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曹典君 一本正經吐槽的醫藥行業君,擅長于將產業分析與雞血狗血一同亂燉成一篇篇雜文。 產品經理的主營收入主要看KPI,不過醫藥代表都不以業績作為考核指標的2021年,產品經理的考核可能也會與時俱進。 2021年,產品經理的“錢途”如何? 醫藥代表備
一本正經吐槽的醫藥行業君,擅長于將產業分析與雞血狗血一同亂燉成一篇篇雜文。
產品經理的主營收入主要看KPI,不過醫藥代表都不以業績作為考核指標的2021年,產品經理的考核可能也會與時俱進。
醫藥代表備案制后,產品經理要拜訪客戶進行學術推廣,根據官方的解讀,也是需要備案的。這意味著產品經理2021年可能要花上比2020年多30%甚至更多的工作時間,去完成相關的備案流程工作。
首先,要完成第三方的學習,獲得醫藥代表的證明;
其次,還要公司在對應的醫院完成備案;
再次,每次拜訪都要走“醫院申請—公司確認—醫院確認—醫生時間最終確定”這么一個流程,溝通成本大幅度上升。
這意味著產品經理的工作時間要增加了,但工作時間增加而KPI還是固定的話,這意味著平均時薪在下降。
相較于平均時薪下降,最可怕的還是產品經理的位置能不能保住。比如最近流行的競爭上崗制度預計會成為各大公司經歷集中采購和醫保談判后保留優秀人才并裁員的一大殺招。
沒有位置了意味零收入,而且換新工作要窮三個月。經濟不景氣下各公司HR能不給遣散費的都爭取不給,千萬不要指望裁員的賠償金有多豐厚了,不抱希望,說不定拿到超出預期的賠償會更開心。
在如此充滿悲觀色彩的2021,產品經理要如何提高收入呢?
就公司內部的本質工作而言,產品經理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提高收入。
一、爭取內部升職崗位
積極爭取內部任何上升渠道的機會,畢竟上升一級所拿到的錢更為直觀。預計內部升遷崗位競爭會非常激烈,建議申請升職前先了解考核的指標要點,提前準備,哪些是核心決策人,以日常工作打動KOL的方式,打動他們從而獲得升職的機會。
二、爭取內部調崗去更有前景的產品線
產品的增長率通常都是產品經理需要背鍋的數據之一。如果產品經理所負責的產品線有2021年將要面臨的第四次集中采購的產品且,且該產品是產品線主要收入的產品,或者醫保談判失利但同類競品卻成了醫保談判成功的產品,這類產品線的產品經理可能還是盡早調崗為妙。
公司新獲批的臨床必需新藥、獨家產品進入2020年醫保目錄的產品都是可以考慮的好崗位,當然,非常有可能這些崗位在獲批前已經占坑完畢了。產品經理只能接盤個別棄坑而逃的人所留下的坑。
三、線上推廣走起來
線下的拜訪難度升級后,線上云推廣將會是省時省力省錢的較佳方式。產品經理如果具備線上推廣活動的組織能力并且能把控全流程完成推廣指標,年終獎勵有望。
四、切實有效的市場策略
產品經理的KPI最終還是會看所負責的產品的銷售量,2021年依然會有一批企業是以產品的銷量提成作為產品經理的激勵,畢竟產品策略與配套行動計劃不是所有老板都看得懂且愿意投資相應的資源。
如果產品經理的kpi依然是銷售提成,產品經理只能設計切合當前環境下符合該產品的市場策略,并充分考慮公司愿意投入的資源和能調動的人力,執行力所能及最行之有效的行動計劃,爭取最高額的銷售提成。
五、成為企業的內訓師
一些國企具內訓師的制度,內訓師開發課程并且在公司內講課都有額外的收益,可以賺個零花錢吧。
六、跳槽
如果企業的產品線,產品經理覺得沒什么未來,如果產品經理具備過人的寫PPT、會議組織、搞定KOL(企業內外部)的能力并具備一定的行業名聲,可以考慮跳槽。
但跳槽前要充分了解該企業的企業文化、市場部的管理風格、最近人員變動情況、獎金發放情況,千萬別被表面的年薪增長50%騙了,就輕易跳槽,因為有的私企的獎金績效只是個擺設。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