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Xy2.5我不生產故事,我只是用心分享的踐行者。 馬上就要過年了,辛苦一年,相信業內的小伙伴們已經開始準備休息了。年前該拜訪的客戶都拜訪了,該做的工作都做了。但是,過年你有沒有安排這個人領導。年關將至,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就是人情往來。那在準備走親訪友購買禮物的時候你會不會想起
專欄作者/Xy2.5
我不生產故事,我只是用心分享的踐行者。
馬上就要過年了,辛苦一年,相信業內的小伙伴們已經開始準備休息了。年前該拜訪的客戶都拜訪了,該做的工作都做了。但是,過年你有沒有安排這個人——領導。
年關將至,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就是人情往來。
那在準備走親訪友購買禮物的時候你會不會想起你的領導呢?你的春節拜訪名單里會不會填上他的名字?
其實對于過年要不要給領導送禮,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看法。簡單來說無非就兩派:
一種是不送禮物的:在工作中大家都是工作關系,我能靠自身能力完成任務,踏實工作。再說都什么年代了,只要我不去得罪領導,也沒必要去討好領導。
另一種是主張要送禮物的:畢竟是在中國,人情社會。逢年過節送點東西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送了總比不送強,禮多人不怪嘛。
這里我們先不討論誰對誰錯,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有著自己的發展路徑和處事方法。我們先一起來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你怎樣定位你與上級的關系?是同事、朋友、還是什么?
客戶關系=領導關系?
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先來想一想在工作中我們和客戶是怎樣相處的?
我們經常說要做客情、懂學術。那這里的客情指的是什么?是不是指的就是我們與客戶的關系呢?那么與客戶建立關系的基礎是什么?
是我們的個人價值,還有我們所做的產品價值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在這樣的共識基礎之上我們不斷做加法,然后促進成交。
那么把這條邏輯套用進我們的工作中是否可行呢?
我們來看一下,當我們應聘某公司崗位時,我們要先準備簡歷,然后準備面試。而在應聘的過程中,不論是簡歷還是面試環節,不就是等同在推銷自己嗎?
面試中我們也在不斷地展示自己的優點,有著怎樣的工作經歷,有哪些成功案例,這不就是在展示自己的個人價值能夠滿足這個崗位的需求嗎?
當我們的個人價值能夠滿足這些需求時,自然獲得了崗位的機會。
日常工作也是如此,問題是指標,需求是達成,我們能提供的就是交付結果,最后你拿獎金,領導也不挑戰你。因為我們滿足了需求,所以結果是美好的。
客戶價值維系=領導關系維系?
我們與客戶的相處中總是希望客戶能在自己的產品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么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及這三個字“憑什么”。為了解決“憑什么”的問題,我們可謂是費勁腦汁。
我們開始探尋客戶的需求,為客戶解決學術上的問題,查找相關文獻,一起制作PPT,不遠萬里陪同去參加XX城市的學術論壇,路上你還貼心地準備了暈車藥,會議結束,你們一起吃了頓飯慶祝這次會議演講的順利完成。
為什么做這些?做這些工作我們是希望能夠加強我們與客戶之間的信任,方便日后工作中的信息同步,能夠更高效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憑什么”的問題。
其實我們在工作中有著很多不開心的問題都是源自這樣“憑什么”的問題。比如:憑什么我指標這么高?憑什么這次升職沒有我?憑什么我的績效分數這么低?憑什么這個季度我又沒獎金?
那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反過來問問自己:憑什么這次的升職是我?憑什么這次獎金給我?憑什么給我滿分的績效?那為了解決這些“憑什么”你又做了什么呢?
因此,為了解決這些“憑什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平時的工作中多承擔一點,做事情更細心一點,努力認真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問題。
所以說,要不給領導送禮呢?這就跟要不要給客戶送禮差不多一個道理。
客戶不會因為你送禮物,就用你的產品;不會因為你不送禮物就堅決不用你的產品;自然,領導不會因為過年你送一次東西就對你感恩戴德,也不會因為你過年不送東西就處處找你麻煩。
無論如何,在工作中能夠解決問題,滿足需求才是根本。
所以今年過年,你會給領導拜年嗎?
文章聲明:
思齊俱樂部是醫藥人學習分享社區,為醫藥個人學習賦能。作者觀點和案例僅供學習方法使用,不代表商業公司真實情況。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