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了一年多的“網售處方藥”政策,終于有了重大進展。 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其中,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成為亮點。 根據文件,深圳將成立“電子處方中
討論了一年多的“網售處方藥”政策,終于有了重大進展。
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其中,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成為亮點。
根據文件,深圳將成立“電子處方中心”,對接互聯網醫院、醫療機構處方系統、各類處方藥銷售平臺、廣東省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等。所有處方藥將以此中心為依托,展開網絡銷售,不再另行審批。
這實際與2021年4月博鰲樂城的政策基本一致。
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表示:“深圳與海南的電子處方中心將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條件成熟時,會在全國更大范圍內推廣處方藥互聯網銷售。”
《醫藥經濟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前十個月,線上處方藥銷售額已經達到157.11億元,比去年同期翻了2倍。深圳試點將進一步刺激網售處方藥市場,不過目前相關方還表現得很謹慎。扎根在深圳的連鎖藥店巨頭海王星辰也對健識局表示不方便評價。
目前,該《意見》尚缺少具體的實施細則,企業選擇觀望也可以理解。
“醫藥分開”,直指醫療腐敗的核心
網售處方藥政策一直被業內期盼。目前,雖然各大醫藥電商平臺上都能買到處方藥,但都屬于“網售店送”的模式。電商平臺購買,線下門店發貨、快遞到消費者手中,入駐電商平臺的藥店必須依托于實體藥房。
處方藥一旦可以直接網售,供應主體將大大增加,醫保結算也可能全面線上化。
這將徹底改變中國藥品銷售格局。
處方藥占藥品銷售中的主要部分,業界普遍認為在85%左右。2020年全國7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24149億元,西藥和中成藥合計占比85.6%。推算全國處方藥銷售額在17000億元以上。這些處方藥主要在醫院和藥店渠道銷售,占比約為7:3。
《中國醫院院長》雜志曾發文稱:即使僅有三分之一的醫院處方能實現外流,也會向零售市場釋放超過3000億元的增量。所以無論是互聯網電商,還是各大零售藥店,都對“網售處方藥”政策非常期待。
海南和此次深圳的“電子處方中心”模式,完全實現了處方流轉,醫生只要開出處方,醫院和平臺上任何一個藥品銷售機構都能平等得到機會。患者手持處方,可以在醫院藥房、零售藥店、醫藥電商等任意一個處方藥銷售終端購藥,有了更多的選擇。
藥兜網聯合創始人顏波表示:處方外流好處很多,患者可以在家購藥,減小了醫院的服務壓力。更重要的是,網絡價格更透明,患者可以比較價格后自主選擇,可以降低患者的用藥負擔。
顏波所說的,正是“網售處方藥”政策最核心的目的。
以往醫院控制處方信息,形成小范圍的壟斷,滋生灰色空間。雖然早在2007年,原衛生部就制定過《處方管理辦法》,明文規定醫院不得限制處方外流,然而10多年過去了,醫院處方并不能實現順暢流轉。
從各地查處的醫療賄賂案件就能看出,醫藥代表違法“統方”的現象屢見不鮮。醫生的處方與自己的經濟利益掛鉤,這就無法徹底斬斷醫療商業賄賂的根基。
各地想了很多辦法,如對藥品使用重點監控等,以規范處方行為。2021年11月,浙江寧波寧海縣第一人民醫院更是披露,對每月用量排名前三的藥品,要給出合理用藥報告,處方開具不合理的醫生會被紀檢部門約談,進而限制處方權。
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只有讓處方完全流轉,讓醫藥徹底分開,才有可能杜絕商業賄賂。
深圳此次建立的電子處方中心,朝著“醫藥分開”的方向邁出了堅實一步。
藥事服務、審方能力,考驗院外市場
深圳電子處方中心成立后,處方是上網了,但零售藥店、醫藥電商如何獲知處方信息,從而提前配備藥品?
健識局多方咨詢了解,無論是電商還是零售藥店,均沒有接到具體的政策指導,目前最多只停留在政策研究階段。健識局向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解,對方也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明。
根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深圳電子處方中心及深圳市相關部門,需要制定細化工作方案,強化對高風險藥品管理,落實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相關主體責任。
有業內人士對健識局表示:企業方面還是要等到明確的政策實施細則,總之需要時間。
徐善長認為,深圳電子處方中心的目標是方便患者。處方完全流轉后,價格成為影響患者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藥店工作人員表示:藥店以前的核心優勢是價格,但是集采之后醫院的藥品價格大幅下降,藥店的優勢也不是很明顯了。
對零售藥店來說,有一個好消息是:處方藥一旦“全流通”,一些醫院會不再愿意控制處方,可能會放棄部分院內藥房的業務。北京宣武醫院的藥學部主任張蘭此前表示:醫藥分開使藥品從利潤變為成本,處方是否外流,對醫院來說就不重要了。
2021年開始啟動的“雙通道”政策,讓醫保談判藥物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處方外流”,甚至是“網絡銷售”。這可以看作是處方藥全面網售的試點,不過“雙通道”推行近一年來,藥店并沒感到太多欣喜。
2021年的西湖論壇上,多家零售藥店負責人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網售處方藥放開,線上不可避免要跟人家拼價格。毛利下降的同時,平臺服務費、藥品配送費都大幅上漲,可能最后還不賺錢。
如何在分享千億市場的同時規范行業競爭,是藥店希望解決的問題。
除此之外,網售處方藥仍然面臨不小的挑戰。2018年,兩名年輕女孩因為網購秋水仙堿片,服用過量搶救無效死亡,暴露出網售處方藥審核不嚴的問題。浙大一附院藥學部的洪東升就曾在《中國醫院藥學雜志》發文稱,電子處方的審核能力是制約處方流轉的關鍵點。
所以,電子處方中心建設之外,深圳將強化線上線下聯動監管、藥品流向全程追溯、數據安全存儲。
在全國推廣“網售處方藥”政策,網絡監管會是巨大挑戰。
#處方藥##藥品監管#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