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衛健委和人社部共同發布《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將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北京醫保。 據健識局統計,北京是全國第一個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的省級單位。而且上述16項輔助生殖技術全部被納入
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衛健委和人社部共同發布《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將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北京醫保。
據健識局統計,北京是全國第一個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的省級單位。而且上述16項輔助生殖技術全部被納入甲類報銷目錄。
消息一出,香港資本市場上輔助生殖概念股錦欣生殖漲幅一度超過9%。
“三孩政策”實施后,各地衛健、醫保等部門都積極落實。2021年9月15日,國家醫保局在答復人大代表建議時,表示將指導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逐步把醫保能承擔的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
廣東有群眾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版”上建議,廣東要先全國一步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今年1月初的廣州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也建議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但廣東目前沒有進一步的動作。
“醫保能承擔”是一個重要前提。健識局注意到:廣東省醫保局在2021年度工作總結大會披露,盡管廣東的參保人數達到1.1億,位居全國第一,但醫保基金2021結余為153億元,遠低于北京2020年的692億。
對更多地區而言,輔助生殖納入醫保還很遙遠。
2020年5月,四川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做好四川省省本級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輔助生殖”不納入職工醫保支付范圍。
2022年2月,河南醫保局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回復道:當前河南還沒有能力將醫保支付范圍擴大到輔助生殖,還只著重滿足基本醫療需求。2月18日,河南醫保局表示:醫保基金只是“略有盈余”。
#醫保##生殖技術#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