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長文解讀中國醫藥城市創新密碼(附最新中國醫藥城市梯隊分布圖)
編者按: 30年前,蘇州踏準了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使得電子信息產業一躍而成為蘇州第一支柱產業; 20年前,無錫在星羅密布的產業園中高喊“二次創業”,吹響了由傳統制造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的號角; 10年前,GDP增速一度滑落至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倒數...
2018年,“4+7”帶量采購啟動;2019年,全國集采加速、醫保談判出現靈魂砍價;2020年,話本繼續,突發的疫情使得原本生存艱難的醫藥產業更加艱難了。從整個醫藥行業看,上述政策起著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作用,而疫情因素相當于催化劑,接下來整個醫藥產業的轉型升級將越來越快。
國家醫保局嚴令:6月底前必須剔除40%省增補!自費藥要受限
來源:趣學術 昨日(6月17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稅總局發布《關于做好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確了加強醫保目錄的管理:逐步統一醫保藥品支付范圍,建立談判藥品落實情況監測機制,制定各省增補品種三年消化方案,2020年6月底...
在此契機之下, 醫藥產業頭部媒體E藥經理人和醫藥培訓領先機構種子咨詢2020年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發力醫藥培訓服務,完善醫藥產業知識服務業務,助力行業企業轉型升級。“醫藥市場游戲規則正在被顛覆,行業優勝劣汰加速,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升。藥企現在面臨的是前所未有之機遇,也是前所未有之挑戰。”E藥經理人相關負責人認為。
2020年,第三輪集采已經啟動,相關藥品目錄最快7月出臺;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正式啟動……,政策落地步伐越來越快。“政策抓住了,能乘風破浪;抓不住,可能浪大船翻。”
面對這樣的契機,只有敢于求變、善于應變,政策下發后能快速調整,預判方向、找準方向,才能在這一場競技中脫穎而出。請問,4000家藥企,你們現在是否彈藥充足?是否做好準備?是否需要一個推手?
“產業至今是分水嶺,企業都在轉型升級,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走出來,不少企業可能會倒下,他們需要支撐,需要服務,需要助力。”E藥經理人作為產業頭部媒體需要有所作為。
目前藥企的轉型升級主要分為創新和國際化兩個方向。而這必然涉及到戰略轉型組織的匹配、人力資源的建設,再具體到醫藥企業培訓咨詢服務,企業需求是很大的。
“但是目前,市場服務并沒有很好的滿足這個需求,行業存在割裂的狀態:提供服務的要么是純咨詢機構,缺乏對醫藥行業的深刻理解;要么是純業內機構,缺乏突破性的方法論。醫藥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行業的服務機構必須具備雙重屬性,既需要推動行業走向成熟的經營法則和管理真知,同時,又需要對行業有深刻洞見和顛覆性的創新”
其實,E藥經理人很早就看到了這一變化,以及當前痛點,并且做了初步的嘗試。
2016年,國內創新才剛剛起步,E藥經理人帶領的團隊就設計出了一個“未來領袖.醫藥企業走進華為”的企業家學習活動,震動醫藥行業。200多位一線醫藥企業家集體學習華為戰略和組織,喊出“進軍
全球三甲
,創建創新話語權”的口號,成為行業標志性事件。E藥經理人舉辦的大量高質量行業大會,其實就是若干行業熱點專題的深度學習培訓。
2018年,E藥經理人又孵化了專注于醫藥垂直行業的線上知識服務平臺“微解藥App”,至今為止,微解藥已經成為全行業最集中的視頻學習和行業會議平臺。
但這些遠遠不夠,廣泛的知識服務并不足以幫助藥企針對性的搭建其底層能力。E藥經理人的醫藥知識服務全閉環生態還差一環:線下培訓。于是,E藥經理人聯合種子咨詢,這個專注于醫藥企業培訓的成長性平臺。據種子咨詢負責人介紹,合作是在疫情之前就談好的,但是并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大原因在于,種子咨詢一直秉持的“通過堅持不懈的產品創新,為藥企構建底層能力”的理念與E藥經理人賦能產業的戰略高度協同。
種子咨詢于2016年底成立,對行業有極強的理解力,并堅持以內容為中心研發培訓產品,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十分專業的顧問服務團隊,并經過了數個咨詢項目和數千場培訓的淬煉,成為專業度與好評度雙一流的咨詢培訓平臺。
培訓行業的硬核指標之一是復購率,而種子咨詢幾乎大部分的客戶都會復購,這也成就了種子咨詢業績每年的倍速增長,成為醫藥培訓行業的黑馬。
復購代表的是過去,而產品代表的是未來。好產品是好增長的充分必要條件,而產品的創新能力則是底層驅動力所在。種子咨詢洞察政策,快速將市場變化和行業問題轉化成產品的能力是很難復制的。DGRs從2019年開始試點,2020年成為醫藥行業預判最受關注的十大政策之一,種子咨詢的DRG項目專員特訓營經過一年摸索與實踐,2020年初推向市場并迅速成為了爆款產品,至今已成為行業DRG研究與實踐的風向標。
種子咨詢創始人認為,
現在醫藥行業的培訓都是著眼于問題解決,而不是底層能力的構建。產品普遍缺乏成熟度,缺乏對底層邏輯的研究,所謂的個性化只是短期過渡的經驗分享,缺乏深度研究和實踐。
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他認為培訓就是要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而要實現這樣的理念,必須與專業性強、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合作,這樣才能更好的賦能企業。
對于未來,
E藥經理人視線很清晰。“聚焦產品,第一步設計出能夠滿足當前醫藥企業升級的產品,突破產品單一的現狀,包括政策、研發、管理、戰略、創新等;其二擴大目標對象,從企業家、經理人,擴至大部分醫藥人,滿足各個層級的需求;其三,放眼全球,形成創新的全球化視野,引領推動醫藥產業轉型升級。”
培訓不能僅僅是單向的輸出,更要培養企業的研究預判能力。從全球產業規律來看,仿制藥價越來越低,OTC都在醫保之外,國內市場越來越跟國際接軌,未來需做好準備,藥企需要提前儲備能力來應對。
與E藥經理人完全一致,種子咨詢考慮最多的也是要磨煉好的產品,打造爆品,實現單點創新的同時,形成一整套覆蓋研發生產銷售財務的體系。在當下的巨變環境下,對市場重新定義和細分,針對性的設計產品,實現鏈路創新。
“最終的目標是立體式創新,既能滿足現有需求,又能應對潛在需求,還能通過預判創造需求,全方位為藥企服務。”
基層醫療與慢病管理全景報告
洞悉基層醫生的職業現狀與真實需求; 分析基層慢病管理真實狀況與痛點; 預測醫改政策對基層市場的影響與走向; 幫助企業全景分析基層市場現狀與趨勢; 助力企業市場決策。 醫共體的建設引發了基層慢病管理的新思考。慢病治療的醫藥企業越來越重視基層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