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香雪制藥又遭法院強制執行。
7月7日,香雪制藥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未能按時履行還款義務,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標的3.3億元,申請人為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廣州高新投”)。
來源:公告
香雪制藥今年已經多次涉及被執行訴訟案,相繼被廣州高新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華晟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華元城市運營管理(橫琴)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執行累計金額1.8億元。加上剛剛發生的3.3億,香雪制藥今年被執行金額已超5億元。
這樣規模的資金流出,對于已經連續虧損兩年、債臺高筑的香雪制藥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公告中,香雪制藥也不得不坦承:公司資金緊張。
香雪制藥方面告訴健識局:公司目前已經將云埔廠區、生物島1號地塊等相關資產抵押給了廣州高新投。后續有了更多的進展也會公告。
把國企“坑”了?
香雪制藥這起強制執行源于一起股權投資。2021年,香雪與廣州高新投就香雪制藥云埔廠區三舊改造項目進行合作開發,并簽署了一系列協議。根據公開資料,這個云埔廠區主要是香雪制藥的中藥飲片車間。
按照約定,廣州高新投以 5.5 億元的對價收購公司云埔廠區,并向香雪支付了 2.9 億元股權轉讓預付款,其余 2.6 億元以借款的名義向公司支付。
健識局獲悉:這兩年,香雪制藥公司整體戰略是收縮的,當時也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選擇和廣州高新投合作。
但是短短一年后,情況就發生劇變。廣州高新投直接將香雪制藥告上了法庭,原因是香雪制藥未按約定將云埔廠注入目標公司,甚至也未能消除云埔廠區對應的抵押權。在高新投看來,收購無法繼續,且香雪制藥己構成嚴重違約。
根據公開資料,廣州高新投前身是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是廣州開發區成立最早的國有企業之一。目前是一家以生物醫藥、檢驗檢測、醫美健康等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為主責主業的大型綜合性國有企業集團,資產規模超過780億元,旗下共有全資及控股企業70多家。
本來,為了云埔廠區的順利改造,香雪制藥當時便以名下的云埔廠區、在建工程及該工程坐落的地塊為上述協議項下債務提供抵押擔保。但這個擔保中的生物島項目其實是一個“資金黑洞”。這個項目自2016年被香雪制藥收購回來,主要包括一個酒店和商業別墅區。其中僅酒店項目的建設時間就超過5年,到2021年末,該酒店裝修資金投入已超過12億元。
雖然香雪制藥表示雙方因合作事項未達成一致,但卻不愿意退還廣州高新投出資的真金白銀。從廣州高新投的訴訟請求來看,其不僅要求香雪連本帶息償還當初的股權預付款,還要求香雪變賣資產后,對變賣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
這兩年,香雪制藥頻陷訴訟糾紛,僅2022年就涉及12項重大訴訟,主要為買賣合同糾紛和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累計涉案金額超過6億元。
來源:公告
香雪制藥本就債臺高筑,12起訴訟更是雪上加霜。截至2022年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余額僅1.66億元,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短期債務合計余額為 20.03 億元,其中已逾期的銀行借款 1.06 億元。
兩年巨虧11億
外部官司不斷,香雪制藥自身的業績也不給力,公司已連續兩年出現大幅虧損,合計虧損超11億元。
實際上,香雪制藥上市以來的業績一直不錯,當家產品抗病毒口服液在2020年成為“防疫明星產品”之一,僅在當年就賣出4億元,助力公司營收突破30億元。另一核心單品橘紅痰咳液則是全國獨家品種。
但是放眼整個中藥領域,香雪制藥除了這幾款傳統產品,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顆粒、橘紅系列中成藥及中藥飲片四大系列,這些年并沒有產出更多爆款新品。
后來,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藍根顆粒競爭加??;中藥集采也從2020年開始陸續在浙江金華、河南等省市試點,逐步擴面到跨省聯盟集采;今年,中成藥全國集中帶量采購也啟動了。
不論是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還是政策環境的改變,都在指出香雪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僅靠幾款老產品“打天下”已經行不通了。
尤其是在2022年4月廣東聯盟清開靈等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中,香雪制藥的抗病毒口服液和橘紅痰咳液僅被納入備選。疊加市場大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2022年這兩大產品系列收入分別同比減少1.83%和39.13%。
除了中藥主業,香雪制藥這些年探索了不少轉型方向,包括布局中藥資源的全產業鏈、向高端醫療和精準醫療轉型、研發抗癌創新藥、進軍房地產等等。到2022年,公司有59家子公司。
布局這么廣泛,且各個業務之間的關聯并不十分緊密,這不僅考驗管理能力,對資金的要求也更高。
就拿公司布局的中藥材領域來說,2012年至2015年,香雪接連收購了山西安澤連翹中藥材公司、撫松長白山人參市場、云南香格里拉健康產業公司、四川香雪制藥和寧夏隆德縣六盤山中藥資源公司等。但即使在中藥材漲價的背景下,公司的中藥材業務收入卻大幅下滑23%。
主營業務的下滑令人擔憂,布局的“副業”更不樂觀。當初買買買,如今就變成了“賣賣賣”。這兩年香雪制藥接連出售了兆陽生物、香雪生物、香雪亞洲飲料、九極日用保健品、湖北天濟藥業等子公司。
在業績、債務、訴訟等多重壓力考驗下,2023可能是香雪制藥最難渡的一年。
撰稿|李謹行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朱穎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