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京東健康發布2022年的業績公告:全年營業收入達到467億元,同比增長52.3%;同期凈利潤也強勢增長86.6%,達26.2億元。
業績層面,京東健康持續穩居互聯網醫療行業第一,且在營收規模和增速上與同行拉開更大距離。更為關鍵的是,2022財年,京東健康的業務內涵變得更為豐富。
從最初的網絡掛號,到網上診療、網上賣藥,再到慢病管理,互聯網醫療的基本邏輯是在醫-藥循環中不斷提高用戶粘性。但眼下的京東健康,已遠不止此,真正將醫、藥、健康相關業務深度融合,形成一個極具生命力的生態系統。
無論是常見病的看病購藥還是罕見病的尋醫問藥,無論企業健康管理還是公立醫院的數字化升級,乃至寵物保健,全都呈現在這份年報上。
因此,如今再用“醫藥電商”、“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這些詞來描述京東健康,都已經不夠準確。2022年,京東健康用行動告訴外界:企業模式創新,是始終不能停下的腳步。而京東健康正在為互聯網醫療創造越來越豐富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醫療,首先是醫療
去年12月,不少人在京東平臺上刷新冠口服藥、退燒藥。盡管有時候需要拼手速,但不少人還是真的平價買到了。
在各類醫院、診所人滿為患的時刻,互聯網醫療因地制宜貢獻了重要作用。京東健康第一時間推出了線上7X24小時發熱門診,并在全國21個省份定制上線“新冠病毒感染者購藥保障平臺”,盡可能滿足用戶的看病購藥需求。
如今的京東健康,已經成為消費者選購醫藥健康產品和線上看病找醫生的首選。2022年全年,京東健康平臺的年度活躍用戶數量超過1.54億人,比2021年增加了3100萬人。
1.5億活躍用戶的需求,需要龐大完備的供應鏈支撐。為此,京東健康在全國設置22個藥品倉庫和500多個非藥品倉庫,自營冷鏈能力鋪設到全國300多個城市,京東大藥房線下DTP藥房覆蓋26個省級行政區。
流動在這條生命健康通道上的,除了OTC、處方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還有超過400個品種的特藥,以及80%已上市的罕見病藥物。
2022年,不少藥企選擇把新特藥在京東健康旗下的京東大藥房線上首發,比如華領醫藥的多格列艾汀片、拜耳的藥物硫酸拉羅替尼膠囊、正大天晴的1類新藥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等。
在醫??刭M的大背景下,藥企選擇非醫院的銷售渠道,尤其重視覆蓋率。而這,同樣是要依賴強大的供應鏈保障。
如今,京東大藥房已連續7年增速超過行業平均水平,2022全年服務的患者超過1億名,加上入駐京東健康的2萬多個第三方商家,以及線下藥店,能實現醫藥健康產品的全時段配送。
如果只是藥品多、配送快,那只能說明供應鏈玩得轉,遠遠達不到京東健康的戰略目標:
“全民全域健康消費第一入口”。
換言之,要有藥,更要有醫。目前,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入駐醫生中,副主任及以上級別醫生已有近5萬名,建有27個一級臨床科室、超150個二級臨床科室,外部醫生覆蓋15000多家線下醫院?!皹O速問診”、“夜間急診”、“專家在線”等服務,能滿足用戶不同場景的醫療健康需求。
為了保證網上診療的水準,京東健康組建了由國內頂級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參照實體醫院的模式,探索出了互聯網醫療的《醫療質量控制核心制度》和《標準化診療路徑》,覆蓋19個???、201種疾病,推出了精神專科、內分泌、高血壓院外管理等互聯網診療專家共識,還上線了藥學門診服務。
在一些互聯網醫療企業收縮戰線的當下,京東健康是不多見的逆流而上者。
逆流者,看的是長期價值。
嚴肅醫療之外,還有健康需求
互聯網醫療最終能發揮多大價值,在醫療服務體系中充當什么角色,當下沒人能給出答案。企業能做的就是持續擴大自己的基本盤,對抗各種風險。
2022年,《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兩套監管規則的出臺為互聯網醫療行業指明方向的同時,也給了行業確定性的信心。政策明確處方藥可通過網絡銷售,并對在線醫療健康服務的專業化、精準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藥品網絡銷售政策和互聯網診療政策逐漸完善,以及“從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健康中國大背景下,京東健康正朝著其“全民全域健康消費第一入口”的戰略目標加速邁進。
面對大眾日益常態化、多樣化的健康需求,京東健康的業務內涵也不斷豐富。以 “京東家醫”為例,這是一款管理式醫療服務產品,能以會員式的服務為用戶及其親友提供線上問診、線下就醫、健康管理等多重功能。同時,用戶還能通過到店或上門服務的方式,在京東健康使用包括體檢、疫苗、口腔、醫美等消費醫療服務。京東健康也在持續提升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健康服務體驗,并與嚴肅醫療服務打通,提供包括體檢預約與線上體檢報告解讀、疫苗預約與疫苗接種問診、重疾早篩與后續醫療指導等服務。
員工健康福利與健康管理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關注的重點。過去一年,京東健康持續拓展針對企業客戶的健康服務解決方案,上線包括智慧體檢、企業EAP等服務,獲得更多企業客戶青睞。截至2022年底,合作的企業客戶數量已超4600家。由企業客戶到C端大眾,這塊業務不僅很好地串起京東健康現有的能力板塊,還強化了更廣范圍的用戶心智。
此外,京東健康還創新打造“數智醫療”解決方案體系,與超過20家醫院合作共建互聯網醫院平臺。
很明顯,比起簡單的醫-藥模式,將自有優勢不斷高筑,并有機地整合、聯動各業務板塊,最終才能織就一張大網,上面的每一個服務、每一個產品,都是C端、B端、D端各類用戶健康消費的入口。
最終,這張四通八達的網織大織密,兜住各方需求,成為真正的“全民全域健康消費第一入口”。
京東健康還做了不少公益性質的探索,這得益于其既有的實力、和堅定的企業社會責任2023年2月,京東健康為罕見病群體上線了“罕見病就診地圖”,并與博鰲樂城維健罕見病臨床醫學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深化“罕見病特許藥械專區”建設,大大降低罕見病患者尋醫就診的成本。
罕見病關愛計劃同“特醫食行動”、“愛心東東”等醫療健康類公益項目等一起,讓更多公眾建立對京東健康乃至互聯網醫療的信任。
疫情三年,大眾接受了一場空前的健康意識教育,互聯網醫療也成為了用戶規模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面向未來,只有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不同生命周期的各類健康需求,京東健康才能維持高增長,離“全民全域健康消費第一入口”越來越近。如同京東健康所說的:始終堅持“以醫藥及健康產品供應鏈為核心、醫療服務為抓手、數字驅動的用戶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管理企業”的戰略定位,更好地服務用戶、助力行業、回饋社會。
撰稿|楊曦霞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