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繼康 來源:健識局(jianshiju01) 全文2761 字 ,閱讀需 8 分鐘 春運已經啟動,各地返鄉防控政策的公布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國務院指出各地方在政策執行時“不能擅自加碼,也不能層層加碼”,但在個別地區,仍出現了一刀切式的疫情防控政策,這使
國務院指出各地方在政策執行時“不能擅自加碼,也不能層層加碼”,但在個別地區,仍出現了一刀切式的疫情防控政策,這使得春節的回家和返崗旅程充滿了不確定性。
本周,醫患關系風波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繼上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出現汽油彈爆燃事件后,本周江西發生兩起惡性傷醫事件,引爆輿論熱議。國家衛健委對傷醫事件發出強烈譴責,《中國日報》則發表評論:“別讓醫生流汗又流血,流血又流淚。”
國務院政策吹風會已經明確,生物仿制藥和中成藥將陸續納入集采。下周,第四批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將在2月3日正式進行,到時候不知又有多少企業會做出艱難選擇。
健識局梳理更多熱點事件如下:
重磅政策一覽表
據央視新聞1月30日報道,在國家醫保局協調指導下,1月28日四川、陜西、甘肅、西藏、貴州、內蒙古等省份醫保部門,集中將當地公立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從原來的120-200元不等,下調到80元甚至更低。
預計在春節前,全國公立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人份價格,將全部降到80元以內。5個樣本混合檢測和10個樣本混合檢測的費用將更低,陜西省1月27日公布的通知顯示,陜西5樣本混檢每人次30元,10樣本混檢則只要15元。
另外,北京、陜西等省份已經明確將核酸檢測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1月27日,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新進京返京政策,政策指出:“自1月28日至3月15日期間,國內低風險地區人員進返京須持抵京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抵京后實行14天健康監測,滿7天、滿14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及全域實行封閉管理的人員,原則上不能進京。”
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有序做好春運期間群眾出行核酸檢測工作的通知》,并對文件中涉及的重點問題進行了解答。解答中明確表示:“持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的旅客到達目的地后不需要隔離。”
醫藥衛生大事件
1月26日,江西省吉水縣人民醫院心內科醫生胡淑云被一男子用刀刺傷。1月27日吉水縣人民醫院發文稱:胡淑云醫生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于1月27日凌晨3:12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不幸去世。
1月29日,江西省吉水縣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暴力傷醫案犯罪嫌疑人曾某升批準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1月27日,76歲男子裴某堂持針管,將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51歲醫生曾紅梅扎傷。該院副院長劉月輝告訴記者,經法醫化驗,針管內注射物系有毒除草劑。目前傷者情況穩定,正在接受治療,北京的中毒救治專家已于28日抵達南昌參與救治。犯罪嫌疑人裴某堂已被警方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中紀委網站1月29日發布消息稱,經調查,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北區)涉嫌存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車接車送、降低入院標準”等誘導住院、虛假病歷、冒名頂替、過度治療、不合理用藥等現象,北區所有收治患者均有補貼餐費現象,涉及違規金額212.73萬元。
此前國家醫保局下令嚴查的“太和騙保案”中涉案人員已經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文章指出,此次被曝光的欺詐騙保事件并非孤案。在一些案件中,診斷是假的,病人是演的,病房是空的。2018年以來的連續三年,遼寧沈陽、安徽阜陽、山西運城分別發生社會影響惡劣的醫院騙取醫保案件,已經引發中紀委高度重視。
當地時間1月25日,默沙東公司宣布:停止研發兩款SARS-CoV-2 / COVID-19候選疫苗V590和V591,并計劃將其研發策略和生產能力集中在推進兩款候選治療藥物MK-4482和MK-7110上。
默沙東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宣布放棄新冠疫苗研發項目的跨國大藥企。此前宣布介入新冠疫苗研究的跨國企業中,目前有產品上市的只有輝瑞和阿斯利康,強生、賽諾菲、葛蘭素史克等大廠的產品還在研發之中。
1月30日,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發出嚴正聲明。聲明指出饒毅先生在其自媒體公眾號發布的文章中,對于綠谷制藥用于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新藥GV-971發表了毫無事實依據的言論,對公司業務造成了實質性的負面影響,要求饒毅及相關媒體立即停止對公司名譽的損害行為并刪除不實言論。
一周新品大盤點
1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深圳韋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玻璃化冷凍液及解凍液(國械)上市。這是國內首個玻璃化系統獲批上市,玻璃化冷凍液及解凍液用于人類輔助生殖中,實驗室胚胎、卵子的玻璃化冷凍及解凍。
僅僅獲批上市的前一天,深圳韋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上藥醫療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辦全國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在輔助生殖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
1月26日,阿斯利康宣布,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霧劑Ⅱ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該藥物用于成人和12歲以上青少年輕度哮喘患者的抗炎緩解治療。這是中國首個被批準用于治療輕度哮喘的聯合療法。
1月29日,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科倫藥業的復方氨基酸(15AA-I)/葡萄糖電解質注射液、ω-3魚油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獲批上市。
其中,復方氨基酸(15AA-I)/葡萄糖電解質注射液為國內首仿,ω-3魚油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為國產第2家,兩款產品均為腸外營養藥。據悉,科倫藥業已有6款腸外營養藥通過一致性評價,還有4款腸外營養藥的上市申請正在審評。
根據中國藥品審評中心公示信息,拜耳的1類新藥BAY 1817080片獲得兩項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其適應癥為子宮內膜異位癥。
公開資料顯示,BAY 1817080是一款P2X3拮抗劑,拜耳正在開發該藥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咳嗽、膀胱過動癥等多種適應癥。該藥尚未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
· END ·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張繼康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