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市衛健委組織制定并印發了《上海市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上海市二級乙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 作者|徐毓才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最近,上海市衛健委組織制定并
最近,上海市衛健委組織制定并印發了《上海市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上海市二級乙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
作者|徐毓才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最近,上海市衛健委組織制定并印發了《上海市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上海市二級乙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從標準設計看頗有上海特色,也很有“時代感”。為什么這么說呢?
二甲、二乙分別制定評審標準
一是醫院等級評審一般對同一級別如二級或三級醫院并不分甲等、乙等制定兩個標準,而是按照統一一個標準評分,然后按照得分多少來分甲等、乙等,而上海這次對二級甲等和二級乙等分別制定了評審標準;二是盡管甲乙等分別制定了不同標準,但大框架都一樣,評審標準均分四類,第一類為基本標準,評價醫院公益性、依法執業和落實醫改要求等內容,共20條,被評審醫院應逐條通過。這一類標準二甲和二乙均必須達到,一條達不到均不能參與評審。
第二類為準入標準,評價醫院運行、醫療服務能力、人員結構、重點學科與人才梯隊、科研教學能力等內容。盡管二甲、二乙總要求一樣,但具體內容方面差距很大,充分體現了檔次有區別,二甲要求12項,包括核定床位數≥350得滿分5分、主干科室(內科及外科)床位數占醫院總床位數比≥60%得滿分10分、床位使用率≥90%得滿分10分、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床日≤10天得滿分10分、年門急診人次:開放床日數≥3.0:1得滿分10分、病例組合指數(CMI≥0.78得滿分5分、衛技人員配備比例10分(全院衛技人員總數:核定床位數≥1.26得滿分5分;全院護理人員總數:開放床位數≥0.6:1得滿分5分)、臨床醫技科室科主任職稱配備和高級職稱醫師比例9分(臨床一級科室科主任高級職稱比例100%得3分;臨床二級科室科主任高級職稱比例≥70%得3分;醫技科室科主任高級職稱比例≥70%得3分)、臨床醫技科室醫師高級職稱比例≥20%得滿分3分、碩士以上醫師比例≥20%得滿分4分、大專以上護理人員比例≥60%得滿分4分、重點學(專)科和醫學教育要求市級醫學重點專科1個以上得滿分4分、科研論文、項目與成果要求近5年獲得科研立項數(第一負責人為本單位)市、部級科研立項≥1項得滿分5分。滿分100分,二甲合格線為85分。
二乙有10項,一是核定床位數≥100張得滿分10分,二是床位使用率≥85%得滿分10分,三是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數≤18天得滿分10分,四是衛技人員配備比例12分,其中,全院衛技人員總數:開放床位數≥1.2:1得6分,全院護理人員總數:開放床位數≥0.6:1得6分,五是臨床一級科室科主任高級職稱比例≥80%得滿分8分,六是醫師高級職稱比例≥20%得滿分8分,七是醫護人員學歷構成16分,其中本科以上醫師比例≥70%得8分,大專以上護理人員比例≥40%得8分,八是臨床及醫技科室設置14分,其中臨床科室:急診醫學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麻醉科、中醫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傳染科(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可不設置)必設,康復科選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僅設門診,也可合并設五官科)得8分,醫技科室:藥劑科、醫學影像科(含放射和超聲)、檢驗科、病理科必設,營養科(室)、功能檢查科(室)選設,得6分,九是重點學(專)科及醫學教育4分,區級醫學重點學(專)科1個2分,市級醫學重點學(專)科1個以上+2分,醫學教育2分,十是科研論文、項目與成果8分。滿分為100分,二級乙等綜合醫院準入標準合格線為80分。
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指標,一是床位數,二甲比二乙要多得多,也就是規模上二甲明顯大于二乙;二是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床日,二甲標準要求是≤10天,而二乙是≤18天,說明評審導向是希望二甲以“治病”為主,二乙以“慢病康復”為主。
第三類為管理標準,評價醫院的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等內容。共包括七個章節:醫院功能與任務、醫院服務、患者安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與持續改進、護理管理與質量持續改進、醫院管理與醫院管理統計指標。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7節253條433款,用于醫院現場評價。現場評價采用“ABCDE”的表述方式,A為優秀、B為良好、C為合格、D為不合格、E為不適用(指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院功能任務未批準的項目或同意不設置的項目)。評價原則:全部符合C級要求者,方可進行B級評價;全部符合B級要求者,方可進行A級評價。合格要求:C級≥80%,B級≥50%,A級≥15%。第七章共7節,為醫院管理統計指標,采用醫院上報及數據復核的方法,用于對醫院管理相關指標的監測與追蹤評價。
第四類為技術標準,采用“專科能力評價”的方法,考核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滿分為150分,合格線為127.5分(折合百分制85分)。具體評價辦法見技術標準的“評價方法說明”。
在基本標準通過的基礎上,第二、三、四類標準均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合格要求的醫院方可被評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對于第三類、第四類評審標準,甲等和乙等就差距更大了。
二級醫院必須做到20項標準
說上海2020版二級醫院評審標準,很有時代感,主要體現在標準將“當前醫療衛生工作重點、醫院管理實際和衛生政策導向”悉數納入。
比如在最最重要的第一類基本標準中,不管甲等還是乙等,二級醫院必須做到20項標準,也就是標準要求的“被評醫院應逐條通過”,我們看看有哪些?
第一項是服務范圍,要求以本區域為主,承擔一定數量的周邊區域診療任務。
第二項是醫院功能,要求承擔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任務,并具一定的急危重癥和疑難疾病的診療能力,兼顧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
第三項是規模與設置,要求符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09版)》所要求的二級綜合醫院標準。
第四項是黨建工作要求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質量評價結果在“一般”等次以上。
第五項醫院公益性,提出8項要求,一是執行國家基本藥品制度,按國家有關規定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全面實現藥品零加成。二是參加醫療緊急救治體系,完成突發公共事件的緊急醫療救援任務。三是承擔區級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公共衛生任務。四是積極參與落實分級診療政策,參與醫聯體建設。五是執行政府指令,承擔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及援外醫療或國際緊急醫療救治任務。六是積極落實各項控費措施,嚴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七是在國家醫療保險制度框架內,實施雙向轉診。八是在社會評價隨機抽樣中獲得較高滿意度,上一年度第三方評估的患者滿意度≥85%。
第六項是依法執業,也提出八項要求,一是年度校驗合格,無暫緩校驗情況。無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不合格情況。二是向社會提供服務的診療科目與執業許可證相一致,無對外出租、承包科室或儀器設備等情況。三是無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大型醫療設備配置與使用或醫療技術應用等方面的重大違規情況;無虛假醫療廣告情況;無屬于組織行為的出具虛假醫療文書情況。四是無重大違規收費情況。五是無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牟取其他不當利益等不正之風事件,并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行為。六是無因違反規定被市醫療保障部門中止定點醫院醫保結算關系或取消醫保定點資格的情況。七是實施患者安全目標,無火災、放射源泄漏、醫院感染等被通報或處罰的重大安全事故。八是無一級甲等完全責任醫療事故或瞞報、漏報重大醫療過失事件的行為。
是不是每一條都是當下政策要求的?感覺熱浪滾滾有點發燙!(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