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羅濕兄 ▍作者/XX 僅限于未中標原研藥…… 前幾天,圈子里傳出了一版第四批集采預測目錄,就是過一致性評價滿三家的產品,當然,這些產品都不一定進帶量采購。 有人說,這些是代表的失業名單,也有人說,帶量了也能活得挺好... 我自己做的就是帶量產品
▍來源/羅濕兄
▍作者/XX
僅限于未中標原研藥……
前幾天,圈子里傳出了一版第四批集采預測目錄,就是過一致性評價滿三家的產品,當然,這些產品都不一定進帶量采購。
有人說,這些是代表的失業名單,也有人說,帶量了也能活得挺好...
我自己做的就是帶量產品,簡單說說個人感受。
但凡是產品帶量了,整體基調就是不好做,不好掙錢是大趨勢,但也不至于動不動就裁員,就失業,把帶量的影響看得太輕太重都有些不科學。
據多方了解,產品帶量之后,代表獎金整體明顯是下降了,很多還拿不著獎金,但也會有一些“漏網之魚”,掙錢反而更多了,連續超額達成,而且還是各種躺贏。
做帶量產品的代表應該都有一些了解,一些醫院,尤其三甲醫院,醫院是可以自己上報帶量任務的,但是需要給出合理的理由,而像社區,任務量多是直接分配下來的。
醫院報量這個過程,藥企能不能做點什么工作,不得而知,但代表基本上是干預不了的。
但有一點是可以做的,及時了解自己負責醫院帶量中標產品的任務量,當然,有個前提,就是你負責的是原研產品,并且是沒中標的,中標了可以直接走人了。
PS:對于沒中標的仿制品,醫院基本直接停藥,完全沒機會。
要是任務量很高,那抱歉,基本可以走人了,可能一上來就給你停藥了。
要是任務量不高,那恭喜你,大概率對原研未中標產品銷量沒啥太大影響,甚至還能有所增長。
第三批帶量采購出了個機制,醫院超額完成,。
對于部分醫院完成任務就行了,超額完成,來年任務量還得更高。
同時,產品帶量了,公司基本都會給代表降指標,減得還不少,如果你負責的醫院中標產品任務量低,那你基本可以躺贏了
像A司產品帶量了,公司都有給減指標,為了讓大家有機會達成拿獎金。
所以,如果你負責的產品帶量了,你又不著急動,先看看醫院任務量和自己的指標,要是都不高的話,說不定就躺贏了,至少這一年基本上是穩了,來年再看報量和指標情況嘛。
想想一些代表,帶量之前沒掙錢,帶量之后反而瘋狂躺贏了,雖然只是少數人...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