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3 日,石藥集團公布三季度業績,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止九個月,取得收入人民幣 192.1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4.6%;股東應占溢利人民幣 35.18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5.1%。 抗腫瘤產品全線大增! 丁苯酞收入同比增長 32.1% 本報告期內,集團成藥
11 月 23 日,石藥集團公布三季度業績,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止九個月,取得收入人民幣 192.1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4.6%;股東應占溢利人民幣 35.18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5.1%。
本報告期內,集團成藥業務(仿制藥及新藥)取得銷售收入 157.13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7.4%。以下為各主要治療領域的產品及銷售情況。
神經系統用藥
主要包括恩必普、歐來寧及恩悉,該領域取得銷售收入
59.87 億元,同比增加9.6%。
其中
恩必普的銷售收入增加 32.1%
,歐來寧減少
65.0%
。
抗腫瘤產品主要產品包括多美素、津優力及克艾力。本報告期內,取得銷售收 入 47.17 億元,同比增加 35.4%。其中多美素、津優力及克艾力的銷售收入分別增加 36.3%、45.2% 及 33.1%。
抗感染產品銷售收入繼續減少為 20.43 億元,同比減少 13.8%。主要是疫情期間防疫措施加強,相關藥品需求降低。
心血管疾病領域主要產品包括玄寧、恩存、達新寧、阿比康及美洛林。報告期內取得銷售收入 17.62 億元,同比增加 68.0%。其中玄寧的銷售增長達到 38.1%。
原料藥業務中,維生素 C 原料取得銷售收入 14.38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9.9%。抗生素原料業務于本期錄得銷售收入 7.62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6.6%。
報告期內的石藥集團研發費用達人民幣 22.66 億元(計入損益表中),同比增加 50.9%, 約占成藥業務收入的 14.4%。單第三季度投入研發費用 8.14 億元,大力布局創新藥和改良型新藥。
Insight 數據庫顯示,石藥集團布局的創新藥中(已進入注冊階段),有近半數為抗腫瘤藥物。進展最快的為兩款 2 型糖尿病藥物,分別為靶向 DPP4 的小分子創新藥 DBPR108,和一款 GLP-1受體激動劑,目前均已處于 III 期臨床。
數據來源:
Insight 數據庫(http://db.dxy.cn/v5/home/)
除創新藥外,改良型新藥也是石藥的重要發力點。據 Insight 數據庫顯示,目前石藥正在開展十幾款改良型新藥的研發。在今年 8 月 27 日,其自主研發的改良型新藥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報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一線標準治療的復發或難治的外周 T 細胞淋巴瘤患者。目前,全球范圍內尚無相似產品上市,國內已上市產品均為米托蒽醌注射液,而無脂質體制劑。
圖片來源:Insight 數據庫(https://db.dxy.cn/v5/home)
此外,其自主研發
的 2 類新藥注射用多西他賽(白蛋白結合型)已在國內啟動 1 期臨床,治療以胃癌和乳腺癌為主的實體瘤。多西他賽(白蛋白結合型)相較于多西他賽注射液具有更高
的臨床安全性、可更大劑量給藥進而提高療效,作為經典抗癌藥的升級版,具有巨大的臨床和市場價值。目前,全球尚無同類產品上市,該藥的臨床進展的值得關注。
據 Insight 數據庫統計,目前石藥集團還有 30 個仿制藥處于上市申請審評中,單在今年就已經有 18 個仿制藥報上市,未來一段時間仿制藥仍然是集團主要新生力量。
數據來源:Insight 數據庫(http://db.dxy.cn/v5/home/)
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方面,截至今日,石藥集團已有 35 個品種(52 個品規)通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52 個品種(70 個品規)已提交補充/新注冊分類上市申請,28 個品種(31 個品規)已開展 BE 試驗。
其中,在今年過評的品種共 22 個品種(29 個品規),在三季度報告期內過評了 18 個品種共計 25 個品規,可謂是碩果累累。
整理自 Insight 數據庫(http://db.dxy.cn/v5/home/)
本文來源:insight數據庫 作者:微微陽,加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