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反腐風暴還在持續。
健識局梳理發現,在剛過去的7月份,至少有23名院長、主任等醫院核心領導落馬,其中院長13人。
2022年全年約有75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今年剛過7個月,就已經遠超去年全年。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國已有超過150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曾發文指出,醫療衛生領域專業性強,有些“關鍵少數”在醫療衛生領域深耕多年,既是行政領導又是權威專家,很容易形成“小圈子”、搞“一言堂”。這話說的就是醫院院長、書記、科室主任等。
“精心設防”背后的僥幸
上述醫院領導都是近期官宣落馬的,具體涉腐行為還有待調查。健識局梳理發現,問題多集中在醫院建設、設備采購等上面。
其中,“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醫療設備及耗材采購等方面等方面謀取利益”“收受財物、數額特別巨大”這幾項描述在通告里頻繁出現,“靠醫吃醫、靠藥吃藥”以及“臺上講廉、臺下收錢”等措辭也不鮮見。
各醫院領導,就是典型“靠醫吃醫”的崗位。7月12日,“廉潔四川”發文披露了攀枝花市第四人民醫院原院長、黨委書記李玉龍貪腐一案。李玉龍也被稱為“回扣院長”。經查,2013年至2021年期間,李玉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先后讓5家醫療設備公司在醫院設備采購中順利中標,共收受賄賂180萬元。
醫療設備具備特殊性,每種設備的參數不同,一些院領導利用手中的權力,通過提供特定技術參數進行傾向性招標,讓符合參數條件的醫療設備公司“獨家提供”,最終,招投標環節便異化成了“走流程”。
這幾年全國各地各行業都在大力反貪腐,但還是有不少醫務人員存著僥幸心理頂風作案。
7月6日,“廉潔宜賓”通報了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謝明均和黨委委員、副院長楊利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案件詳情。正副院長都涉及為他人在醫療設備采購、職務晉升等方面腐敗。副院長楊利懺悔稱,“如果我2017年把握住機會(主動投案),大不了就是(坐)幾年牢,我出來還年輕,但是我現在五十幾歲的人了,一二十年的牢坐出來,怎么養老?”
事實上,在本輪全國醫療反腐中,各省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都在要求醫院發起自查自糾,填寫不合理取酬登記表,并上繳相關財物到廉政賬戶,主動投案。
反腐加碼,涉學術會議、講課費等
健識局梳理2023年以來已公開的通報發現,當下,廣東、四川兩省醫療反腐力度尤為突出,這兩省被查院長書記數量占到全國總數的一半。
在廣東省,東莞、惠州、湛江、陽江、清遠等一批地級市醫院,以及揭陽、始興等區縣級醫院,接連有不下10位醫院院長因違法違紀問題落馬。
宜賓則是四川醫療系統的反腐重災區。截至目前,宜賓市已有10家醫院的11名主要領導在半年內先后落馬,其中大多數為醫院“一把手”。他們包括屏山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張賢江,宜賓市興文縣人民醫院醫療健康集團、縣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趙亮,宜賓市敘州區精神病醫院黨支部副書記、院長楊大富等。
除了大三甲,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已經向基層醫療系統“蟻貪”頻繁亮劍(基層份子錢也要查)。與此同時,醫科大學、醫療集團、衛健系統也有多人落馬被查。
7月底,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到,“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業內已傳出聲音稱,學術會議、帶金銷售等涉及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環節或將成為整治重點。
8月2日,浙江省醫學會學術部發布了一份關于延期召開“2023年浙江省醫學會骨科學學術會議”的通知,稱由于杭州亞運會保障,原定于8月10-12日召開的會議將延期,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實際上,近期,廣東、廣西和浙江等省市的醫療機構已相繼印發通知,稱將加強反腐自查力度,清退、糾正不合理的報酬和回扣等問題,涉及為企業站臺講課,收受講課費、培訓費、研討費等等。
撰稿|李謹行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