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藥店數字化能力提升背后,中層管理部門面臨裁員。 中層管理裁員,門店一線缺人 日前,中國藥店報道稱,隨著門店數量增多,連鎖藥店總部的職能越發凸顯,精尖人才向其靠攏,再加上自身數字化能力的提升,以勞動密集型為特征的門店一線會逐步壓縮人力投入,
連鎖藥店數字化能力提升背后,中層管理部門面臨裁員。
中層管理裁員,門店一線缺人
日前,中國藥店報道稱,隨著門店數量增多,連鎖藥店總部的職能越發凸顯,精尖人才向其靠攏,再加上自身數字化能力的提升,以勞動密集型為特征的門店一線會逐步壓縮人力投入,“大總部,小門店”已成為必然趨勢。
對此,藥店人才庫負責人王橋通向賽柏藍-藥店經理人解釋稱:“目前大連鎖正優化組織架構,裁員不可避免,不過裁員主要對象不是門店員工,而是介于總部和門店之間的中層管理人員,比如區域經理。”
“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當企業做大后,管理越來越重,管理效率也會隨之下降,這就像漏斗一樣,管道越長,流動速度越慢。”王橋通接著說道,現在企業在線管理工具成熟后,方便了總部對門店的垂直管理,這相應地也會代替部分中層管理部門職能。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大連鎖藥店看重經營效率,主推小店經營,人員配備很精簡,其背后的人力成本優化空間其實并不大。
一河南藥店老板李丹表示,本地藥店日銷售額基本在2000元-3000元,養不了太多員工,大連鎖門店運營能力好,銷售額會多點,但相差不會太大。所以,大連鎖現在把大店精簡成小店了,一般門店配3人,社區店2人,和夫妻店差不多,這種情況下,人力成本很難進一步壓縮。
“門店裁員基本不可能,藥店行業仍處于缺人狀態,很多藥店想方設法地招人。”王橋通補充道,現在大連鎖都在轉型,開辟一些新的業務,比如便利店、雙通道藥房等,這些業務都需要人力去支持。
不僅如此,一些大連鎖在經營方面,還特意強調人力資源風險,其中就涉及門店一線員工。
大參林、益豐在企業年報中談到,隨著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門店對具有藥學背景、服務能力強、 工作敬業的一線員工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如果人才管理不能適應未來快速發展需要,將對公司規模擴張、業務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綜上看出,連鎖藥店運用數字化能力壓縮人力成本,但目前基本不會影響門店一線。
提升數字化能力,適應未來競爭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連鎖藥店修煉數字化“內功”除了壓縮人力成本,還可以增加對抗互聯網平臺的實力,以更好的姿態面對行業競爭。
當前,不少互聯網企業在線下藥店地盤上爭奪流量,大型連鎖為了生存,也在線上拓寬發展空間,選擇與互聯網企業正面交鋒。大型連鎖要想打過互聯網企業,數字化工具則是一把利刃。老百姓董事長謝子龍直言,公司目前數字化賦能能力絲毫不亞于互聯網企業。
另外,國家和地方部門正大力推進“智慧藥房”新業態,降低了人力、場地要求,但是如果沒有相應數字化能力,藥店很難承接這部分紅利。2021年12月,湖北藥監局發文規定,設置24小時遠程藥柜的藥品零售企業,必須擁有“網上藥店”資質。
在智慧藥房建設方面,國內大連鎖爭相布局。2019年,益豐大藥房成立了數字化中心,目前組建了超300人的研發和運維團隊,打造了包括“數字化藥房”在內的多個業務;一心堂表示,公司將不斷強化智慧藥房,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為消費者、供應商提供更專業、更便捷的服務。
成本高昂,中小藥店支撐不起
雖然數字化對行業意義重大,但其背后高昂的成本、配套的資源讓不少中小連鎖望而卻步。
需要知道的是,企業數字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持續的投入,并且還有磨合過程、試錯成本,中小連鎖幾十家門店的盈利規模還不足以覆蓋高昂的數字化成本。所以,很多中小連鎖因成本問題直接被勸退。
再延伸一步講,即使連鎖企業選擇了數字化,成功與否也存在一定的概率性,因為企業組織架構、硬件配置、人員素質等不一定跟得上數字化系統的運營節奏。這樣一來,企業部門可能對數字化產生排斥情緒。
對于單體藥店而言,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還不值得數字化工具大動干戈。李丹認為,連鎖使用數字化工具也是像單體藥店一樣,做精細化運營,把利潤從經營里省出來,單體藥店在這方面差不多見頂了,很多數字化工具并不適用。
她接著說道,相比數字化工具,單體藥店更需要一種互聯網平臺,從中購進低價位、高毛利貼牌藥品,享受與大連鎖同等待遇。(應采訪者要求,文中李丹為化名)
本文來源:藥店經理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