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財經媒體格隆匯透露,國內大型民營醫療機構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打算在香港上市,IPO最早可能在明年進行,或籌資數億美元。 作者|趙小樺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又一家醫院欲赴港上市 近日,據財經媒
近日,據財經媒體格隆匯透露,國內大型民營醫療機構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打算在香港上市,IPO最早可能在明年進行,或籌資數億美元。
作者|趙小樺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又一家醫院欲赴港上市
近日,據財經媒體格隆匯透露,國內大型民營醫療機構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打算在香港上市,IPO最早可能在明年進行,或籌資數億美元。目前醫院正與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就計劃中的股票發行展開合作,其中如融資金額和規模等細節,仍處于初步階段。
醫院官網顯示,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立于1999年11月,長期以來專注心臟醫療領域技術研究,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開放床位750張、年手術量超2.9萬例的三級甲等心臟病專科醫院,截至2020年底,醫院成功實施各類心臟手術35.7萬余例。現任院長為陶涼教授。
作為國內知名民營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早在2011年就成功躋身“國家隊”行列,其心血管外科獲批首批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而在2019年,醫院還獲得心臟移植執業資格。
據“紅星新聞”報道,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與成都空港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亞洲實業有限公司共建的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都醫院還將落戶雙流,醫院規劃床位320張,預計2023年3月正式建成運營。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據了解,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是武漢唯一一家托管方艙醫院的民營醫院,托管了沌口方艙醫院,自2020年2月17日正式開始收治患者至3月8日休艙,累計收治患者990人,治愈出院702人,轉院288人,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治愈人員零回頭。
據了解,武漢亞心醫院名譽院長朱曉東院士,曾擔任阜外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外科主任,北京阜外醫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長。
公開資料顯示,武漢亞心醫院所屬的香港亞洲醫療(武漢亞心)是以心血管為特色的連鎖醫院集團,目前擁有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新疆亞心心臟病醫院等3家醫院,同時在日本收購一家心血管中心,在香港聯營一家心血管中心,總床位數近3000張。
據了解,今年8月份,也曾有財經媒體報道武漢亞心醫院的集團公司香港亞洲醫療集團擬赴港上市的消息,初步集資約5億美元,并委任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作為IPO保薦人,但也表示上市規模和時間表等計劃仍可能有變。
據悉,2016-2018年,武漢亞心先后完成三輪融資,引入君聯資本、紅杉中國、泛大西洋投資,借助資本加速發展。
此次再度曝出亞心醫院擬上市的消息,有業內人士認為,以亞心品牌為核心的香港亞洲醫療集團,資產證券化或許正在路上。
多家醫療機構沖擊上市
實際上,除了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外,此前,據路透旗下IFR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專注于血液病治療的陸道培醫療集團也最快將于今年赴港提交上市申請,集資至少5億美元(約39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陸道培醫療集團由血液病專家陸道培院士于2001年創建,為一家專注于血液病及腫瘤治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民營醫療集團,旗下現擁有包括河北燕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血液病醫院、上海道培醫院和陸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在內的5家醫療機構。
據了解,陸道培醫療集團相繼于去年7月、9月完成了超過5億元、1億元的B輪、B+輪(股權)融資,融資金額超6億元人民幣。其中,B輪融資由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領投,Investcorp跟投。浩悅資本在本次交易中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無獨有偶,業內知名的樹蘭醫療也于今年4月在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了輔導備案公示文件,擬沖刺A股IPO。據悉,樹蘭醫療由知名感染病學家李蘭娟院士及其丈夫肝膽外科、肝移植專家鄭樹森院士共同創立。
如今,樹蘭醫療已發展成為一家集健康醫療服務、醫學科研、醫護教育、生命科技為一體的綜合型科技醫療集團,并與福建、海南、重慶、鄭州等多地的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公開資料顯示,截止今年4月,樹蘭醫療已完成了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毅達資本、啟明創投等知名機構。
在行業領頭機構在沖擊上市的同時,三博腦科的過會,更猶如一針強心劑,為醫療服務連鎖機構沖擊上市帶來了新思路。
9月15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公告披露,三博腦科醫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博腦科)首發獲通過,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據了解,三博腦科擬募資5億元,用于湖南三博腦科醫院項目、三博腦科信息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三博腦科成立于2003年,由國內知名神經醫學專家欒國明、于春江、石祥恩及資深醫院管理專家張陽等聯合創立,經過17年發展,現已成為以神經專科為特色,擁有約400名醫師、150名主任及副主任醫師、總員工數達1600余名的醫療服務集團。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多家醫療連鎖過會,同時,又有多家品牌醫療連鎖沖擊上市,這對于創業型醫療服務企業來說都構成資產證券化的重大利好,未來將有更多醫療服務企業有機會沖擊上市,持續放開的上市通道將有利于醫療服務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做大做強,并吸引更多資金進入醫療市場,助力優質醫療服務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