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喊了五年,藥價終于裸奔!醫保局將公開全國最低中標價,4+7品種、院外市場也將全國聯動?
隨著國家醫保局信息數據標準化工作的日益推進,此前全國價格聯動的最后一層障礙或許也即將消失。藥價全國一盤棋布局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在經歷了多年省市藥價聯動之后,藥企或許也即將面臨全國價格聯動這盤更加嚴峻的棋局。 近日,E藥經理人從業界獲得一份國...全文>>
IT大佬李彥宏現身權威醫學期刊,互聯網玩不轉,跨界醫療搶飯碗?一文概覽百度在醫療健康行業布局。
5月12日,亞洲影響因子最高的國產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 論文更新,其中一篇關于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研究論文,百度李彥宏位列三大通訊作者之一,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劉芝華教授和詹啟敏院士并列。
據悉,Cell Research 雜志的主管單位為中科院,主要領域為生物中的細胞生物學,目前影響因子高達17.848,十年前影響因子為9.417,一直處于上升狀態,是影響因子最高的國產學術期刊。國產抗阿爾茨海默癥新藥GV-971就曾在該雜志上以封面文章進行發表。
那么IT大佬李彥宏為何會出現在國內知名醫學期刊上?
事情要追溯至2015年12月,百度宣布CEO李彥宏個人捐贈3000萬元,支持百度與北京協和醫學院針對食管癌基因組研究的合作。
本次合作主要涉及:利用協和醫學院的醫學研究優勢,百度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發現與中國人密切相關的食管癌早期診斷的標志物,為食管癌的早期篩查和診斷提供科學依據,并為食管癌藥物的研發提供靶標。
彼時,李彥宏認為,“這項合作是互聯網技術與生命科學的一次聯手,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醫學研究的一次嘗試。相信這樣的組合,不管是對中國的生命科學研究、還是對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應用領域的拓展,都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探索。”
合作研究歷時4年半,終于取得階段性成果。該研究發現并鑒定了5個與癌癥轉移和患者預后相關的5個新的顯著突變基因,其中,發現NFE2L2基因可能在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起到抑癌作用,NFE2L2基因突變可能會損害其抑癌作用,甚至會導致致癌活性,此外,還發現NFE2L2基因突變與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的不良預后顯著相關。
還確定了潛在相關的非編碼基因突變,其中,SLC35E2基因啟動子區域中的熱點突變與患者較差的生存率相關??傮w來說,該研究報告了目前最大的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基因組圖譜數據集,發現了多個與臨床相關的編碼和非編碼基因組突變,可用于開發可用于診斷和治療的生物標記物。
論文在作者貢獻中寫道:劉芝華、李彥宏、詹啟敏負責總體指導研究、設計實驗、編輯論文。值得注意的是,論文還特別感謝了李彥宏(百度)對該研究的慷慨支持。
有網友在Bioworld報道后調侃,互聯網大佬的跨界醫療:

延伸閱讀:12個月生存率達到67.2%!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有了新希望,秘密武器是?
腫瘤免疫治療,邁出了對中國患者意義非凡的一步! 來源|奇點網 ? 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發表的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臨床III期試驗IMbrave150的完整數據正式公布: 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取得了晚期...全文>>
那么,李彥宏又為何會以個人捐贈的形式參與本次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研究呢?
據悉,全世界60%的食管癌患者都在中國,2018年全球癌癥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477900例食道癌新增病例和375000例食道癌死亡病例。
中國的食管癌都是食管鱗癌,而美國的食管癌是食管腺癌,是兩種不同的癌癥,它們都缺乏有效的早期篩查手段和控制藥物,需要更多研發投入。
當時,李彥宏個人投資的食管癌研究的思路是,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足夠多的食管癌病人進行基因測序,找出其中共性,從基因層面找到食管癌的關聯因素,進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早期篩查和針對治療,包括制藥和用藥等。
2015年還是百度較為風光的時刻,彼時人工智能興起,熱火朝天,而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恰恰是其強項,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開放大數據引擎的巨頭,基因測試是其典型場景之一。所以當時,不僅是醫療領域,百度將其人工智能賦能在多個行業。
百度這些年也一直深耕于人工智能醫療領域,該公司投資部在醫療健康界的投資大半都是涉及人工智能醫療,包括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新藥研發、腫瘤診斷、醫學影像等,并在基因測序多有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領域方面,多涉及到腫瘤免疫治療和抗癌藥。
延伸閱讀:開創腫瘤治療新紀元!再鼎醫藥全球首款腫瘤電場治療正式獲批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腫瘤電場治療愛普盾用于新發和復發膠質母細胞瘤的上市申請。這是15年來首個在中國內地獲批用于膠質母細胞瘤的創新療法,同時是再鼎醫藥半年內在中國內地獲批的第二個產品。 2020年5月13日,再鼎醫藥與Novocure公司宣布,中國國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