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醫藥創新的重要陣地。 自2016年后,中國政策環境、資本環境、人才環境、市場環境都在為中國醫藥產業創新鋪就宏大序曲與樂章。臨床試驗數量作為一項展示醫藥產業創新潛力的重要指標,它的量級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過去幾年中國醫藥研發創新改革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醫藥創新的重要陣地。
自2016年后,中國政策環境、資本環境、人才環境、市場環境都在為中國醫藥產業創新鋪就宏大序曲與樂章。臨床試驗數量作為一項展示醫藥產業創新潛力的重要指標,它的量級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過去幾年中國醫藥研發創新改革的成績與影響力。
根據科睿唯安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中國開展的臨床試驗數量已經首次超過美國。若是延續此種趨勢,那么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開展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國家。
這可能是受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在中國開展的臨床實驗中,針對呼吸系統疾病和傳染病的數量最多,針對腫瘤的臨床試驗數量排在第三位。

這與美國有所不同。2020年上半年,美國臨床試驗數量排在第一位的是腫瘤,其次是呼吸系統疾病,排在第三位的是傳染病。
在中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腫瘤、神經系統疾病、胃腸道疾病;在美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神經系統疾病、罕見病。不過,針對以上6類疾病領域,2020年上半年,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的數量都超過了美國。
事實上,自2016年后,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的數量經歷了快速增長。2016年~2019年,在中國開展的臨床試驗數量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同比美國,只有2016年-2017年其臨床試驗數量增長率為10.17%,其余年份都是個位數。

多未必是好,但絕對是通向好的必經之路。臨床試驗數量的增加,帶來的是對中國醫藥產業創新的備受矚目。
那么代表中國醫藥產業研發創新實力的公司都有哪些?他們有哪些特征?哪些公司可以體現中國醫藥產業未來發展的創新實力和可持續性?是否可以總結出創新型醫藥企業的共性?其發展歷程及商業模式對新入者是否有借鑒意義?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2019年E藥經理人首次推出“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以下簡稱“創新100強”)評選。

“創新100強”評價模型從醫藥創新現狀出發,以醫藥企業為主體,以硬數據為依托,通過創新根基、創新過程、創新成果三個維度,以授權專利數量、專利施引總量、臨床試驗數量和創新藥獲批與上市的數量四個指標為評價依據。

歷時4個月,2020年“創新100強”評選,經過數萬條數據的結構化搜集與整理,最終形成。
“創新100強”代表了中國醫藥創新的未來,是中國醫藥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生力軍,也是中國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夯實行業競爭力的重要力量。“創新100強”代表著中國醫藥產業創新的厚積薄發和欣欣向榮,是中國醫藥產業最強實力陣營。
硬邦邦的數據,最能代表“創新100強”的絕對實力。
這100家公司近五年專利授權數量占到中國醫藥企業專利授權總量的19.4%;近五年專利施引總量占到中國醫藥企業專利施引總量的16.72%;從臨床試驗數量來看,這100家公司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數量,占到整個中國醫藥產業2019-2020年臨床試驗總量的19.63%。從即將上市的新藥數量(包括原創新藥、改良型新藥和生物類似藥)來看,目前本土藥企處于和即將進入上市注冊階段的藥品數量是118個,其中“創新100強”公司為87個,占到總數的73.73%。
從單一維度的數量來看,“創新100強”授權專利數量均值為28.79件,其中6家企業超過100件,31家企業超過均值;專利施引總量均值為120.69次,其中有兩家超過1000次,25家超過均值;臨床試驗數量方面,均值為13.55項,有兩家超過100項,5家超過50項,23家超過均值。此外,“創新100強”公司在研活躍分子累計數量總計1673個,其中5家超過50個,29家超過20個。
“創新100強”企業在研究方向上,腫瘤、胃腸道疾病、內分泌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罕見病位列前五;與其臨床試驗所針對的適應癥略有差異,排在前五的依次分別是腫瘤、胃腸道疾病、罕見病和呼吸道疾病、血液病。
土壤在哪里,希望就在那里。我們希望“創新100強”作為一個整體,是中國這片鼓勵創新的沃土中,孕育出的最閃耀明星。
現在,您可以投票方式,為2020 “創新100強”企業投票,為您心中的“創新之星”實力點贊!投票時間截止至9月30日。我們將根據投票結果,評選出5家“最具人氣創新之星”企業,屆時將 “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進行盛大發布和頒獎。歡迎您積極投票并轉發參與!(以下名單以首字拼音順序排列)
創新既是過程也是結果,E藥經理人研究院通過案頭研究、專家訪談等形式,將醫藥創新企業的核心能力歸結為三個維度:創新根基、創新過程和創新結果,并為這三個維度設置了具體評價指標。
1) 創新根基:擁有的授權專利數量和質量是創新的基礎,這是被業界普遍認可的觀點。創新根基維度采用兩個指標進行衡量,分別是授權專利數量和專利施引總量。授權專利數量是指一家公司在特定的時間區間內公開的獲得授權的專利數量;專利施引總量是指以上特定時間區間內公開的獲得授權的專利,以及其對應的DWPI專利家族中的所有專利,在后續被其他專利引用的總次數,是衡量一項發明專利影響力的指標。
2) 創新過程:此維度采用臨床試驗數量作為具體指標進行衡量。訪談對象一致認為,藥物臨床試驗是醫藥創新的必經階段,其開展數量的多少,一方面體現企業創新的能力,另一方面體現企業創新的體量。
3) 創新成果:此維度采用創新藥獲批與上市的數量作為指標。創新藥內涵與科睿唯安Cortellis數據庫統一,包括創新藥,改良藥和生物類似藥。
1) 以2016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這一時間區間內公開的授權專利數量為基礎指標,框定候選企業池,并為候選企業統計專利施引總量數據。
2) 以2020年9月1日為截止日期,統計候選企業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數量和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創新藥獲批及上市的數量。
3) 為候選企業的授權專利數量、專利施引總量、臨床試驗數量指標數量進行歸一化計算。
4) 在歸一化數據基礎上,為授權專利數量、專利施引總量、臨床試驗數量指標賦予不同權重,得出三項指標總分,確定100家入圍企業。
5) 最后將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獲批新藥數量作為三項指標總分的加分項,依照最終得分進行排序,即為“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
6) 100強企業劃分為四個梯級,各梯級內按照臨床試驗數量降序呈現。
1.本名單主要包括在中國大陸注冊,以藥品研發及生產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也涵蓋注冊在境外,但主營業務在中國大陸的公司。
3.本名單中,專利相關數據來自科睿唯安Derwent Innovation數據庫;
臨床試驗數量和獲批新藥數量來自科睿唯安Cortellis數據庫。
● Derwent Innovation
是全球權威可靠的專利數據平臺,具備強大的智能檢索、分析、預警和海量文獻圖像化功能,協助組織建立跨部門的技術情報搜集與分析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廣泛視角的技術信息來源。它收錄了全球
156
個國家
/
地區的專利信息,涵蓋全球
75
個國家
/
地區的專利全文。
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
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簡稱
DWPI
)是全球最受信賴的專利信息來源,經過專業標引,提供經過專業編輯團隊深加工的標題和英文摘要。運用
DWPI
,不錯過關鍵的創新信息,并協助您迅速判斷發明的新穎性。找到值得信賴的專利信息,快速準確地做出決策。
● Cortellis 是一套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情報解決方案,提供廣泛和深入的信息資源,為藥物研發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藥物發現、臨床開發、法規注冊和商業化,提供精確和可操作的解決方案。豐富的Cortellis 數據庫包括有關 73,000+ 管線產品、384,000+ 臨床試驗、95,000+ 生命科學交易記錄和 177,000+ 企業概況的情報等。從早期初創企業到世界最大規模的生物制藥公司,從大學、政府機構到藥物研發及醫療器械公司,Cortellis 致力于為其提供最全面的數據及分析,加速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
第三屆進博會倒計時50天,數讀拜耳參展亮點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進入倒計時50天,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拜耳今年將連續第三年參加進博會。今年,拜耳的展臺總面積將擴大到前兩屆展臺規模的兩倍,并將呈現更多精彩亮點。 01 連續第三屆參展,堅定植根中國 在全...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E藥經理人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