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首診要放開?5種情況可優先考慮
來源:南方都市報等編輯:云中鹿 據悉,國家衛健委正在對互聯網首診服務進行研究,以進一步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在滿足群眾就醫需求方面的積極作用。近日,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于3月23日向南都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如果互聯網得以開展首診的話,互聯網醫療將迎來大發展!國家衛健委在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
如果互聯網得以開展首診的話,互聯網醫療將迎來大發展!
國家衛健委在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3份文件,可以說這三份文件是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根本性、規范性文件,直接決定了互聯網醫療的形態和業務范圍。
其中《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第十六條規定,“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也就是說,目前國內互聯網醫療僅限于“為患者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3月23日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國家醫保局已明確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復診服務納入醫?;鸬闹Ц斗秶?,診療費和藥費醫保的負擔部分可以實現在線直接結算。參保人如同在實體醫療機構就診一樣,刷卡結算,只負擔自付部分。
不過,在互聯網醫療具體操作中,如何界定首診還是復診有一些困難,比如是根據病人的自述還是以往的就診記錄,具體哪些疾病可以復診目前并沒有界定。
毛群安對南都記者說,“怎么才算復診,實際上也仍然在研究,不同醫生看的算不算復診,還是說在同一家醫院看的才算復診。”
目前全國已經建成1100家左右互聯網醫院。今年2月9日,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公開的一份對全國人大代表的答復函中明確表示,國家衛健委正在對互聯網首診服務進行研究,進一步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在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方面的積極作用。
2020年4月,在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印發的《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中也首次提出,“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 開展互聯網醫療的醫保結算、支付標準、藥品網售、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多點執業、家庭醫生、線上生態圈接診等改革試點、實踐探索和應用推廣。”
陳金雄認為,互聯網首診可優先考慮五種情況:
-
規定特定病種(比如遠程體征采集可以取代面對面信息采集的病種,并且醫生判斷病情穩定,比如皮膚病)
-
規定特殊患者(比如在其他醫療機構有完整的診療記錄的患者)
-
規定特殊系統(比如通過互聯網線上診療開醫囑,預約到線下進行檢查檢驗,從而可以實現業務閉環和有效監管)
-
規定特殊地區(比如缺醫少藥的偏遠地方)
-
規定特殊場景(比如在疫情或急救等沒有辦法到醫療機構就醫的情況)
本文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