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1中國醫院大會在京舉辦。智慧醫療和數字化醫院建設成為這次大會的亮點之一。 在智慧醫療與數字化醫院建設分會場,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和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等展示了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手術智能顯示系統、基于
9月25日,2021中國醫院大會在京舉辦。智慧醫療和數字化醫院建設成為這次大會的亮點之一。
在智慧醫療與數字化醫院建設分會場,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和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等展示了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手術智能顯示系統、基于企業微信醫患管理平臺、基于5G的遠程技術服務等信息化成果。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國慶表示:“總書記提出要建設兩個中國:健康中國和數字中國。過去說信息化是醫院的重要工作,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將引領醫院發展。”

青大附院是一家有百年歷史的省屬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山東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典型標桿。2020年,青大附院全年門急診量600萬人次、手術12.9萬例,醫院建立了從電子病歷到手機一站式服務,多次獲得“智慧醫院”相關獎項。
依據實踐成果,張國慶斷言,未來三十年將是大數據高速發展的時代,醫療行業的信息化進程將會顯著加速。正因如此,醫院的信息化工作更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好職責分工,還要適應新形勢下未來醫院的發展,把智慧醫療緊緊的瞄準世界的前沿、國內的前沿,只有這樣醫院的信息化才能有效發展起來。

除了分享智慧醫療方面的建設和探索,張國慶在會上代表青大附院,與騰訊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將基于企業微信,建設院外智慧患者管理平臺、構建智慧管理和數字職工服務平臺,進一步拓展青島市人民醫院的數字化能力。
微信使用受眾廣闊,具有巨大的用戶群體。企業微信則是在微信的基礎功能上,拓展了更多能力。二者互相打通后,醫生用企業微信可以添加患者微信,進行線上咨詢,患者不用下載企業微信,打開微信就能用。
另外,在企業微信“活碼”進群、社群裂變等功能的輔助下,具備鏈接醫生和患者、加強區域內醫療資源管理的優勢。此次簽約前,青大附院進入微信生態已有4年多,從微信企業號到企業微信,結合自身特點開創了智慧患者服務的實踐。
青大附院開辟的“互聯網+護理”服務中,接受穿刺治療的患者可掃碼預約,上傳出院小結、導管穿刺部位照片等詳細信息,完成支付后,護理人員會上門進行護理服務。
截9月23日,青大附院及集團醫院企業微信平臺已上線16項服務,注冊用戶達28萬,職工注冊使用量超90%。此外,企業微信還提供了底層的財務能力,支持財務對賬和訂單導出,醫院可以便捷進行對賬和訂單導出。
騰訊企業微信行業合作總經理王瓊表示:“疫情影響之下,醫療場景的需求正在發生改變,企業微信也在不斷影響需求的變化。從廣州疫情、廈門疫情到鄭州水災,企業微信的功能和作用在不斷加強。”
騰訊方面透露,和青大附院的合作只是企業微信和醫院合作案例中的一個。針對各個醫療機構的不同需求,企業微信團隊通常會輔助其不斷豐富應用功能,并上線在醫療機構的企業微信工作臺中,方便醫生、職工和管理人員的使用。
此前,高州市人民醫院憑借和企業微信的合作,搭建了“村醫通”平臺,在業界具備知名度。該平臺整合了所在地區醫療資源,并將不同患者有序引流到不同醫療單位,進而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便利患者就醫。
王瓊表示,“企業微信在醫療行業的定位就是行業助手,助力醫院完成他們的數字化愿景,并不是由我們去主導開發一套醫療業務系統。對企業微信來說,我們最擅長的就是信息流,協助醫院進行數字化改造。這個過程是醫療行業戰略發展的方向,但企業微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只是基礎平臺。”
除企業微信外,微信小程序也為醫院提供了患者接口。小程序更聚焦于患者實際就醫體驗。將就醫進程信息化。患者通過小程序,可以自主辦理入院到出院的所有事項,節省不必要的排隊等待時間。
騰訊微信開放平臺行業運營總監顧海君向健識局表示:“醫院流程信息化對于醫院來說,有些節點自行開發難度比較大。但是對于微信來說,我們本身就有各種能力,比如人臉識別、身份id認證、信息觸達能力可以支持。另外還有醫保支付這樣行業都有的問題,我們來做效率會高很多。”
中國醫院大會上,類似微信這樣的信息化應用不在少數,可以看到醫療信息化的生態已經逐步建立起來。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