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帆醫療斥資投建丁腈手套生產線,但目前該產品價格在下跌 數據來源:海關統計數據在線查詢平臺。因疫情被稱為“手套茅”的藍帆醫療,近期碰到了大麻煩。 7月26日,藍帆醫療對外發布了深交所的一份監管函,

數據來源:海關統計數據在線查詢平臺
文丨大衛
因疫情被稱為“手套茅”的藍帆醫療,近期碰到了大麻煩。
7月26日,藍帆醫療對外發布了深交所的一份監管函,其中說明:藍帆醫療在2021年初發布的業績預告與實際披露的業績相差太大,而且沒有及時修正,違反相關規定。
藍帆醫療曾預計2020年盈利30到34億元,但實際盈利只有17.85億元。不過,在藍帆醫療2021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增報告中,公司預計這半年凈利潤預增400%以上,理由是“防護手套價格和銷量的增長”。
藍帆是PVC手套的行業龍頭,2020年疫情期間大賺了一筆,并迅速啟動了丁腈手套的生產,試圖搶占醫用手套中的高毛利品種。但是,藍帆醫療的一番操作反倒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有調整利潤之嫌。

外科手套出口海關統計數據情況
一家國際物流企業告訴健識局:出口的醫用手套,尤其是丁腈手套出口量目前在下降。另一家醫用手套上市公司英科醫療也透露:相對暢銷的丁腈手套價格總體在下降。
01擴建丁腈手套產能,卻遭遇銷售困難
國際上主流的醫用手套供應地馬來西亞,正遭遇新一輪疫情攻擊。
根據中國新聞網的報道,截至當地時間7月26日,馬來西亞已連續14天單日新增超過1萬個新冠確診病例,當地很多一次性醫用手套工廠停工,包括全球最大的橡膠手套廠家Top Glove。
健識局獲悉,因為馬來西亞的疫情,部分國外訂單轉移到了中國。國內某手套巨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2年1月份。
但這只是曇花一現的樂觀。
藍帆醫療非常清楚,相對于2020年最高點,醫用手套價格已經跌了不少,而且也不可能維持在一個高價。
藍帆醫療的傳統優勢在PVC手套。PVC手套的延展性和拉伸強度不如丁腈手套,而丁腈本身的定位是向上替代PVC手套,向下替代乳膠手套,所以丁腈手套的市場前景會更好。

正因如此,藍帆醫療開始拓展丁腈手套市場。2020年7月,該公司200億支丁腈手套項目的第一期100億支生產線已經投產。
作為丁腈手套的后來者,藍帆醫療比不過英科醫療。健識局了解到,英科在國際醫用手套上的市場份額約為6%,英科目前的510億支醫用手套產能,有270億支是丁腈的。目前,該公司還在不斷增加銷售人員,提高產能,擴大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
2020年,以醫用手套為代表的健康防護產品為藍帆醫療貢獻了85%以上的營業收入,60%以上來自于境外。大量擴產的丁腈手套如果不能奪取市場,藍帆將面臨盈利乏力的尷尬。
健識局從權威渠道獲悉:今后,藍帆可能還會走上薄利多銷的老路。
藍帆醫療2020年業績大幅調減,終究引發了交易所關注。可以肯定的是,光靠賣手套,藍帆醫療無法長期維持疫情初期的業績水平。
02轉型進行時和將來時,藍帆、英科開始各自探索
在公布監管函的第二天,藍帆醫療發布了投資公告:計劃投資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主要用于心腦血管、微創外科等高值醫療器械的研發。
2020年的冠脈支架集采中,藍帆醫療旗下的洗脫支架以469元的全場最低價中標,僅是13300元原價的3%,以換取2200家醫院的市場。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策略,很難為凈利潤做出貢獻。藍帆醫療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中,33億元左右的凈利潤大部分來自于防護手套,還有10.95億元來自于投資公司的業績補償款,全無對集采支架盈利的描述。
健識局獲悉,藍帆醫療正在拓展主打集采標外市場的支架和球囊,其BioFreedom支架和RISENC球囊擴張導管已經獲批上市。
英科醫療也在試圖轉型。健識局獲悉,英科正在考慮并購,找一些與自身行業相關的好標的,但目前還沒有找到比較合適的。
已經上馬的策略,是叫停還是走下去?對此,藍帆醫療認為,雖說手套價格很難再提高,但很多醫院在疫情初期采購的手套庫存基本已經消耗殆盡,因此,之前確定的200億支丁腈手套生產線還會按計劃建完。
說轉型做高值耗材吧,集采擠壓了盈利空間。說不止是手套企業吧,財報顯示掙錢還得靠手套。說并購吧,還沒找到好標的。薄利多銷,仍會是藍帆醫療、英科醫療這類企業未來很長時間的主色調。
· END ·
設計丨時光
運營丨林夕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