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集采在即,反壟斷陰云又至 反壟斷利劍再出鞘。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審議通過。會議強調: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
中成藥集采在即,反壟斷陰云又至
反壟斷利劍再出鞘。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審議通過。會議強調: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醫藥行業是今年反壟斷的重點領域。2021年以來,先聲藥業、天藥股份、揚子江藥業先后因壟斷而領到巨額罰單,涉及原料藥、終端產品,覆蓋醫藥行業全鏈條。
在反壟斷聲浪日益高漲的新形勢之下,藥品控銷的路會越走越窄。
控銷模式=壟斷
控銷是醫藥人太過熟悉的銷售模式,通過控制價格、區域、渠道、終端等各個環節,保證各級經銷商利益。
控銷同時也抬高了藥價,最終,高價藥由患者和醫保買單,這正是今年4月揚子江被罰的主因。
曾幾何時,控銷是醫藥行業的萬能鑰匙,一大批企業嘗到了甜頭,開始野蠻生長。
最早打通電視廣告銷售密碼的哈藥六廠就是控銷高手,葵花藥業、修正制藥、仁和藥業則成為后來的醫藥控銷三巨頭。隨后,南京同仁堂、好醫生集團、蜀中藥業等一大批藥企也加入控銷大軍。再往后,醫藥群雄紛紛謀劃“控銷大業”,控銷幾乎成了一種行業默契。

近幾年隨著網上批發、零售藥品的興起,控銷還有一件重要任務,那就是控制線上藥價。和線下銷售不同,電商平臺非常扁平化,終端零售價格可以更低。一些藥企選擇對電商渠道進行管控,甚至專門成立管控部門,為藥品制定線上、線下銷售策略,避免競爭。
2021年2月,四川美大康藥業就因為“復方珍珠口瘡顆?!钡木€上價格比線下藥店低3倍,對幾大電商平臺斷供。這正是價格管控失效后,藥企采取的極端做法。
揚子江壟斷受罰,被業內視作對藥企控銷模式的否定。在反壟斷劍鋒之下,藥企如果繼續控銷,猶如在雷區行走。
監管收緊,控銷走向何方?
反壟斷對醫藥行業的控銷明確說不,行業也在改頭換面,繼續控銷工作。
“互聯網控銷式”應運而生,健識局注意到,好醫生旗下有一款叫做“藥約約”的App,自我宣傳為:全國首家互聯網控銷藥品直賣網,將控銷模式從多個維度進行了技術創新,成為許多同行爭相效仿的對象。
“藥約約”是互聯網控銷模式的代表。此外,還有盛興醫藥、藥精靈等一大批互聯網控銷平臺,通過互聯網精準管理,讓控銷執行起來更加徹底。
這顯然與政策大勢相悖。去年11月,中央就提到了反壟斷的問題;12月再次要求強化反壟斷;2021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指出要強化反壟斷,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今年3月,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發布《醫藥行業合規管理規范》,反壟斷被重點提及。醫藥領域反壟斷,歸根到底是為了降藥價以保護患者利益,同時讓行業健康發展,這和近幾年各部門在醫療領域的改革舉措思路一致。
集中采購、兩票制、醫保談判、反腐、信用評價體系等一系列政策,都在提醒藥企,一味沿著老路走是行不通的。
8月9日,國家醫保局在答復建議時明確:下一步將科學穩妥推進中成藥及配方顆粒集中采購改革,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從價高量大的品種入手。在業內看來,中成藥等更多品種集采開展之前,用反壟斷在內的手段降低藥品市場價格是必要的準備。
醫藥行業野蠻生長的時代還沒終結,但總會過去。
#壟斷##醫藥#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