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醫藥吡咯替尼治療HER2突變晚期NSCLC登上《臨床腫瘤學雜志》!
恒瑞醫藥自主研發創新藥吡咯替尼二線及以上治療HER2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2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臨床腫瘤學雜志》(JCO),此次已經是吡咯替尼第三次登上該雜志。 近日,恒瑞醫藥自主研發創新藥吡咯替尼傳來好消息,其二線及以上...
近期,Brand Finance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具價值醫藥企業品牌TOP25報告》,強生、羅氏、拜耳依舊穩居前三,但今年最值得關注的是榜單由TOP10擴展到TOP25,因而有三家亞洲企業上榜,其中兩家為中國企業。
10年內預計71個新品有潛力獲批,BI創新革命的底氣是?
盡管疫情尚未正式結束,但BI履新僅半年時間的大中華區人藥業務負責人董博文已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三合一”業務模式的加持下,BI的這場創新革命將向何處去?又將如何操作? 2020年6月9日,勃林格殷格翰(BI)宣布其抗肺纖維化治療藥物維加特?(乙磺酸尼...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品牌的打造與推廣是其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一個強大品牌的建立不僅能激勵員工、吸引客戶、培養忠誠度,最關鍵的是它可以幫助實現企業的最終目的“賺錢”,建立品牌營銷與企業財務價值上的聯系對于企業而言必不可少。
近期,國際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權威機構之一的英國Brand Finance公司發布了《全球最具價值醫藥企業品牌TOP25報告》,并分析了影響這些品牌排位的原因。
Brand Finance的報告包括兩個榜單,一是全球最具價值的醫藥企業品牌TOP25,二是全球最強勁的醫藥企業品牌TOP5。
在今年的榜單中,最搶眼的莫過于強生,從Brand Finance計算的強生的品牌價值來看,近五年來強生都穩居全球最具價值醫藥企業品牌TOP1。由于強生在2019年第四季度未能實現其財務目標,它的品牌價值下降了11%,但其108.79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仍遠遠領先于其競爭對手們,穩居排行榜榜首。
除了強生,羅氏和拜耳也依舊保持了其第二、第三名的位置。其中羅氏是排行榜前三名中唯一實現品牌價值增長的企業,相較于2019年同期增長了9.8%,由2019年的69.14億美元增至了2020年75.92億美元。Brand Finance認為,這主要歸功于羅氏重新致力于癌癥研究以及擴大中國市場這兩項動作的獲益。
位列第三的拜耳在2020年的品牌價值下跌高達17.1%,降至51億美元。其下跌原因離不開2018年收購孟山都后,由于除草劑含有致癌物而面臨的大大小小的超過5000起的賠償訴訟,其2019年已經為此付出了過億美元的代價。近日,拜耳也在美國提出希望以超過100億美金的和解金解決此后的訴訟與賠償,但最終結果還要看7月下旬的聽證會。
在TOP10中,下降最多的莫過于輝瑞,2020年其品牌價值下降了20.1%,由47.76億美元下降至38.14億美元,排位從第四跌至第六。輝瑞的品牌價值下降主要原因是其與GSK的合作產品銷售額不佳,輝瑞的業績收到了不小的影響。但輝瑞未來可能迎來較大的品牌價值增長,Brand Finance分析,輝瑞的非專利業務和成熟藥品業務普強(Upjohn)在與邁蘭(Mylan)合并后的新公司Viatris將為輝瑞帶來較大的品牌價值增長。
與位列第二的羅氏同樣來自瑞士的競爭對手諾華,并沒有像羅氏一樣迎來增長,因其對愛爾康的投資失敗,諾華于2019年分拆,其品牌價值也下跌4%至32億美元,因而跌出了TOP10榜單。
今年Brand Finance的這個榜單最值得關注的信息非“榜單擴展”莫屬,由往年的TOP10擴展至了TOP25,因而可以看到,三家亞洲企業上榜,分別為來自中國的國藥和上藥,還有來自日本的武田。其中國藥排名第15,武田第16,上藥排名第24。
Brand Finance認為,國藥控股以51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中國科學器材60%股權,這不僅顯示出國藥控股在醫療器械行業上擴大影響力,也標志著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發展。
而武田作為在美國乃至全球曝光率最高的日本制藥品牌,今年品牌價值上榜的原因主要歸功于武田完成了對夏爾(Shire)的并購,并購完成后,夏爾的產品并入到了武田的產品線中,這為武田增加了品牌價值。
除了全球最具價值的醫藥企業品牌TOP25,Brand Fiance的報告還排出了全球最強勁的醫藥企業品牌TOP5,分別為羅氏、拜耳、BMS、強生以及諾和諾德。
這一排名的依據被Brand Finance稱為品牌實力指數(BSI),評估指標分別為市場營銷投資、利益相關者權益,以及上述兩因素對業績的影響。
根據該指數,羅氏以79.7的得分,2.2%的增長成為今年榜單中唯一增長的企業,也是唯一獲得AAA-的企業。2019年獲得AAA-的企業分別為拜耳和強生。
強生
:
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206.9億美元,去年同期200.21億美元,同比增長3.3%。
第一季度凈利潤58億美元,去年同期37.49億美元。
該季度制藥部門銷售額增長8.7%至111.3億美元。
羅氏:
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51億瑞士法郎(約15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48億瑞士法郎,以不變匯率計同比增長7%。
其中,醫藥品部門銷售額為122.6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7%;
診斷部門銷售額為28.8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5%。
一季度一些市場的波動對該公司的業務表現影響有限,全球藥品和檢測供應鏈依然完整。
拜耳
:
2020年一季度銷售額為128.45億歐元,經調整同比增長6%;
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10.2%,達到43.91億歐元。
凈收益增長20.0%,達到14.89億歐元。
一季度拜耳三大業務板塊銷售額全線增加。
其中,處方藥業務銷售額增長3.9%,達到45.46億歐元(49.3億美元)。
自我保健產品(健康消費品)的銷售額增長了13.5%,至13.98億歐元。
雅培
: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銷售額為77.2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75.35億美元。
凈利潤為5.6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6.72億美元。
其中,營養業務銷售額19.04億美元,診斷業務銷售額18.26億美元,制藥業務銷售額10.44億美元
默沙東
:
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額120.5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08.16億美元。
當季凈利潤32.1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9.15億美元。
其中,制藥業務銷售額106.55億美元,動物保健業務銷售額12.14億美元。
輝瑞
:
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20.28億美元,同比降低8%。
其中,生物制藥業務營收100億美元,同比增長10.6%。
仿制藥部門Upjohn營收20.22億美元,同比降低37.1%。
凈利潤為34.01億美元,同比降低12%。
新基
:
2019年初,百時美施貴寶(BMS)以740億美元并購新基(Celgene),該交易在同年11月完成,多發性骨髓瘤藥物Revlimid領跑了合并費用,銷售額近110億美元。
Brand Finance排行榜2020年品牌價值36.6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0.7%。
葛蘭素史克
:
2020年第一季度營業額90.9億英鎊(1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
當季總營業利潤20.14億英鎊,同比增長41%。
調整后的營業利潤26.75億英鎊,同比增加24%。
營業額按業務劃分,處方藥業務43.96億英鎊(54.5億美元),同比增長6%;
疫苗業務18.05億英鎊(22.4億美元),同比增長6%;
消費保健品業務28.62億英鎊,同比增長44%。
業績強勁增長,營業額和利潤表現良好。
賽諾菲
:
2020年第一季度凈利潤16.8億歐元,從上年同期為11.4億歐元。
當季銷售額89.7億歐元(97.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83.9億歐元。
凈利潤和銷售額均實現增長,得益于用來治療濕疹和鼻息肉等疾病的單克隆抗體Dupixent的強勁表現。
艾伯維
:
2020年第一季度凈營收86.19億美元,同比增長10.1%。
其中免疫學領域營收50.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5%;
血液腫瘤學領域營收15.49億美元,同比增長32.1%。
諾華
:
2020年一季度凈銷售額128.8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11.06億美元。
當季營業利潤27.4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2.42億美元。
當季凈利潤21.7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8.68億美元。
其中,創新藥物凈銷售額97.55億美元,山德士25.28億美元。
阿斯利康
:
2020年一季度總營收63.5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4.91億美元。
當季EBITDA利潤20.6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7.73億美元。
百時美施貴寶
:
2020年一季度總營收107.8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9.2億美元。
當季凈虧損7.75億美元,上年同期凈利潤17.1億美元。
百時美施貴寶在2019年11月完成了對新基制藥(Celgene)的收購,總營收得以大幅提高。
禮來
:
202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58.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0.9億美元。
當季凈利潤14.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2.4億美元
國藥集團
:
2020年一季度營收944億元,同比漲幅-0.82%。
凈利潤27.06億元,同比漲幅-25.17。
國藥控股主營醫藥分銷、配送、零售等業務,亦從事藥品、化學制劑、實驗用品的制造與銷售等,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營收和凈利潤同比仍有下降。
武田
:
2019年4月-2020年3月財年營收32912億日元,上財年為20972億日元。
財年營業利潤1004億日元,上財年為2377億日元。
財年凈利潤442億日元,上財年為1352億日元。
安進
:
202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61.6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5.57億美元。
當季凈利潤18.2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9.92億美元
諾和諾德
:
2020年第一季度凈銷售額338.75億丹麥克朗(49.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92.91億丹麥克朗。
當季營業利潤163.02億丹麥克朗,上年同期為142.39億丹麥克朗。
當季凈利潤118.97億丹麥克朗,上年同期為104.45億丹麥克朗。
吉利德科學
:
202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55.4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2.81億美元。
當季凈利潤15.5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9.75億美元。
渤健
:
2020年第一季度總營收35.3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34.9億美元。
當季凈利潤1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4.1億美元。
默克
:
2020年一季度凈銷售額43.70億歐元,上年同期的37.46億歐元增長了16.7%。
其中,生命科學業務凈銷售額17.69億歐元(19.1億美元),同比增長6.5%;
保健業務凈銷售額17.01億歐元(18.4億美元),同比增長14.9%;
材料業務凈銷售額9億歐元,同比增長49%。
當季EBITDA利潤11.48億歐元,比上年同期的8.53億歐元增長了34.6%。
愛爾康
:
2020年第一季度凈銷售額18.2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7.77億美元。
當季營業虧損2800萬美元,上年同期虧損4800萬美元。
當季凈虧損5700萬美元,上年同期虧損1.09億美元.
艾爾建
:
2019年6月艾伯維以現金和股票交易方式630億美元收購艾爾建。
艾爾建2019全年凈營收為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9%;
GAAP每股虧損16.02美元,調整后每股盈利17.64美元。
該收購計劃于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上海醫藥
:
2020年一季度凈利潤12.2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10.74%,連續5年一季度凈利潤超10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為公司的工商業主營業務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總營收同比下降12.08%,醫藥工業同比下降8.8%,醫藥商業同比下降12.59%。
梯瓦
:
2020年一季度凈營收43.5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1.49億美元。
當季凈利潤6900萬美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05億美元。
決定“棄機從醫”之后,這家百年巨頭股價直漲11%,為什么?
在相機等相關業務連年虧損,醫療業務收入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2020營收占比超八成的情況下,奧林巴斯終于決定“棄機從醫”。 日前,奧林巴斯發出公告,將旗下數碼相機和IC錄音筆為代表的映像業務轉讓給日本產業合作伙伴股份公司(JIP),雙方計劃在2020年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