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白族自治州
2022年5月2日,云南省大理州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的手術室里,一臺特殊的手術正在進行。
漾濞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是一家二級醫院,2021年5月,醫院所在的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導致醫院建筑受損,隨后的一年里,全院都在組織整體搬遷。在這樣的條件下,手術團隊克服困難,完成了該院首例永久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如今,漾濞縣人民醫院已經搬入新址,院長常相光談起這例手術依然感到十分自豪:這標志著云南大理基層醫院開展介入手術治療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多年來,基層醫院院長常相光一直都致力推動當地醫療水平,使得漾濞縣人民醫院形成“請進來”、“送出去”、“搭平臺”的獨特模式,解決當地廣大百姓看病就醫的難題。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開展,正是這一模式下的重要探索成果。
漾濞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 常相光院長
在政策指引下,不少大醫院通過組建醫聯體、醫共體的形式,使優質醫療服務服務送到百姓的家門口;還有不少醫藥企業積極開拓下沉市場,為基層提供全方位的創新解決方案。
美敦力是最早關注基層醫療市場的跨國醫療科技企業之一。2013年,美敦力組建“區域增長舉措”團隊,歷經十年發展,如今已將創新技術覆蓋800個縣區、1300家醫院,每年服務超過24萬名患者。
對于中國龐大的基層醫療市場來說,這只能算是邁出了一小步。美敦力大中華區區域增長舉措副總裁于威表示:未來十年,公司的創新療法預計覆蓋1500個縣市,培訓超過1萬名臨床醫護人員,惠及約500萬名患者。
基層醫療服務薄弱
美敦力讓小地方走出大醫生
雙腔起搏器植入術需要植入兩根電極,和一般起搏器相比難度增大,而且安裝雙腔起搏器的患者普遍年齡偏大,手術難度就又增加了一分。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約有2000萬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每年約54萬人心臟性猝死。有專家指出,中國每百萬人口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數量僅為74臺,相比于歐美發達國家的800至1000臺存著很大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鄉醫療服務水平差距大,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薄弱,大部分基層患者根本接觸不到這些能夠救命的醫療技術。
廣東省醫改專家庫成員黃奕祥曾公布一組數據:國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比從2015年的56%下降至2021年的50.2%,住院占比從2015年的19.2%下降至2021年14.5%。
患者不愿留在基層治療,基層也缺乏診治一些疾病的能力,這是不爭的事實。分析人士指出,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提升已迫在眉睫。
常相光所在的漾濞縣人民醫院算是一個特例,因為他和同事的努力,醫院有機會接觸更多先進的治療方法。常相光向健識局表示:“通過與高校、院所、醫療機構、愛心團隊攜手聯動,醫院通過專家帶教、醫聯體等方式連接專家力量和技術支持,盡可能解決縣域內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看病就醫難題。”
外界各方力量當然也包括企業。2013年起,美敦力開始布局“區域增長舉措團隊”,歷經十年發展,該團隊將公司先進的治療方法帶入漾濞縣人民醫院這樣的基層醫療機構,為冠心病、心臟節律管理、骨科、神經外科以及糖尿病等多個領域提供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前面提到的該院首例永久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正是在“滬滇幫扶”項目的指導下,企業積極響應,為基層醫療機構帶去療法介紹和臨床能力培訓所取得的成果。
按照美敦力的設想,區域增長團隊今后每年預計開展超過200場臨床培訓和學術活動,培訓近1000名基層尤其是縣域醫院醫護人員。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大批基層醫生獲得專業化培訓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基層醫療衛生健康發展,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之一。
2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加快縣域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健全適應鄉村特點、優質高效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
各地都在想方設法加快推進基層醫療建設,對醫療設施設備、醫療技術等軟硬件都有極其迫切的提升需求。
2014年,美敦力與成都達成合作伙伴關系,先后投資建設便攜式血液透析系統和胰島素泵生產開發基地;2021年再接再厲,美敦力成都創新中心開始啟用。
兩年來,成都創新中心已累計培訓臨床專家1萬人次,涉及40多種術式。這些林林總總的培訓都面向基層醫生開放。參加過培訓的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徐林表示:“我們將學科建設和平臺建設擺在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第一位,希望能有效解決縣內老百姓們急難愁盼的看病問題。”
成都創新中心是一個集展示與培訓于一體的多學科醫療技術臨床培訓和交流平臺,擁有高度仿真的培訓環境、配備行業前沿的模擬培訓設備。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表示:成都是美敦力進入基層醫療、了解基層醫療、進而賦能基層醫療的一個“門戶”,過去幾年美敦力與成都全方位合作的進展也是助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一個縮影。
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
顧宇韶
事實上,提高中國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有計劃展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是美敦力服務中國市場最重要的一部分。以2022年的腦卒中培訓為例,美敦力在全國范圍內共完成458場出血性腦卒中的專業臨床教育培訓,其中邀請400余位導師,為1300余位神經介入醫生提供專業技能和臨床管理專業培訓。
同時,在機械取栓臨床教育方面,美敦力2022年的培訓場次40場,年培訓人次600余人,參與培訓的資深專家200余人次,推出的精品線上課程,深受基層介入醫生的歡迎。
公立醫院市場已變
美敦力在基層市場尋找新機遇
近幾年,醫療器械集采進入常態化,醫院市場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一線城市居民的臨床需求逐步被滿足,今后政府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投入將會流向基層醫院,“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村”的醫改目標落地。不過,熟練使用創新的藥品、醫療器械,這無疑對于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彌補短板,離不開長期的專業化培訓。
在這樣的新形勢之下,美敦力主動轉戰基層市場,率先開展醫生手術技能的培訓。顧宇韶表示:公司將堅定本土化戰略,不斷延續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基層醫療機構也非常渴望學習機會,美敦力在調研中了解到,基層醫院普遍希望同行之間多多開展學術交流,有強烈的學習、培訓訴求,希望讓醫院和醫生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然而,針對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工作意味著重重挑戰,很難像大醫院那樣駕輕就熟,美敦力也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
于威向健識局解釋,公司要向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心內、外科、骨科等多科室的全套解決方案,需要團隊的同事掌握更多的技術,陪同基層醫生共同學習,幫助他們找到上級專家。這對團隊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隨著遠程服務、遠程醫療、程控技術等逐步到位,我們的團隊能力會更加的多元化,服務患者人數還會增加。”
美敦力大中華區區域增長舉措副總裁
于威
為了服務好中國的廣大基層醫療機構,美敦力公司的區域增長團隊目前已有200人。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醫保、帶量采購等醫藥政策頻出,今后將會有更多的藥企將目標瞄準基層,未來下沉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一個跨國巨頭主動布局,在基層市場尋找下一個的業務增長點,亦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新的探索方向。
撰稿|雷公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健識局
醫事藥聞,一圖解局。
3007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