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2021年醫保談判結果隨時可能出爐。 這一次國談涉及約120個藥品里,明星品種要數渤健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這是一款被輿論炒作過的“天價藥”:澳大利亞患者自付205元人民幣,中國患者一針70萬。 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全球首個SMA精準靶向治療藥物,
11月底,2021年醫保談判結果隨時可能出爐。
這一次國談涉及約120個藥品里,明星品種要數渤健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這是一款被輿論炒作過的“天價藥”:澳大利亞患者自付205元人民幣,中國患者一針70萬。
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全球首個SMA精準靶向治療藥物,在澳大利亞,這款藥物被納入藥品福利計劃,單支價格11萬澳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所謂的205元,是澳洲政府墊付藥價后賣給患者的價格。
跨國藥企深度參與醫保談判,和面對集采時的態度大相徑庭。降價進醫保是大趨勢,進口藥只有給中國市場開出非常優惠的價格,才能談判成功。
一些外企多有暗示、明示:自己是降到全球最低價,才拿到醫保通行證的。
老百姓只關心一件事:進口藥的“全球最低價”,到底是不是真的?
擠進醫保門
國談前,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主動大幅降價至55萬,擺出進醫保的低姿態。
渤健在中國的報價實際上已與澳洲平齊。在美國,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價格還要高些,12.5萬美元一針,大約相當于人民幣87萬元。
在今年的醫保價格談判現場,健識局看到,渤健代表待足了3個小時。倘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成功納入醫保,藥價還要再打折。 這意味著,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確實可能在中國給出全球最低價。
每年的醫保價格談判,都是“砍價表演時刻”。2019年的醫保談判以降價兇猛著稱,70個新增藥品平均降價超六成。
諾華的骨髓纖維化藥物“捷恪衛”在經歷過前一年的談判失敗后,重回談判桌,最終成功納入。當時,諾華對外表態:“再度談判之前,諾華對“捷恪衛”的中國市場策略作了實質性調整,最終給出了全球最低價。”
健識局注意到,進醫保后,“捷恪衛”不同規格的價格分別是:5mg56粒3237元、15mg56粒7505元、20mg56粒9354元。
在藥價同樣較低的印度,“捷恪衛”這三種規格的價格分別折合人民幣6500元、9500元、9500元。而在美國,三種規格的價格分別達到4738美元,5255美元,5427美元。如此看來,諾華的“全球最低價”并非虛言。
2020年的醫保談判降幅有所緩和,但據媒體報道,多個新上市抗癌藥仍以全球最低價“上架”。

數據來源: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官網
原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對此現象總結:多個全球知名的“貴族藥”都開出了“平民價”。
最低價名不虛傳
對于跨國藥企來說,要達到這種優惠并不容易。
外企的降藥價涉及其全球價格體系管理。在談判前,中國區與總部會商定一個價格區間,降得不夠,醫保難進;降得太多,難免影響其他國際市場。
諾華和阿斯利康相對特殊,他們的中國總部有自主定價權,談判結果會相對靈活。反映到談判結果上,給出“全球最低價”的企業,往往是這兩家。
阿斯利康的知名抗肺癌藥“泰瑞沙”,在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之前80mg/30片規格的售價每盒5.1萬元,2018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后降到1.53萬元,降幅達到71%。2020年續約之后,“泰瑞沙”的價格再降至每盒5580元。
健識局對“泰瑞沙”的各國價格進行了粗略比較,中國售價確為全球最低。

數據截至2021年11月30日
健識局從一家全球找藥網站的工作人員了解到:現在中國的“泰瑞沙”已經是全球最便宜的了,阿斯利康原版的“泰瑞沙”,現在都在尋求從中國往國外賣。
由此看來,阿斯利康的“泰瑞沙”在中國確實是親民價。
另一款藥物更能說明問題。2019年,艾伯維的全球藥王“修美樂”在中國納入醫保,價格從每支7600元一路下調至1290元。在媒體報道中,這也是“修美樂”的全球最低價。
在美國,購買處方藥的折扣平臺GoodRx上“修美樂”的最低價是5809美元。
同一年,吉利德的丙肝藥物來迪派韋索磷布韋片進入醫保目錄,價格降為每瓶2188元,降幅達到89.9%。來迪派韋索磷布韋在美最低價是每瓶30626美元,在日本折合人民幣每瓶148960元,比中國高出不少。
健識局并未查到這款藥在印度的價格,該藥印度產的仿制藥大約每瓶784元。
以價換量的誘惑一直存在,一位藥物經濟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對健識局表示:2018年成立的國家醫保局是最強大的買單方,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跨國藥企一般無法輕易拒絕,只能盡力用最少的降幅拿到通行證。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也意味著后續在中國上市新藥也更容易了。
然而,外企的低頭不是一步到位的。
出于維護全球價格體系的考慮,很多外資藥品與國談失之交臂,比如輝瑞的乳腺癌藥物“愛博新”。在接連談判失利后,“愛博新”在今年年初主動降價54%,那是因為一個月內,禮來的同類藥物“唯擇”在中國上市,齊魯制藥的哌柏西利膠囊也獲批。
不只是“愛博新”,本輪醫保談判前,多款創新藥在不同省份主動降價,禮來的“唯擇”從5682元降至2841元,西安楊森的“兆珂”從19710元降到8512元。
許多創新藥屬于有“First in class”地位的獨家品種,此前即使參與醫保談判,也常常端著架子,比如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等PD-1類品種。
中國新藥審批速度還在加快,本土藥企的崛起加劇了中國市場競爭,跨國藥企也得轉變姿態。
不僅醫保談判,集采里也能看到外企降價參與,甚至也開出全球最低價。在剛剛過去的胰島素國采里,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的產品比最高限價降價40%中標,降價后的價格成為全球最低價。
中國的藥價控制效果頗為明顯。近年來,醫保談判等政策調控強度漸有緩和之勢,2020年的平均降幅回落到五成左右。在業內看來,這是有關部門和藥企在“創新”和“保基本”之間尋求平衡。
無論如何,他們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讓更多老百姓用得起創新藥,也能持續有更多創新藥可用。
#創新藥#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