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DIP指導方案出臺!DIP試點將會對該省醫院帶來什么影響?對醫院管理帶來什么挑戰?未來全國DIP趨勢會如何發展? 作者|秦永方(譽方醫管創始人兼首席顧問)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2021年2月1日,安
全國首個DIP指導方案出臺!DIP試點將會對該省醫院帶來什么影響?對醫院管理帶來什么挑戰?未來全國DIP趨勢會如何發展?
作者|秦永方(譽方醫管創始人兼首席顧問)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2021年2月1日,安徽省醫療保障局、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基本醫保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指導方案》的通知發布,這是國家醫保局關于DIP方案下發后,全國第一個出臺DIP文件的省份,瞬間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DIP試點將會對該省醫院帶來什么影響?對醫院管理帶來什么挑戰?未來全國DIP趨勢會如何發展?《看醫界》為您解讀如下。

政策頻發,DIP全國試點推進
2020年10月14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確,自2021年3月起,具備條件的地區備案后可以先行啟動實際付費,2021年年底前,全部試點地區進入實際付費階段。
時隔半個月之后,2020年11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全國71個試點城市。
不到一周時間,2020年11月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又印發了《國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范和DIP病種目錄庫(1.0版)的通知》,要求《病種庫》將主目錄區分為核心病種近11553組,綜合病種2499組,各試點城市的病種目錄庫的分組規則與《病種庫》保持一致。
2020年12月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建立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專家庫的通知》發布,按照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試點工作安排,經自愿申報和按程序遴選,共200位專家入選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專家庫(2021年度)名單。
全國首個!安徽出臺DIP指導方案
2021年2月1日,安徽省醫療保障局、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基本醫保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指導方案》的通知(皖醫保秘〔2021〕9號,以下簡稱《指導方案》)發布,這是全國首個省份出臺的DIP文件,在國家級試點蕪湖、淮南、阜陽、宿州、宣城、黃山市和省級試點安慶市7個城市開展DIP試點。
《指導方案》明確,規范按病種分值付費流程。一是,合理確定年度區域總額預算指標;二是,設立市級調劑金;三是,確定住院病種分值;四是,建立特例單議制度;五是,設定醫療機構等級系數;六是,計算住院病種點數;七是,計算住院病種點值;八是,按住院病種點值付費;九是,年度調劑平衡。
《指導方案》強調,做好與縣域醫共體有效銜接。第一,遴選基層收治病種;遴選出適宜在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或一級醫療機構、縣級醫院或二級醫療機構適宜收治病種目錄。基層醫療機構適宜收治病種庫應包含適宜日間病床(含中醫適宜技術)收治病種,基層收治病種分值原則上相對保持不變,不受醫療機構等級系數影響。
第二,落實縣域醫共體“打包”付費;按照縣域當年預計籌資總額在提取風險金、調劑金、大病保險等資金后的95%按人頭總額“打包”預算給各縣域醫共體,實行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
第三,完善縣域醫共體考核機制;選擇縣域醫共體醫保支付相關監測指標,并根據DIP工作需要新增部分監測指標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可作為醫療機構系數調節及調劑金使用參考依據。
績效激勵改變!醫院將迎五點影響
安徽省7個試點城市全面推行DIP,對試點地區的醫院帶來什么影響?對醫院管理提出哪些挑戰?筆者認為,將會有以下幾點影響值得醫院管理重點關注。
第一大影響:多做項目多得的影響
傳統績效激勵,按照項目點值激勵多做項目多得績效,一般采取RBRVS或項目點值計算績效,醫保DIP支付是基于預付費,多做項目醫保不買單,醫院還要支付科室績效,導致“增收不增效”,進入“雙虧時代”。對醫院目前的績效激勵多做項目多得大導向帶來重大的影響。
第二大影響:多收入多得的影響
傳統績效激勵,一般采取收支結余或成本核算提成方法,通過收入的增加才能多得績效,容易引導醫務人員過度醫療、過度檢查增加收入。醫保DIP支付,過度治療和過度檢查,不但不能為醫院帶來效益,還要醫院付出更大的成本。對醫院目前的績效激勵多收入多得的核算方法帶來重大影響。
第三大影響擊:均費用控制的影響
傳統醫保按照項目付費,結合次均費用考核控制,醫院內部也采取次均費用考核控制醫保超支扣款,導致科室逆向選擇,不敢接診大病或重病,收治相對較輕的患者,帶來醫療服務能力的不足。DIP支付,是基于價值醫療的同病同治同質同價的原理,主要參考的依據是醫療服務價值,對醫院目前的次均費用績效考核帶來重大的影響。
四大影響:重量輕質的影響
目前醫院過分重視數量和收入指標,DIP支付,不僅需要數量,更需要關注高分值的病種,都直接影響到醫保的支付結算的高低,對醫院目前的重量輕質管理帶來重大的挑戰。
第五大影響:粗放成本核算的影響
目前的成本核算一般實行科室成本核算,沒有開展病種和項目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比較粗放。DIP支付,是基于病種預付費,直接決定醫院收入,在收入相對控制的條件下,對醫院精細化病種成本核算與管控提出了較大挑戰。
醫院管理迎來5大挑戰
伴隨著DIP帶來的績效考核激勵變革,傳統醫療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式微,在新的醫保支付方式面前,醫院管理層也將迎來五重大挑戰。
第一大挑戰:醫療服務能力大挑戰
雖然各級醫院有患者自付門檻及自付比例,在面對個人生命安全,以及對醫療知識不足的情況下,患者最為關注的是醫療技術和質量,都希望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各家醫院更應關注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技術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是醫院提高競爭力的第一要素。也是醫院之間競爭的核心。
第二大挑戰:醫療效率大挑戰
面對DIP付費,是基于預付費,病種收入相對穩定,這就需要醫院努力縮短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轉率,降低次均住院費用等措施提高醫療效率,才能獲得較好的收益。DIP付費必然引發各家醫院重視醫療效率提升大挑戰。
第三大挑戰:成本核算管控能力大挑戰
DIP支付醫院的收入遇到天花板,醫院如何獲得較好的收益,如何做好DIP病種成本核算,算哪些DIP虧損?哪些DIP盈利?如何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控制減低病種成本,對各家醫院挑戰大增,成本控制不好有可能虧損嚴重。賦能醫院成本核算管控大挑戰。
第四大挑戰:患者滿意度大挑戰
DIP支付,醫院要獲得較好收益的前提,需要有一定患者數量的保證支持,醫院服務的方便快捷,患者滿意度高,可以帶動更多的患者來院就醫。所以,DIP驅動醫院加強精益運營管理,通過提高患者滿意度擴大口碑效益,提升醫院品牌競爭力,賦能醫院“以患者為中心”創新大挑戰。
第五大挑戰:績效設計大挑戰
項目后付費體系下,醫院績效激勵主要方式,采取收支結余提成或項目點值方式,激勵多收入、多做項目多得績效,面對DIP預付費,驅動績效設計迭代升級轉型,對醫院順應DIP的績效變革提出大挑戰。
安徽打響第一槍!DRG與DIP將“雙雄逐鹿”
作為醫保支付制度改革DRG與DIP兩種重要方式,DRG與DIP“雙雄逐鹿”。安徽省打響了DIP醫保付費第一槍,未來全國DIP趨勢走向如何?有三大預判。
第一預判,DIP醫保支付較快推廣“大概率”
DIP在理念和操作方法上,符合國情、基本客觀反映臨床現實,不僅適用于醫保治理、推動衛生改革、公立醫院管理等諸多領域,與DRG相比,關鍵是具有公開、透明、通俗易懂、簡便宜行等特性,因此,預判DIP醫保支付在全國較快推廣成為“大概率”。
第二預判,大數據發展加速DIP醫保支付改革
隨著大數據技術分析的應用,我國的制度優勢使得醫保醫療數據充分集聚,為病種組合的“隨機”“均值”奠定了基礎條件。改變了DRG樣本推算總體的仿真、預測乃至精算模式,DIP利用真實、全量數據客觀還原病種的疾病特征及醫療行為,通過對疾病共性特征及個性變化規律的發現,建立醫療服務的“度量衡”體系,較為客觀的擬合成本、計算分值、結算付費,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形成對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技術支撐,同時對醫院管理基礎和信息化建設要求不高等,有助于DIP支付高效推行。
第三,醫保DRG和醫療DRG“合二為一”
目前DRG,有醫保版DRG和醫療DRG,醫保版DRG側重支付功能,醫療版DRG側重醫療服務能力評價功能,一個影響醫院“票子”,一個影響醫院“面子”,讓醫院“焦慮”。DRG未來趨勢必然走向“合二為一”,衛健主管部門負責DRG醫療績效及服務能力考核評價,為醫保支付提供參考數據依據。(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