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服不服,1億元罰款要照付 作者:張鈴?小米 賈亭?邢蕓 來源:健識局 全文 3421 字,閱讀需 9分鐘 2月5日,這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要求的最后期限。不出意外的話,先聲藥業應當已繳納了1.007億元罰款。 此前不久,阿里巴巴、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豐巢
不論服不服,1億元罰款要照付
2月5日,這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要求的最后期限。不出意外的話,先聲藥業應當已繳納了1.007億元罰款。

此前不久,阿里巴巴、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豐巢等知名企業都曾領受反壟斷罰單,但所受處罰均在50萬元,先聲罰款卻高達1個億,刷新了國內藥企被罰記錄。
事實上,阿里巴巴、閱文集團的行為屬于通過收購“違法實施集中”,最高罰款額為50萬元;先聲藥業違反的是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由于“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將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
2019年,先聲年收入50.367億元,也就是說,罰掉了2%。
依據《反壟斷法》規定,不管被罰企業服不服、是否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處罰決定都要按期執行。健識局向先聲藥業了解罰款情況,對方表示:“該交的還是要交”。
反壟斷局對先聲的處罰決定書顯示:2019年4月,先聲藥業獲得了巴曲酶原料藥在中國的獨家銷售權。這種原料用于生產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畢西制藥的獨家品種。對這家企業,先聲一直不報價,也不供應巴曲酶原料藥,最終,托畢西于2020年6月起停產。
之后,先聲被舉報,1億罰單誕生。
少有人知道的是,先聲獲得巴曲酶原料藥并不是這起壟斷的開端,真正的故事早從2017年就開始了。
創新品種裹足不前
業績承壓急于求成
2017是什么年份?
彼時,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已踐行兩年,新藥研發得到極大的政策鼓勵,中國正處于創新藥爆發前夜;另一面,國家醫保局即將掛牌。政策前拉后推,都在鞭策長久以來躺在仿制藥舒適區的藥企另謀新路。
在中國南京,曾經的“紐交所中概藥業上市第一股”先聲藥業已經退市4年。在美國資本市場闖蕩的期間,先聲股價一直不高,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的打擊后,更從較高位直接跌去四分之三。私有化后,先聲轉向國內市場,為謀求新產品設立了孵化器,希望用資本力量更快從外部獲得新產品。
然而,當時,名為“百家匯”的眾創空間項目并未給先聲帶來多少靈感。
那時中國的醫藥行業,早已不是2007年先聲赴美風光上市時的模樣。2007年,先聲年銷售額為13.69億元。那一年“白馬股”恒瑞醫藥的銷售額也不過19.81億元。
十年之后的2017年,在國運和政策驅動之下,中國醫藥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批創新藥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進口新藥的引進速度不斷刷新,由國內藥企研發的一類新藥也如過江之鯽。這時候的先聲,產品線卻已多年未有突破性進展,幾款主要產品全部獲批于2011年之前。曾經比肩的恒瑞更是早就領先了好幾個身位。
作為曾經的行業明星,先聲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令人唏噓的是,十幾年前就有能力拿出兩個一類新藥的先聲藥業,已不再是創新標桿,更像躺在功勞簿上依賴既有路徑的懶漢。
就在這個時期,當時先聲的商務拓展部門苦于業績提升困難,急于想在市場上收購現成的品種,一款叫“巴曲酶注射液”的產品進入了BD的視線。
年銷售3億元的巴曲酶注射液不算大品種,卻是北京托畢西藥業的獨家品種。
托畢西原隸屬于日本東菱制藥。天眼查信息顯示,2013年東菱制藥退出,托畢西成為注冊在香港的子博有限公司旗下獨資企業,法定代表人為千賀博文。隨后,托畢西先后經歷投資方虛假出資、請來救兵卻“鳩占鵲巢”、再次請外援奪回股權等一系列糾紛,早已元氣大傷。
這樣一個股權復雜的問題公司,本不應成為一個好的收購對象。事實上,知情人士透露,任晉生對這筆收購也不看好:一來,該產品創新成分不足,而他作為掌舵者一心想要抓創新藥品;二來,市場規模也不大;三來,公司“不夠干凈”,股權糾紛太多,有充分收購經驗的任晉生不看好這樣的標的。
然而,先聲時任總裁馮洪剛自有他的壓力。馮洪剛擅長做成熟產品,他與時任BD部門的老總也都承擔著增長乏力的業績壓力。最終,在這二人的力推之下,先聲依然錨定了托畢西。

事發

· END ·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張鈴 小米 賈亭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