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上海醫交會上,張強醫生分享了新冠疫情沖擊下醫生集團的機遇與挑戰,并對中國醫生集團的發展趨勢與合作機遇做出了分析。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資金鏈斷裂、門診量
在2020上海醫交會上,張強醫生分享了新冠疫情沖擊下醫生集團的機遇與挑戰,并對中國醫生集團的發展趨勢與合作機遇做出了分析。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資金鏈斷裂、門診量下降、防疫成本提升、互聯網醫療生態改變危機,包括醫生集團在內的不少社會辦醫機構遭受重創。面對疫情常態化的當下,中國醫生團隊未來究竟應該怎么做?
10月23日-25日,在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指導,《看醫界》傳媒主辦,海爾產業金融、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戰略支持的2020上海醫交會(第三屆全國醫交會——中國品牌醫療合作交流大會)上,大會副主席、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醫生領銜的靜脈病診療團隊獲得“2020年度中國品牌醫生團隊”,在大會上,張強醫生分享了新冠疫情沖擊下醫生集團的機遇與挑戰,并對中國醫生集團的發展趨勢與合作機遇做出了分析。

未來五年,醫生集團將迎來大發展
張強透露,年初新冠疫情集中暴發時,張強醫生集團連鎖診所全部停診、合作機構也全部停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業務呈斷崖式下滑,為了保資金,張強把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行政總部辦公室砍掉一半的面積。幸運的是,在第三季度最后一個月,張強醫生集團業務量首次超過2019年。
是挑戰更是機遇,經歷過疫情沖擊的張強意識到醫生集團在2020年有很多機遇點。
“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之后回頭再看,我們補上了很多管理、業務上的短板。”張強坦言,此次疫情雖然帶給行業帶來很大挑戰,但同時也倒逼著他的團隊發展線上互聯網咨詢、線上商城、線上直播、線上會議,在此期間,張強醫生集團里的醫生們也寫了很多論文,并把過去所有數據重新進行回顧和總結。
在張強看來,此次疫情就像是一場大浪淘沙的生存戰,把好的企業留下來。以前靠營銷、打廣告或者粗糙的醫療,以及不具備優秀管理運營的團隊在這個過程當中就被淘汰出去了。而真正有品牌、堅持價值觀的企業就會挺過去。

張強坦言,因為醫生集團大部分是醫生出來創業的,醫生的天性就是“個體戶”,但是企業不一樣,企業有董事會,所有決策都要非常的周密。“在此次疫情,我個人和團隊得到了非常大的鍛煉。”張強說。
第二,張強認為高鐵的發展給醫生集團的醫生資源流動帶來了很大效率的提升。醫生日常有很多工作,醫生們在高鐵上開會、寫論文、寫PPT,到了地點就開刀。現在高鐵非常準時,時間很短,使得醫生效能大大提高。
第三個歷史機遇是移動醫療。張強表示,因為比較傳統,原來自己對線上辦公很抵觸,但是經歷疫情之后,張強接受了線上辦公這種形式。現在張強醫生集團80%以上的事務是不碰面的,直接在線上就解決了,這也是醫生集團未來發展工具上的賦能。
第四個歷史機遇是5年的探索積累。張強感嘆,經過了5年甚至是5年以上的積累,醫生集團現在的外部環境以及自己原來的團隊都已經脫胎換骨了。5年來,張強學會了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培訓年輕醫生,如何塑造品牌。
“我相信有這么一批領跑者之后,后面的這些醫生集團,可能會少走些彎路,而且他們會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去發展。”張強認為,未來的5年將會是醫生集團快速發展的5年。
個體戶醫生時代要過去了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未來的醫生集團會哪些變化?張強在大會上做出了9個判斷。
第一,個體戶醫生的時代要過去了。張強表示,過去的醫生集團個體戶屬性非常強,經過疫情的磨練,現在醫生集團開始要合伙了。現在這個社會是一個資源共享、資源整合的時代,個人的能力有短板,會有一群醫生以集體的力量來運營醫生集團。
第二,未來的模式是品牌加營銷意識。張強表示,過去的醫生集團是單純的營銷意識,一開始為了生存,更多是希望通過一些營銷或者廣告來吸引病人。但是未來這種模式也受到沖擊,未來的模式應該是品牌加營銷意識,品牌要根植到每一個醫生集團創始人的腦子里。“現在看一些新的醫生集團,或者是能活下來的醫生集團,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品牌標識、市場定位。所以這是未來的一個改變,那就是品牌意識,從一開始產品和業態都要打進品牌的基因。”
第三,未來醫生集團連鎖會成為一個比較常見的業態。張強表示,過去醫生創業的訴求比較簡單,開一家診所、一家醫院就是醫生的人生夢想。但是從目前看來,尤其是在資本加持之下,包括醫生的夢想就是可以連鎖化。“既然你可以把一個診所經營好,那經營診所的經驗、團隊、體系能不能放大到另外的地區?這就是連鎖的基礎,未來醫生集團連鎖會成為一個比較常見的業態。”張強介紹,張強醫生集團現在在全國10個城市布局了靜脈病中心,2020年下半年還會在3個省份開出3家。
第四,將來醫生集團一定要灌輸管理、運營理念。張強說,在早期,技術是醫生集團的核心,但是未來純技術不足以支撐一個強大的企業,所以將來的醫生集團一定要灌輸注入管理、運營的理念。
第五,未來醫生集團要從一線城市向基層擴展。據了解,目前張強醫生集團已經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杭州、深圳、西安、南京、重慶、沈陽十座城市擁有連鎖的國際靜脈病中心。
第六,醫生集團從師父帶徒弟的模式轉換為培訓體系模式。
第七,未來醫生集團要從單純的臨床轉變為臨床+學術。
第八,從多學科慢慢聚焦到專病,這是未來醫生集團的趨勢。
第九,線上+PHP慢慢會轉為加上線下實體。

醫生集團要與醫院相互賦能
未來,醫生集團和醫院如何建立穩定的合作機制?張強認為,要和醫院建立穩定的合作機制,醫生集團不僅要擁有過硬的技術、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強勢的法律保障能力、患者流量,更要在管理和市場上與合作機構進行賦能。
針對一些醫生創業者和醫院合作不自由,自己投一家醫院又變成了醫生不擅長的重資產這一困擾很多創業者的問題,張強看好“診所和醫院分離”這一模式,認為這種模式將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他舉了一個例子,在英國有一個最有名的圣馬克肛腸病醫院,它只有門診,沒有病房和手術室,但是這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肛腸病醫院。
張強介紹,這一模式下診所是醫生集團自己的線下實體,所有的重資產在醫院,診所和醫院是分離的,看病隨訪在診所,但是住院、檢查是在醫院。
此外,醫生集團和其他機構的合作要從單純的業務合作到全面相互賦能。張強認為,醫生集團和合作機構不僅是帶來流水,他們看到醫生團隊的優勢,醫生團隊看醫院管理的優勢,合作方相互借鑒、相互學習。這里面帶來的無形價值非常多,通過各種合作,會學到很多的東西。(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