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長制藥大筆投資了疫苗業務 剛被財政部處罰不到半個月,步長制藥就再一次刷新了業界認知。 4月27日晚,步長制藥披露了2020年業績。2020年步長制藥的總營收為160.06億元,同比增長12.28%;銷售費用為83.73億元,其中有80.28億元是“市場、學術推廣費及咨詢費
步長制藥大筆投資了疫苗業務


剛被財政部處罰不到半個月,步長制藥就再一次刷新了業界認知。
4月27日晚,步長制藥披露了2020年業績。2020年步長制藥的總營收為160.06億元,同比增長12.28%;銷售費用為83.73億元,其中有80.28億元是“市場、學術推廣費及咨詢費 ”。
80個億,相當于每天花掉2200萬。
辛辛苦苦一整年,賣藥一半的收入花在了學術推廣和“咨詢”上面,這一金額和比例令人瞠目結舌。
外界不禁會問:步長制藥到底要“咨詢”些什么?
時間倒退半個月,會發現財政部早就給出了解答。4月12日,在財政部公布的77家藥企查賬結果中,步長制藥被處罰,原因就是“以咨詢、市場推廣費的名義,向醫藥推廣公司支付資金,再轉付給代理商,涉及金額5122.39萬元”。
這些以咨詢、市場推廣名義給出去的錢,轉一道手,就到了醫藥代表手里,可能就成為了“帶金銷售”中,支付給醫生的賄金。
去年9月,河南商水縣人民醫院主治醫師蘇某收受回扣12.5萬元的案件被曝光:每開出一盒步長制藥的獨家品種“腦心通膠囊”,蘇醫生可拿到回扣3.5元。
2020年,步長制藥共開出腦心通膠囊1.5億盒;還開出穩心膠囊、無糖穩心膠囊共7300萬盒、丹紅注射液5600萬支。
80億元的銷售費用,夠不夠分?
01主力品種銷售下滑,銷售費用卻不敢下滑
2020年,心腦血管藥為步長制藥貢獻了120.83億元,占總營收的75.49%,具體而言,丹紅注射液、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三大獨家品種,是步長制藥的收入支柱。

其中,丹紅的市場份額排名最靠前。2019年,丹紅注射液在心腦血管中成藥市場份額為3.72%,排名第5。腦心通膠囊和穩心顆粒分別位居第9和第15名。
到了2020年,丹紅注射液的銷售量明顯下降。

步長制藥2020年年報顯示,主力規格10ml的丹紅注射液銷售量為4549萬支,同比下降23.66%;20ml規格的銷售量也下降了17.79%。
丹紅注射液是從2017年開始走下坡路的。
那一年,丹紅注射液被安徽、內蒙古、廣州市等多地列入重點監控目錄,嚴格限制使用。中藥注射液的濫用,引起了各地醫保部門的警覺。
禍不單行,2020年4月,腦心通膠囊也被國家藥監局要求修訂說明書,增加16項不良反應、4大注意事項。
一場政策“圍剿”正在襲來,但步長制藥轉身還是太慢。
2020年,步長制藥新增的醫療器械板塊收入10.77億元;2019年,步長增資控股的上海合璞增添醫療器械批發銷售業務。
但是,去年開始的耗材集采,又將澆滅步長制藥的器械雄心。
2020新冠疫情初期,步長制藥還曾高調宣布進行新冠疫苗研發,通過間接控股浙江天元,步長取得了疫苗生產能力。
熱度蹭完后,沒了下文。時至今日,步長的新冠疫苗依然只停留在紙面上。
各方都沒有好消息,如何維持市場局面?
步長的答案是:自2017年開始,銷售費用就從未下降到80億元以下。
2020年年報顯示,步長制藥共有1870名銷售人員,平均算下來,過去一年里每名醫藥代表花出去了429萬元的“學術推廣費、咨詢費”。
與之對比的是,這些藥代的人均薪酬只有12.6萬元。
每月領著1萬的工資,花出去35萬元費用,步長制藥的醫藥代表工作得開心嗎?
02面臨專利到期,步長制藥決心做疫苗?
市場最關心的是:步長制藥的老本還能吃幾年?
年報披露,步長制藥的核心產品腦心通膠囊專利即將到期,大限是今年8月19日;穩心膠囊的專利到期日是9月27日;丹紅注射液專利也將在2022年底到期。
盡管中成藥專利不如西藥專利那樣影響大,但是專利到期后,腦心通、穩心膠囊依然會面臨仿制的挑戰。
2020年,步長制藥的4款心腦血管疾病的化學藥 “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復方曲肽注射液、銀杏蜜環口服溶液”在其強大的心腦血管領域“銷售費用”刺激下,共取得了22.31億元的收入,但要取代腦心通,還有待時日。
生物制藥方面,步長制藥仍處在初期布局階段。截至2020年12月底,步長制藥現有14個生物制品在研,主要用于治療腫瘤、骨質疏松、貧血等疾病。
如今,國家醫保局推出的“信用評價制度”,開始約束企業的商業賄賂行為,譽衡藥業已經領到第一張罰單。業界傳聞的國家級重點監控目錄中藥版遲遲未見動靜,也成為懸在中藥企業頭上的一把劍。
步長選擇在疫苗領域加大投入。2020年,步長制藥對浙江天元、泰州賽華、無錫華派三家企業增資。
浙江天元是GSK旗下的疫苗企業,泰州賽華是泰州的疫苗生產企業,無錫華派則是一家生物技術開發企業,主要為疫苗制品提供臨床前研究。
中國疫苗產業在醫藥行業中的比重整體比例較低,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世界上了一堂“疫苗普及課”,步長似乎是想借這一勢頭,加速進入疫苗行業。
但是,疫苗與中藥相差實在太大,疫苗生產所依賴的技術基礎、生產條件與中藥也幾乎沒有重合性。步長制藥等于另起爐灶,去追趕中生集團六大所,以及華蘭、沃森、智飛、康泰等疫苗龍頭。
不過好在,疫苗領域不怎么需要醫藥代表,而是疾控部門統一銷售。未來若轉型成功,步長制藥倒是能擺脫“回扣之王”的惡名。
2018年9月,步長制藥正式宣布向醫藥全產業轉型,并通過投資并購向千億市值公司努力。4月29日收盤時,步長制藥每股價格22.58元,總市值為257.77億元,距離千億,還有好多個小目標。
文丨大衛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