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家民營醫院面臨風險 民營醫院藥品和耗材價格高,有可能會被取消醫保定點資格。 醫保 9月9日,國家醫保局回復了全國政協委員施衛東的提案,對“降低民營醫療機構藥品及耗材價格”的問題,明確提出了民營醫院醫保定點將建立“退出機制”。 近期,民營醫院的
6萬家民營醫院面臨風險
民營醫院藥品和耗材價格高,有可能會被取消醫保定點資格。

醫保
9月9日,國家醫保局回復了全國政協委員施衛東的提案,對“降低民營醫療機構藥品及耗材價格”的問題,明確提出了民營醫院醫保定點將建立“退出機制”。
近期,民營醫院的藥品耗材價格虛高的問題頻頻曝光。有媒體報道,部分省份開展人工關節集采后,公立醫院的一套進口人關節價格為5000元,而同種產品在醫保定點民營醫院售價為10000元左右。

價格虛高
價格虛高的原因,可能是民營醫院集采參與度嚴重不足。廣東藥品報量采購聯合體“廣東三醫”的數據顯示:在第三批全國集采當中,廣東省總采購金額為4.3億元,民營醫院僅有340萬元,不僅低于公立醫院,也遠低于零售藥店1.2億元的采購金額。
根據國辦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相關意見,醫保定點民營醫院應當和公立醫院一樣,通過集采平臺采購。但除了安徽等省份強制要求民營醫院明確參與集采之外,其它地區并未有類似的要求。
但這次,各省的民營醫院可能不得不走集采的通道。國家醫保局在回復函中強調了“定點機構退出機制,實現動態管理”。
早在2021年1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中就明確:基本醫療服務未執行醫保部門制定的醫藥價格政策,不予受理定點申請;如果定點醫療機構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且可能造成醫療保障基金重大損失的,應解除醫保協議。
公立醫院改革
一旦被認定為“未執行醫藥價格政策”,一批民營醫院可能會被踢出醫保結算資格。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介紹,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非公立定點醫療機構6.2萬家,占總醫保機構數量的32.1%。未來,這些具有醫保結算資格的民營醫院,將受到藥品、耗材價格的嚴格監管。
文丨大衛
運營、設計丨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公立醫院改革##醫保##醫保機構#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