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恒瑞醫藥發布了其2020年半年報,總營收同比增長12.79%,與往年超過20%的增速相比明顯放緩,分析機構指出放緩原因可能來源于疫情下麻醉、造影劑需求減少。與增速放緩逆向的是,恒瑞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5.56%,研發費用占比總營收超越一眾同行。 8月1
周末,恒瑞醫藥發布了其2020年半年報,總營收同比增長12.79%,與往年超過20%的增速相比明顯放緩,分析機構指出放緩原因可能來源于疫情下麻醉、造影劑需求減少。與增速放緩逆向的是,恒瑞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5.56%,研發費用占比總營收超越一眾同行。
8月1日,恒瑞醫藥公布了2020年半年報,從總營收和凈利潤上來看恒瑞依舊保持國內生物醫藥企業前茅位置,但相較于去年同期的增速,新冠疫情的影響十分突出。
2020年半年報顯示,恒瑞醫藥上半年總營收113.09億元人民幣,相較于19年同期100.26億元人民幣增長了12.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營性損益的凈利潤25.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94%。
即便半年就實現過百億的營收,恒瑞依舊逃不開新冠疫情的影響。20年上半年恒瑞總營收同比增長12.79%,在回看近五年,2019年半年報中恒瑞醫藥總營收同比增長29.19%,2018年同比增長22.32%,2017年同比增長20.18%,2016年同比增長20.35%,2015年同比增長24.95%。可以看出五年來恒瑞醫藥在上半年一直保持每年超過20%的增長,2017年以后更是持續增長。可見,新冠疫情的影響對恒瑞的增長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業界分析指出,新冠疫情對恒瑞的業績的影響主要來源于麻醉、造影劑等業務。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恒瑞上半年業績低于預期,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麻醉領域受到較大影響。從二級市場來看,受到疫情期間醫院接診減少、患者和手術臺數大幅下降的影響,麻醉、造影劑等院內產品受到不小沖擊。而2019年恒瑞年報中的數據顯示,其主營產品涵蓋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特殊輸液、造影劑、心血管藥等眾多領域,2019年總營收的23.7%來自麻醉,13.7%來自造影劑,二者分別創造了55億元和32億元人民幣的營收。盡管恒瑞在2020半年報中并未披露具體產品的銷售數據,但從人福醫藥、司太立等以麻醉或造影劑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營收數據來看,新冠疫情對恒瑞的影響中,麻醉、造影劑的需求減少占比不小。據悉,人福醫藥第一季度總營收45.7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13.08%,司太立一季度營收2.9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0.95%。
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及國內持續改革的醫保、藥品管理制度,恒瑞在年報中表示將圍繞“科技創新”和“國際化”兩大戰略來推動公司發展。
即使疫情當下,增速放緩,恒瑞的研發費用仍十分亮眼,上半年累計投入18.63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14.8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25.56%,占總營收的16.47%。這一數值甚至超過了部分以創新研發為主的生物醫藥企業,同行業公司的研發費用所占總營收比重的百分數多為個位數。
從具體數量來看,恒瑞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取得創新藥制劑生產批件3個,仿制藥制劑生產批件1個,創新藥臨床批件37個,一致性評價批件3個品種并完成了2種產品的一致性評價申報。
再從具體領域來看,恒瑞的研發主要集中在抗腫瘤領域,半年來恒瑞在該領域加速開疆拓土。
7月23日恒瑞醫藥發布藥物臨床試驗獲批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收到了國家藥監局批準同意開展SHR-1806藥物對于晚期惡性腫瘤的臨床試驗。該靶點藥物在全球尚未同類上市,羅氏、輝瑞等跨國藥企也仍處于臨床早期階段,恒瑞在該藥物的研發上已經累計投入1831萬元人民幣。
6月17日,恒瑞醫藥公布了其PD-1卡瑞利珠單抗獲批兩個新適應癥的公告,分別為單藥二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以及聯合培美曲塞和卡鉑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截止目前,卡瑞利珠單抗已經涵蓋了肝癌、肺癌、食管癌、經典霍奇金淋巴瘤等4個適應癥。
腫瘤領域還有吉非替尼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獲批上市,除了腫瘤領域,恒瑞在上半年還有用于常規胃鏡檢查鎮靜的1類創新藥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獲批上市。
恒瑞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已經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創新藥申請臨床,每1-2年都有創新藥上市的良性發展態勢。而2018年年報中恒瑞曾表示,每2-3年都有創新藥上市的發展態勢。
半年報中還公布了恒瑞在國際化方面的動作,上半年主要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場。半年報顯示,在仿制藥上,恒瑞分別向FDA遞交了3個原料藥、1個中間體以及2個制劑的注冊申請,并有鹽酸右美托咪定氯化鈉注射液在美國獲批;在創新藥上恒瑞主要在謀求國際合作,恒瑞有償許可卡瑞利珠單抗項目給韓國CrystalGenomics Inc.公司。
截至8月3日下午收盤,恒瑞醫藥總市值4945.89億元人民幣,6月22日恒瑞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元,位列A股十大市值公司。據E藥經理人此前統計,恒瑞醫藥從上市到突破1000億市值花了16年,從1000億到2000億花了1年,從4000億到5000億僅用不足8個月。
35年磨一劍,西安楊森人才觀的變與不變
2020年突發的疫情把醫療行業的關注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聚光燈下,這場百年來對社會最大的挑戰成為企業難得的“試金石”,用以檢驗企業的既定策略能否應對高速變化的市場環境,能否在失速時保持韌性和敏捷性。而企業最終是否會在這場變局中繼續站立在橋頭...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DQwMg==&mid=2650210168&idx=3&sn=a9a2d74498a0d96b9db8d0f13a46aeb2&chksm=bed4cce589a345f3f9ef730a5bc90b1213626613ad569785efbbbf786821a6c781fd92850635#rd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任曉桐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