方面優勢明顯,并于近年內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小分子領域方面,通過整合利用已有資源,強調“API+制劑一體化”的產業優勢,截止2019年已經服務 68個API項目、實現營業收入0.98億元。2020年更有6個API項目逐漸進入驗證階段、未來1~2 年將進入商業化階段,持續貢獻核心業績增量。
大分子領域領域方面,2019年正式啟動生物CDMO業務板塊建設,其中生物藥CDMO平臺蘇州博騰生物的 GMP 生產車間已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更是在全球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外包市場持續擴大,國內格局未定的背景下,前瞻性的布局了CGT業務。并于2020年對蘇州博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業務布局進行戰略調整,放棄競爭激烈的抗體藥物賽道,聚焦前景廣闊的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積極布局菌種庫與細胞庫,提供質粒、病毒及細胞的工藝開發與 GMP/non-GMP 生產服務,以及分析研發與質量控制服務,打造從藥物發現到商業化生產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博騰股份 CGT CDMO 服務內容
而博騰該項布局也的確初有成效,2020年備受矚目的CGT正式盈利,期間實現訂單突破,共簽訂5個訂單,總金額約5,600萬元。截至2021年3月,CGT團隊累計服務7家客戶,并開始逐步交付已簽項目訂單。未來有望成為博騰強化龍頭地位,趕超跨國企業的資本之一,也是公司業績的全新增長點。
綜上所述,博騰生物及制劑CDMO業務已實現訂單“破局”,兩項業務仍處在培育期, 未來隨著產業推移的持續推進,有望占據先發優勢,共享新技術浪潮。目前博騰轉型業務已形成“原料藥CDMO”、“制劑CDMO”、“基因細胞治療CDMO”三大業務板塊協同共進局面。短期來看博騰股份的主營化學原料藥CDMO業務有望保持穩步增長,長期來看新業務加速推進有望打開公司的成長天花板,龍頭地位愈發不可逾越。
結論
雖然CDMO相較其他醫藥子行業,是近幾年才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但其在醫藥研發方面的貢獻與資本市場的認可程度已充分說明了其存在價值,其表現出的魄力與前景也廣泛領先于傳統行業。
當然,在如今醫藥環境瞬息萬變的情況下,產業推進速度只會越來越快,也會有更多新興醫藥產業的崛起,但我相信CDMO行業只要核心價值尚在,就仍會備受追捧。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