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關于“建議將公積金轉入養老金”的話題占據熱搜。
2月25日,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萬群在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提出建議:將個人公積金賬戶的部分資金轉入養老金賬戶。萬群表示:很多人的住房公積金如果不用,一直趴在賬上,“可以考慮將住房公積金往個人養老金的賬戶上移一移,用市場化的方式進行投資。”
該言論發出后,市場爭議不停。不少人將此事與前一段時間的醫保改革聯系起來。
有人表示,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的提取要求不同,這種變動會影響使用個人的使用預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建議中提到的公積金轉入養老金,這些賬戶均為個人賬戶;且個人養老金的推行正在進行中。
2022年4月,為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保險需要,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推薦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個人養老金的繳納上限為每年12000元。
有網友表示,如果將用不上的公積金來繳納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以減少儲蓄支出的同時多獲得一個養老保險產品,未嘗是件壞事。
目前,各理財公司開始推出個人養老理財產品,不過還處于探索階段。
撰稿|煙酰胺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